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全”模式 打造服务品牌
——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与启示

2021-12-06 18:58胡宏
江苏农机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全植保社员

胡宏

南京市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立友农机合作社”)创办于2015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单纯的粮食种植,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全程机械化+全产业链”的“双全”发展道路,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粮食烘干、大米精加工以及冷藏保鲜、运输、销售“一条龙”生产经营,形成了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特色品牌,大幅提高了种粮效益,成为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典型。

1 合作社概况

立友农机合作社现有农机操作手、维修能手和经营管理人员11名,共流转土地213 hm2。合作社种植基地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农业产学研基地、农业大专院校实习基地,每年承担省、市、区各类农业观摩、现场会5次以上,举办培训班10次以上,2017年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农机合作社”。该合作社生产的“六竹黄金”“两优688”“六竹活性胚芽米”品牌大米荣获“南京好大米”奖。合作社理事长张立友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2019年入选“茉莉六合杯·十大新老农人”。

2 主要做法

2.1 以“五化”种植为核心,建设绿色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近年来,立友农机合作社结合实施江苏省、南京市水稻和小麦高产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农业项目,通过实行“五化”(基地农田生态化、农田建设宜机化、种子优质化、农艺措施标准化、田间作业智能化)种植和“四全”(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农业生产标准,大幅提升了粮食产量。2019年稻麦亩产分别达到680 kg、395 kg,基地年产粮食3 100 t。

1)基地农田生态化。好产品需要好生态。因此,立友农机合作社在选择承包地的时候,十分注重周边的生态环境,所承包的213 hm2农地均位于苏皖交界处——美丽的大河桥水库边,属于国家一级生态管控地,合作社种植基地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认证为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

2)农田建设宜机化。立友农机合作社种植基地农田均经过高标准整治和宜机化改造,农田平均长度达到80 m,田间路宽达到3 m,耕作道转弯半径达到5 m,彻底清除了大中型机械作业死角和耕层内影响作业的石块等障碍物,实现田块互联互通、沟渠配套,田块宜机化率达100%。合作社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时,还预留了0.67 hm2农业设施用地,用于建设农机库房、粮食储藏库、粮食烘干中心、大米加工中心等基础设施。

3)稻麦种子优质化。水稻生产选用“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Y两优2号”等高产优质品种;小麦生产选用“宁麦13”“镇麦168”等新品种。

4)农艺措施标准化。全面应用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和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将农作物秸秆通过机械还田,转化为生物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氮肥使用量;同时,积极响应轮作休耕政策,为土地提供修养生息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提升了稻米品质。

5)田间作业智能化。在开展整地、施肥、播种、植保等田间作业时,依照不同作物的生产要求,实行相应的标准化生产作业。同时,注重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新机具和新技术,包括智能化无人驾驶农业机械、智能监测控制设备和水稻机插秧技术、小麦播种施肥复式作业技术、高效植保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

2.2 以大米精深加工为引领,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立友农机合作社成立5年来,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引进高速插秧机、高效植保机、秸秆还田机、粮食烘干机等新型农业机械160多台(套)。目前,合作社稻麦生产在耕、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烘干以及大米精加工环节均实现了机械化,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100%。合作社对外实行两种合作模式。一是劳务合作,即合作社为周边农民提供机耕、机播(插)、机收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二是生产合作,即合作社为本社社员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并将服务范围向土地整理和水利建设等方面拓展,从而提高土地流转后的产出效益。全程机械化作业优势如下:

1)省工节本。合作社依靠农业机械装备支撑,将机械化作业范围覆盖至耕作、播种、植保、收获、烘干及秸秆处理6大生产环节,应用先进适用的水稻插秧机、小麦复式播种机、秸秆还田机、高效植保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及农机化技术,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高了水、肥、药、农膜等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和畜禽粪便、秸秆等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水平。据测算,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省工节本220元,合作社基地面积213 hm2,全部实施机械化作业,每年可省工节本70余万元。

2)增加收益。全程机械化作业带动社员粮食统购统销。2016年立友农机合作社引进6台粮食烘干机,为社员提供稻麦统一烘干、统一销售服务,降低了粮食发芽、霉变损失风险,保障了粮食品质,提高了社员种粮的经济效益。合作社每年为社员烘干粮食4 500 t,新增经济效益90万元。

2.3 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重点,开展全产业链综合农事服务

1)开展智能服务。合作社在农机上安装北斗农机作业智能终端设备,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机服务的精准测量、精准计价,并引进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插秧机等智能农机开展作业服务。目前,合作社所有农机均加入南京“嘀嘀农机”服务平台,为周边农户提供智慧、便捷、高效的农机作业服务,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农机多干活、农户得实惠”。

2)开展农资服务。合作社分别建立了种子、化肥、农药、育秧基质等农资供应点,为90多名社员和周边农户开展农资统购服务。

3)开展信息服务。合作社主动利用QQ、微信与社员及周边农户保持联系,及时提供农业生产信息咨询服务;利用淘宝、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为农户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年平均举办农业信息交流咨询、农资购销、农机产品推介等活动8场。

4)开展销售服务。立友农机合作社在南京六合城区方州小区、竹镇园区投放了多台智能自动碾米机,市民只要用手机微信、支付宝扫一扫,不到30 s就能买到现碾出来的新鲜大米、胚芽米。2018年合作社新引进一套日产50 t大米的日本井关稻米加工流水线,该流水线集除尘、色选、去杂、检测、包装等功能于一体,全电脑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出的米粒均匀、光泽好、破碎率低。合作社通过开展大米精深加工和智能自动碾米、售米服务,拓展产业链,实现了从田头种植到餐桌食用“一条龙”稻米生产加工服务,也进一步提高了合作社自身的粮食生产经济效益。

2.4 以打造优质大米品牌为基点,探索特色品牌服务模式

由于立友农机合作社生产基地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比较优越,加上实行标准化生产,所生产的粮食绿色、环保,品质优良。合作社2020年新建成500 m3冷藏保鲜库,采用低温活体冷藏技术,维持原稻、大米的活体状态,保持了大米的新鲜度和应有的营养成分。2016年,立友农机合作社成功注册了“六竹”牌粮食商标。目前,“六竹”品牌黄金活性胚芽米、精品粳米及精品籼米已热销南京各大超市、政府及学校食堂,受到广大市民青睐,市场供不应求。

3 发展目标

3.1 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粮食品质

通过推广应用稻虾共作、稻鸭共作、轮作休耕、秸秆综合利用等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提升合作社粮食品质。计划到2022年,合作社绿色有机稻米种植面积达到333 hm2,合作社所有成员均种植优质稻米。

3.2 进一步拓展产业链

通过品牌带动,做强做优粮食产业。积极为社员和周边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形成健全的融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于一体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粮食生产服务产业链。

3.3 进一步强化品牌效应

加大“六竹”稻米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积极应用“互联网+”模式,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扩大对外销售渠道,采取开网店和设直营店相结合的形式,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创业、增收。加大智能销售机投放力度,计划2021年新增50台智能自动碾米机,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

4 启示

1)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够有效降低种田成本,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是合作社扩大发展规模、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

2)拓展产业链,将服务范围延伸到精米加工、冷藏保鲜、运输、销售、农资供应、信息咨询等领域,建立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经营服务产业链,能够大幅度提升粮食生产的附加值和种粮效益。

猜你喜欢
双全植保社员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诗经
书画双全
人民公社女社员
美丽双全的爱情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