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粮食作物耕作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2021-12-06 12:16王亚楠徐俊杰华利静郄子强薛合庸闫增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河北省小麦生产

王亚楠,徐俊杰,华利静,郄子强,薛合庸,闫增军

(1.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3.邢台市信都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北 邢台 054000;4.石家庄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河北 石家庄 050000;5.石家庄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0;6.临城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邢台 054399)

华北平原自然条件禀赋,适宜农业生产,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目前冀中南地区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小麦—甘薯、小麦—谷子、小麦—花生、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为辅的耕作模式,冀东北地区形成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春播一熟兼有的耕作模式,坝上地区形成了春播一季冷凉作物或青饲作物为主要的耕作模式[1~3]。在科技创新和政策导向下,全省农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水分和光热资源的合理分配[4,5]。

1 河北省粮食耕作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1.1 农业生产恢复期(1949耀1978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北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薯类、油料和花生,其中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6.17%和12.6%[5]。种植模式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耕作模式以单作为主,具有机械化程度低、产量低、农业商品率低的特点。1978年河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4.83%,粮食作物产量达到2 031.6 kg/hm2,较1949年提高了1 399.23 kg/hm2[6];机耕地面积占比为57.88%。该时期处于集体经济发展阶段,通过不断探索,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危机得到有效缓解。

1.2 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期(1978耀2000年)

1978~2000年河北省仍然以粮食生产为主。1978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推广间套作种植模式、机械化生产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有效灌溉率,农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河北省有效灌溉面积占比为69.3%,农业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占比分别为78.45%、50.43%和29.79%;粮食单产较1978年提高了81.49%[7]。该阶段农业反哺工业和商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兴起与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由1992年的1 853.55万人减少至2000年的1 665.45万人[8]。

1.3 高质量农业发展期(2000年至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绿色农业、健康农业和功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新概念相继提出。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科技兴农,以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提质增效为农业发展新路线,加大新品种研发、新技术示范、新模式集成、农机装备研发的投入力度,积极促进传统农业与物联网、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河北省作为优质小麦主产区,2019年建立了冀中南强筋小麦特色产业带,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3.3万hm2以上,其中强筋小麦种植面积为27万hm2[9]。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壮大,201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11.57万个,示范社0.61万个,社会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1.08万个,服务小农户315.2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254.42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营业收入达11.71亿元[8,10],新型农业主体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2 合理耕作制度和经营方式的重要性

2.1 合理作物布局是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关系到资源合理利用、农村建设、农林牧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增产增效、三产融合等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11~14]。河北省地貌、地形多样化,构建作物布局时应综合考虑积温、光照、降水、土壤、地域等自然环境因素,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关注原粮和加工市场需求,统筹兼顾,在保障粮食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差异布局,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2.2 合理耕作制度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必然要求

河北省自然资源禀赋,年均降水量437.6 mm,年积温4 657.7℃,作物种类多样,2018年全省耕地面积656.14万hm2,居全国第5位,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20万hm2,粮经饲比为72∶25∶3,复种指数为1.32,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积极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构建合理的耕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是河北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3 创新经营方式是建设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必然选择

河北地处华南、东北、西北交汇处,是农产品重要的物流节点,构建以高碑店新发地批发市场为龙头、41家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为骨干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有助于大型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进驻河北,从而有序开展规模化生产。如小麦企业五得利、今麦郎、金沙河等;油料企业益海粮油、山东鲁花均建有分公司或分厂;玉米淀粉加工企业玉峰实业有限公司、鲜食玉米加工张家口禾久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

3 优化种植结构,优化种植制度

种植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指导、市场调控的双重作用下,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即“优化配置—构建稳定新结构—适应发展—再次优化—二次完善构建”,在此基础上注重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关系,种植结构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关系,推动农业由传统温饱自给型向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转变,进而实现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15,16]。耕作制度也会随着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产业转型升级[17~21]。

猜你喜欢
河北省小麦生产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