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及其优化建设路径探析

2021-12-06 12:34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资源管理数据库

赵 秋 利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一、现代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内涵、构成

(一)电子资源的含义

参照图书馆界的统一说法,电子资源是由出版商或数据库生产商正式生产发行的出版物,包括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等。与电子资源相接近的还有电子馆藏、数字资源、数字化馆藏、电子出版物、电子信息等多种表达方式,国际上对电子资源的解释也是千差万别,标准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权威解释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1997年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定义:“电子资源是指由计算机操作而呈现的作品,利用方式包括远程终端利用和直接获取,有些需要借助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外围设备,如光盘驱动器等。”——美国国会图书馆定义。

第二种,1999年国际图联对电子资源进行的描述:“电子资源是计算机上使用的资料,包括需要利用计算机外围设备使用的资料(如CD-ROM驱动器),用于互动模式或非互动模式。包括两类资源:数据(数字表格中的信息、文字、图像、音像或混合内容)和程序(指令或数据的处理程序),此外,还包括电子数据与程序的结合(如在线服务、多媒体)”。——国际图联(IFLA)定义。

第三种,2004年,高校图工委为规范各类高校图书馆的计量和统计工作,颁布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4)》指出:凡是图书馆引进或自建的、拥有光、磁介质的或者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式的文献资源,均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或称数字资源。——中国教育部全国高校图工委定义[1]。

(二)电子资源的构成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是自建数字资源 自建数字资源包括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馆藏文献信息的书目数据库,也包括各高校图书馆自建的馆藏特色数据库、教学参考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等;二是外购数字资源 外购数字资源包括图书馆引进的各种拥有使用权限的国内外联机数据库或安装在馆内的镜像站点等,也包括外购的各种国内外具有使用权限的安装在图书馆内的电子图书;三是光盘数据库 光盘数据库包括单机光盘数据库、网络光盘数据库和图书馆自行购买的多媒体光盘、随书光盘;四是电子虚拟馆藏 各高校图书馆结合本校学科建设采集到的与该校科研紧密联系的网络数字资源,经过对这些网络资源的分辨、筛选、采集、重组,最后储存到本地服务器,使其成为该校图书馆虚拟馆藏。

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由本地服务器提供或通过网络获取,包括在线数据库服务、学科资源导航服务、OPAC服务、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和访问服务,其中图书馆网站服务是数字环境下用户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基础和现代图书馆的“门面”担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软件的电子化和硬件技术日臻成熟,高校图书馆提供给广大师生和用户的早已经不光是传统的纸质文本,而是网络化电子资源服务,电子资源管理和建设也成为现代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很多客观原因,导致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体系存在滞后性。

二、制约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障碍性因素

(一)图书馆员认识不到位

现代的图书馆员已经不是传统的图书馆“看门人”了,数字化时代要求图书馆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时代之需,及时向用户推送图书馆最新资源,而不是坐等用户上门,把手头的纸质文本“借”给用户。现在的图书馆用户,尤其是高校,师生素质相对较高,知识更新特别快,更加注重网络资源的获取,作为图书馆数字资源推介人的图书馆员,必须要把握师生的科研所需和当下所求,及时把图书馆数字资源推送给用户,实现信息资源的嵌入式服务,而不是只注重图书馆书本和纸质文献借阅。因此新时代的图书馆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与时俱进,这是电子资源整合的基础。

(二)数字资源建设机制滞后

建设机制是保证工作程序与规则两者有机联系和有效运转的条件,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产生初期就随之诞生的重要文化信息资源的发散地,至今虽然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但在数字信息产品出现推广和应用之前,纸质资源一直都是图书馆文献标志的主要载体,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所有工作内容都是围绕纸质文本为核心而建构的,而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以电子资源代替纸质文本成为文献资源重要的表现形式及载体之后,原有的文本资源建设机制就明显不适,难以满足当下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需要。可以说,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机制是实现系统构建的保证[2]。

(三)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欠缺

数字资源建设离不开图书馆技术人员的探索和机器设备的完善,需要图书馆人的的支持。图书馆作为信息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信息的发散地,需要每一位图书馆员拥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和高效的信息传输能力,能够根据时代发展和学校科研需求,及时调整数字资源内容,契合用户需求,并且能够实现数字信息与用户的无缝嵌入。但是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现代高校图书馆员知识结构层次相差比较明显,很多馆员的知识和信息素养还未能够达到图书馆员专业水平,对数字时代的电子资源了解不多,更谈不上为师生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员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高校科研,应该尽量实现每个大方向都有学历和知识层次较高的专业馆员为其服务,能够及时跟踪科研,调查院系科研需要,这样才能实现图书馆信息输出与院系信息接收成正比,不至于降低图书馆的自我营销效率,也能切实起到高校图书馆“信息发散地”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助推器。

三、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电子资源管理系统应该提供厂商的可移植性和可互联性,方便各个系统能够进行信息交互,优势互补。目前高校图书馆拥有的电子资源管理系统具有跨平台性的特征,传统的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完全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在功能方面与兄弟院校形成互补,方便为读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检索服务。

(二)可扩展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为了适应复杂的业务需求,电子资源系统的软件设计必须保证在性能和功能层面有一定的扩展性,保证满足业务工作人员的不同需求,也方便今后其他业务系统的开发和扩展需要。

(三)成熟性和先进性原则

电子资源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有一定标准、并且能够在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探索新技术,要兼顾成熟性与先进性;在体系结构方面,软件要方便系统开发和维护,支持分布式网络环境;技术的整体性能要强,在未来的几年要保证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四)安全可靠性原则

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要做到既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又要保证安全可靠,各部分功能模块不仅要能准确完成功能流程,还需要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同时,系统也应该兼容多种软件格式,能够提供数据备份、数据迁移、灾难恢复等能力。总之,一个完善的系统不仅要提供成熟的业务能力,自身也要拥有周密的安全性。

(五)实用性和个性化原则

电子资源管理系统是图书馆员共同参与的成果,目的是满足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不仅需要征求身处一线的馆员意见,也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因此系统设计参数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不同的图书馆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3]。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资源管理数据库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基于生态理论的图书馆员学术竞争力分析
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与快乐可爱
——评《可爱的图书馆学》段子一辑
应对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中人效理论带来的启示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