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前行的18岁

2021-12-06 11:32向雪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青春教室

向雪

在人间用雪写诗的冬天邀来了接替它的贵客,东风吹遍万物,将晶莹的童话播撒,生活的颜色因而陆续斑斓了起来,不必说秾桃艳李、翠柳黄鹂,也不必说一江东流碧水、两岸飞云青山,且看近处,教室窗边飞来了翩翩蝴蝶,大家因专注地赏鉴黑板前的纷纷落雪,忽略了这灵动的春日使者,可我因认出蝴蝶翅膀的预言而沉寂如玻璃。教室的窗玻璃似乎與别处的不同,里面与外面的中间藏了一整个透明又博大的世界,榕树树梢与高高的书本之间夹着我的影子,那完美无缺的影子装着我青春的幻想,白日的灿烂天光映照着我暗藏心间的迷惘。

春日既来,那我18岁的生日也不远了。清明多雨,似要给未亡人添上几笔伤心颜色,扫墓人为已故亲友献上三两叠冷食、五六瓣白菊,任雨水丝丝线线,织构一纸凭吊故人的诔文,点滴字句难免沾上杏花村的酒气,而我就在这微醺湿润的日子里满了18岁。

那一天,我问清明的雨,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雨雾渐渐起来了,因为学习任务紧,清明假期我一直待在学校,远处的青山被薄雾笼罩,长江悠悠流逝,也有些看不真切了,想找个人谈论料峭春寒,但风吹进高楼,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什么也没有。或许雨在回答我,而我愚昧,不懂自然的语言,断不能成为雨的知己,正如它不能成为我的知己。

12年,我从懵懂稚童到青春少女,时间碎片遗落在课桌上不断变多的书本里,一切按部就班,老师对我满意,友人对我放心,但我自己对自己呢?如此宽广的时间里,我走了一条狭窄的路,只循着光,却不曾思考自己需不需要这束光,抓住光芒之后呢?我的人生将会走向何方?我的价值何以实现?从一个专门解决问题的学生变成一座不断发射问题的迫击炮,我把枪口对准自己,可没有人来给予我解答。

对世界产生怀疑,对一个18岁的高三学生来说,比艰深晦涩的古文更棘手。历史变得动荡,我直追源头,对人类制造的一切感到不解,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我们生存下来只是一个偶然事件。我把诸如此类的问题写在纸上,巨大的恐慌从宇宙深处向我袭来。看着教室墙上的高考倒数日,我感到日历狠狠地将我撕落了一层皮,这样的痛感将稍前的惊恐淹没,我又重新跳进了另一个现实的漩涡——高考,在它面前,敏感的心灵与多情的字迹都不自觉地屏退。

四月过去,五月复来。迎春花在迎来春天后凋零,落到校道上,被行色匆匆的时间踩成一层土黄的烂泥。匆匆地别过东风,夏天走在了路上,时令就是如此,自有自的规律,不由得你今天冷明天热,天自无情,正道沧桑。枯燥的复习与机械的考试强迫我在其中找一个怡然自得的出口,清晨我捡起还未被踩到的黄花带到教室,夹在语文书里,大声背诵喜欢的古诗文。我一遍遍地背诵苏东坡的文字,想象他“寄蜉蝣于天地”的旷达,学习他“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羡慕他“江海寄余生”的潇洒。我还会小心品味脂粉气浓重的花间词,在温庭筠的《菩萨蛮》里寻得青春的悸动,那方正的文字正是我内心的声音,大声释放中,我只愿自己是鲲鹏,逍遥一世,一任恣肆的野马在想象的汪洋中驰骋。

有时候,在平白素淡的日子里,需要自己去寻得青春浪漫的一隅。我在数学中专注于数字的纯洁,在物理中感受到力的美好,在化学中探寻到物质的万千变幻,而我拥有那只主宰的手,在生物中了解人与自然。

那个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是学校门口的面馆老板从开业花篮里拿给我的。拿着它,像是要出嫁的新娘,欣喜又有些忐忑。我把它插在教室的玻璃窗前,埋头做题时,闻见它的幽幽暗香,如同偷得一缕香气的树枝,在厚重的土地面前颤颤巍巍地笑了。后来这朵玫瑰的花瓣被我放在盒子里,一片一片地碎了,变成黑褐色的粉末。

夏日里雨水频繁,常常是粗暴地来,温柔地去。雨后黄昏的暮色撞进眼睛,像泼在泛黄宣纸上的水墨,留白与写意,云蒸霞蔚的不仅是风景,还有时光。我把这风景告诉第一排的同学、第二排的同学,可能是凳子锁住了他们的眼睛,上下课铃声限制了他们的灵魂吧,错过的惊艳,是我分享的。

雨后的夜晚,清凉宜人,我像往常一样走向操场,踩着湿答答的地面,开始我的慢跑。夜色从四面八方聚拢,零星的路灯像有所约定似的本能地亮着,包围操场的建筑物,高高矮矮,为点亮夜晚做着自己的贡献。我很想说青春的刺痛,说说那些单纯的跌落与起色,但望着操场周围隐于黑暗的网,我知道,有些反抗终究是于事无补。一生只有一次真正属于自我的高光时刻,而在这之后,就是永久的黯淡。

以前,我们祭奠童年,因为进入课堂而不断回忆逝去的童趣;正值青春年华,我们又因无法排遣有关生命本身的终极寂寞而伤感,描写着我们的青春烦恼,而另一边我们的青春被人描写,说我们无病呻吟,说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可真正离开中学校园,走入现实,我发现自己完全没有以前那样的青春活力了,连伤感迷惘的力气都失去了,那些所谓矫情的心语竟然令人怀念。15岁的时候每每有所感慨,我都要手写几千字的随笔,如今却兴致缺缺,所以是我变了吗?

我思来想去,大概是因为永远存在一个知识缺口吧。常常因为意识到知识的空洞而不敢发言,因为那条裂缝得不到填充,因为有缺陷而自卑,因为怀揣一份危机感而踟蹰。有时候会检讨是不是信息爆炸波及到我,短平快的资讯给人一种知识进账的虚假充实感,但有时也会责怪自己不坚定,没有信念,在流水中没有自己坚守的滩涂,一见到风刀雪剑,就倒下了,但又在想什么是信念,我应该执着于什么,所以又归结到脑子的懒惰和书看得少,一个是思想的惰性,一个是执行力的惰性,大概捡起这两者的勤奋,我便可以重新获取百分百的注意力了吧,正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青春贵在行动的积累,回望那一地细小的碎屑,我辨认出曾经奋斗过的岁月,有些风暴雷动,有些霁月清风,也有些珠泪伤痕,那闪烁的光华一一向我展示着18岁的我,怀抱忧愁却勇敢前行。

猜你喜欢
青春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未来的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