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双季早稻“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2021-12-06 15:05蔡荟曾宪强赖春莲上犹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刘玮铖上犹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紫云英绿肥早稻

文/蔡荟 曾宪强 赖春莲(上犹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刘玮铖(上犹县植保植检站)

上犹县双季早稻生产施肥中存在重追肥轻底肥,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微量元素肥料等问题。通过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能使化肥施用量减少,肥料利用率提高,肥料损失减少,化肥面源污染有效降低,促进农作物稳健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效果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与农民习惯的施肥方式相比,每亩可减少氮肥(N)用量1.6 ~2.2 kg、磷肥(P2O5)用量0.7 ~1.0 kg、钾肥(K2O)用量0.5 ~0.8 kg,每亩共减少化肥用量2.8 ~4 kg,每亩增产稻谷12.5 kg 以上。

该技术在上犹县双季稻种植区均适用。

技术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是根据早稻目标产量和功能区划,细化、实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因地制宜确定早稻化肥推荐肥量,加强农企合作和产需对接,扩大配方肥应用规模。须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有机肥与有机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在科学施用化肥的同时,注重发展绿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推广肥料深施及叶面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基肥与追肥统筹的原则。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目标产量,控制氮肥总量,氮、磷、钾平衡施用,基肥与追肥统筹。化肥施用中氮肥按“532”模式施用,即基肥50%、分蘖肥30%、穗肥20%,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施肥与改土并重的原则。在土壤pH 5.5 以下的田块,适当基施生石灰,推广具有调酸功能的土壤调理剂。缺锌田块、潜育化稻田,适量补锌。

肥料品种、施肥量

推 荐45%(20-10-15)水 稻专用配方肥或相近配方。

早 稻 亩 产450 kg 的,45%(20-10-15)配方肥推荐用量40 kg/亩,分蘖肥追施尿素2.5 kg/亩,穗粒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2 kg/亩。

对缺锌的土壤每亩基施硫酸锌1kg。

使用要求

1.选用良种,适时播种。选用中早熟紫云英品种,如余江大叶、闽紫2 号等品种,于9 月中下旬至10 月初在双季晚稻田套播绿肥种子,播种前保持田间湿润,力争一播全苗。每亩大田用种量紫云英为2.0 ~2.5 kg。

2. 收集稻草及早补种。双季晚稻机收后,及时将覆盖绿肥幼苗的稻草收集于田角,同时禁止在稻田及周围焚烧稻草。对收割机损伤绿肥苗比较严重的地块,应及时进行补种,达到苗齐苗匀。

3. 开好“三沟”。水稻收割后,及时开好三沟,即主沟、围沟、厢沟,做到“三沟”配套,保持土壤湿润而不渍水。

4.科学施肥。施肥以磷、钾肥为主,适施氮肥,从而达到以磷增氮、小肥养大肥的目的。

5.加强田间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避免畜禽进入绿肥田。

6. 适时翻耕。于绿肥盛花期(3 月底到4 月上旬)及时翻耕,绿肥翻压鲜草量1500 ~2000 kg/亩。在紫云英的翻沤时期及早稻的苗期应做到合理灌水,尽量不排水,防止紫云英分解后养分随水流失。避免早稻早期脱氮,绿肥压青后,酸性土壤每亩施用石灰40 ~50 kg,促早稻早生快发。

7. 早稻化肥施用量。在种植绿肥和晚稻稻草还田的基础上,早稻目标产量为450 kg/亩时,化肥用量控制在氮肥(N)8 ~9 kg、磷肥(P2O5)3 ~4 kg、钾肥(K2O)5 ~6 kg。

猜你喜欢
紫云英绿肥早稻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早稻迎丰收
冬种绿肥对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米米的心愿
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培肥土壤
『绿肥黄瘦』
那一片紫云英的海
梁永英:盛开在田野的紫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