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若干思考

2021-12-06 23:08张赟鑫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若干思考总体方案

张赟鑫

摘要:教育评价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系统中最难突破的一个领域。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回应了社会各界、教育行业专家学者、一线学校教师多年来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强烈期盼。通过解读《总体方案》,本文主要从三方面:一是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二是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三是引导正确的用人导向以破除“唯学历”弊端来谈谈自己对教育评价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若干思考

1.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

教师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内容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地方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依然沿用原有的教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说法,甚至“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的倾向依然存在。那么什么才是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呢?《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此所谓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2020年7月,教育部对几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问题进行了公开曝光。譬如,河南省扶沟县民办水泉小学教师江某虐待学生问题。2019年9月,江某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以学生未打扫卫生为由,逼迫学生吃垃圾,造成恶劣影响,后被当地检察院批捕。根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对江某予以解聘处理,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对水泉小学校长予以免职处理。上述案例其实只是千千万万个师德败坏行为中的一条,作为未来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不得不思考:难道老师的任务只是教书吗?当然不是。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自己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新时代的现代化教育赋予了教师更高的使命与职责。目前,我们正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也经受着传统教育思想和多元价值观的双重冲击,我们的教育行业中确实存在一些有悖师德师风的不良行为,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紧跟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节奏,及时革除落后的教育理念,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主动吸收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

2.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

“唯分数”评价即只注重考试成绩,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它是当前中国高考、中考招生制度的基本特征。一直以来,这种“以分取人”的方式的确保障了考试公平,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养要求的变化,“唯分数”评价的问题日益凸显。

时至今日,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唯分数”现象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例如“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等,但“唯分数”评价问题似乎无法短时间得以解决,“唯分取人”“应试教育”等典型现象依然存在。2020年7月,因为上不了清华北大,江苏文科类高考第一名白某某成为了最受大家关注的省状元。白某某在今年高考中拿到了430分(满分480),但其选修科目历史等级成绩为B,这不满足清华北大对选修科目的等级要求。很多人为该生感到可惜,甚至呼吁应当破格录取。当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会发现,应试思维仍是主流。尽管人们常说不能一考定终身,不能将高考分数作为唯一的依据,但大家看重的依然是分数,认为高分就该上名校,认为统考分数就是比等级测试成绩更重要。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那么这种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评价是不是也该改改了呢?

《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越开越成为破除“唯分数”评价的关键所在。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发布了《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的方案》,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统考项目增加了200米游泳这一选项。很多家长表示,游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基本生存技能,应该受到重视。孩子们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新方案体现了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把体育作为第一课程的导向性,同时通过评价机制的不断改善,引导学校、家长、社会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也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初衷。

3.引导正确的用人导向以破除“唯学历”弊端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在“抢人才”的同时,也将眼光对准了“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一方面,各地放宽落户政策被认为是人才政策的进步;另一方面,从教育评价角度看,各地把“双一流”高校毕业作为认定一流人才的标准,本质上还是对“唯学历论”的坚持,这与破除“五唯”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相违背的,也不符合“双一流”建设的初衷。

每到毕业季,我们总能看到很多有关大学生就业遭遇文凭歧视的报道。河南省新郑市在2013年发布规定称,只有第一学历为国家统招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才有资格申请公租房。很多年以来,这种“唯学历论”的人才观、社会不当的用人观,直接影响了家长的教育观,压力层层传导至教育系统,譬如,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家长和学校对于名校的追逐。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名校生、高学历者素质和潜力会更出色,未来成长为优秀人才的可能性更大,自然能够给单位带来更多的效益,但这种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上的笼统判断,并不能成为衡量应聘者是否足够优秀的标准。

我国正在推进“唯学历论”的教育评价与人才评价改革,倡导不再以学历识人,要建立以能力为主导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不仅能引导各高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引导基础教育摆脱“唯升学论”。《总体方案》中提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就当前的就业市场来说,越是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用人单位,“唯能力论”取向就越明显。据报道,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上海,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些用人单位还推出了无学历门槛职位。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不拘一格降人才”将成为主流人才观,这样每个职业都因能力而非学历自信,毫无疑问这更能激发社会向上的力量,让更多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教育与评价本就不可分割,但二者的关系在众多教育工作者心中始终没有明确。很多一线教师把“为评而教”当做是教育的目的,强调权威的知识和考试成绩,这并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评价改革政策中的“為教而评”是将评价作为教学的辅助,符合我们所提倡的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教学要求。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难题,它通常涉及到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总体方案》体现了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新思想,旨在改变原来教育评价中出现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等不恰当做法。正如我们所期待那样,一项教育评价的“中国方案”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艾萍娇.放宽落户不必只盯着“双一流”[N].太原日报,2020-10-20(007).

[2]操太圣.“五唯”问题:高校教师评价的后果、根源及解困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01):27-32.

[3].坚定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N].中国教师报,2020-10-21(001).

[4]姜钢.发挥高考内容改革导向作用 助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J].中国考试,2019(06):1-4.

[5]杨国营.“唯学历论”早该休矣[N].中国教育报,2016-07-05(002).

[6]杨永厚.教育评价改革的“三个突破口”[N].中国教师报,2020-11-04(007).

[7]钟秉林.全面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评价制度[N].中国青年报,2020-10-19(008).

[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20-10-14(001).

猜你喜欢
若干思考总体方案
新建火电项目工程物资催交催运管理研究
兴宁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若干思考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
有关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跨既有铁路桥梁门式墩盖梁施工技术
对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学进行的若干思考
关于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