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扮美环境 走向宜居

2021-12-06 15:05张建军胡军华何志龙丁小青新余市农业农村局
江西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改厕新余市人居

文/张建军 胡军华 何志龙 丁小青 (新余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新余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全链条布局、高密度暗访、众媒体曝光、无底线问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季度明查、半年暗访、媒体通报、领导约谈”的督查考核常态化机制,以超常规的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节、春季、夏季和秋冬战役工作,整治范围覆盖全市涉农乡镇所有村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造就“高位势能”

为了高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余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秘书长和市直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新余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亲自督导,分管领导全面部署,强力推动。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一线督战,各乡镇和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一线战斗员,形成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了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各业务主管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推进机制。该市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意见》《新余市“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新余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暗访考核细则》等系列文件,各县(区)相应制定了“1+N”相关政策性文件,高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驾护航

新余市坚持从项目争取、资金安排、督查考核等方面优先考虑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建立了县区级为主、省市补助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府投入体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需资金按规定纳入预算,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区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配套资金,引导发动群众筹资筹劳,为重点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采取强力措施,周密部署,推进各地村庄清洁行动相关工作;各县区靠前指挥,快速响应,深入一线推动所辖乡镇的村庄清洁行动;各乡镇关口前移,抢抓时机,及时制定村庄清洁行动计划方案,挂图作战;各村委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大力整治村庄人居环境。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该市扎实推进农村公厕和户厕建设,围绕“安全、节约、舒适、美观、实用”要求,因地制宜,采用旱厕改建为水冲式建设模式、“拆三房”材料建设模式、装配式建筑建设模式等方式,扎实推进全市农村改厕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改厕工作,全市整村推进改厕率达到85%以上的行政村234 个。并且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制定并印发了《新余市农村户厕建设验收考核办法》,市、县、乡镇、村普遍建立了农村户厕建设台账,全面推进户厕建档立卡工作。此外还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2019 年,新余市本级财政共投入改厕资金2595 万元。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下达了新余市2020 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资金610.8 万元,并要求专款专用。对改厕还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实行“一月一督导”工作机制。2020 年8 月底成功举办了全市农村改厕工作培训班。市卫健委和市农业农村局三次联手对全市“厕所革命”进行督导,编制通报两次,并建立改厕工作投诉举报机制。

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该市“村组保洁收集、乡镇清运压缩、县区二次转运、市集中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日趋完善。各村组按村庄规模和要求,每50 户左右配备一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村组的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和收集工作;各乡镇按照“日产日清”的作业要求,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将各村组的生活垃圾全部收运至各乡镇所在的垃圾中转站进行打包压缩处理;各县区配齐了垃圾运输车辆,及时将所辖乡镇的生活垃圾运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建管并重、长效运作”的基本原则,新余市编制完成了《新余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关于推进全市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整体推进全市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8-2019 年共计投入28999.14 万元,计划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84 座。目前,已建成投运152 座,项目总投资22289.9 万元,处理规模达11567 吨/天,建成污水管网收集660 公里(含沟渠),覆盖全市所有涉农乡镇及103 个行政村,受益人口13.58 万人。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比例达到100%,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利用率达到89.6%,超出了省定目标近8 个百分点。

大力改观村容村貌

该市坚持点、线、片、面相结合,点上坚持分类施策,持续抓好村庄整治建设,优先抓实“七改三网”等惠民到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条件和需求,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集中布点打造了樟排线罗坊十里荷乡观光片、新良线田园风光片、分安线生态新村片、环仙女湖休闲旅游片等“三线四片”,重点培育了良山镇、罗坊镇、钤山镇、九龙山乡等4个美丽示范乡镇。

抓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

迄今,新余市基本实现了道路交通连网成片、提档升级的目标,县(区)至乡(镇)、乡(镇)至村组半小时交通圈的格局基本形成。2018 年,渝水区被列为江西省第二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加强沿线农村公路路面、路肩、边沟日常养护及保洁力度,刷新公路沿线候车亭143 个,开展“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治理活动,清理清运公路两侧垃圾废弃物累计5000 余立方,清理枯草、秸秆累计2000 余立方,农村公路路容、路貌和行车环境明显改善,运营品质不断提升。并将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全市各县区均实施了“路长制”管理,按照“路长制”管理的要求,各乡(镇)、行政村开展了农村公路爱路护路治理,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得到全面落实。而且注重加强乡村客运点和物流点建设。全市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客运统筹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发展农村客运企业24 家,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6 条,运行城乡公交车辆182 辆,农村客运车辆109 辆,三级客运站1 个,五级客运站17 个,候车亭390 个,行政村两公里范围内都有公交站或客运班线停靠点,促进了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为着力破解“重建轻管”难题,该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选择不同类型的村庄,按照“五有”和“五定包干”标准,探索能操作、效果显的镇村环境长效管护模式,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厕、河塘沟渠等基础设施、道路养护、绿化养护、路灯维护、休闲广场、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纳入长效管护范围。

猜你喜欢
改厕新余市人居
浅谈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用少年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江西省新余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优秀案例
大力提升农村户厕改建质量
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 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
新余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九台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Alita:Battle Angel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江西省新余市实施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