改革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12-06 10:11本刊编辑部
电脑迷 2021年4期
关键词:种子法卡脖子种业

本刊编辑部

辛丑牛年,时代的车轮迎来关键节点。“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育种技术和土壤修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增”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然而,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让中国人的饭碗真正端在自己的手上,必须直面我国在种业和土壤保育领域存在的“卡脖子”问题。

回答时代之问,回应人民关切。《种子法》颁布实施并修订,品种管理制度的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企业商业化育种主体地位的确立……历史经验表明,改革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必由选择。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生着不确定性与机遇。变则通,通则久。短期内,种业从技术路线到创新环境存在的不适应局面,构成了对当前“破解卡脖子”“打赢翻身仗”的急迫呼唤。等不得,更拖不得。打通种业“卡脖子”的痛点、堵点,是促进种业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

作为市值居世界第二的种业大市场,良好环境是种业创新的前提与基础。1997 年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需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表示,将加快推动修订《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解决品种多和同质化严重问题。

乘风破浪正当时,不待扬鞭自奋蹄。中国种业人正朝乾夕惕、砥砺奋进,共创伟大复兴。K

猜你喜欢
种子法卡脖子种业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习近平2022年6月28日在湖北武汉考察时的讲话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重磅!新《种子法》自3月1日起施行
打击侵权、鼓励创新…… 新修改的种子法怎样护航中国种业发展
本期导读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20年来,种子法修改了什么?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