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诊断”导向的教学诊改实施路径探索

2021-12-06 07:55吴春晓陈衡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

吴春晓 陈衡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教学诊改实施路径的探索与研究,以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诊改的工作实践为基础,对路径特点和实施策略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多元诊断”导向下教学诊改工作的实施路径,为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实施路径设计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多元诊断;教学诊改;实施路径

教学诊改工作(以下简称“教诊工作”)实施推进已有一定的时间,各地院校也在探索与自身实际相匹配的工作实施路径。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教诊工作的主要执行主体,在借鉴高职院校教诊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如何立足于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诊实施路径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则突出“多元诊断”的导向,讨论中等职业学校教诊工作的实施路径设计。

一、“多元诊断”导向的路径特点

“多元诊断”导向的路径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参与人员多元化,包括行为主体和评价人员的多元化,行为主体从评估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更换成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从学校的校级领导到普通教职员工乃至学生都是多元诊断教诊工作的主要行为主体;其次是保障体系多元化,包括工作实施方案、相关制度建设、评价结果转化等,都需要建立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系统思维上,不应也不能拘泥于某个教学环节或过程,相关方案制度都需要进行相对多元的体系化建设。

二、“多元诊断”导向的实施策略

(一)设定“多元诊断”导向教诊工作目标的长效性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等一系列的文件精神,教诊工作是职业院校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工作要求,在今后也将成为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诊工作的成效直接与职业院校的工作绩效挂钩。[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指导文件精神,围绕学校自主诊断、持续改进、质量提高的诊改任务,建立健全教诊工作机制,突出“多元诊断”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升工作机制的长效运行,成为“多元诊断”导向教诊工作的目标。

(二)识别“多元诊断”导向教诊工作本质的特异性

从教诊工作相关指导性文件和方案可知,教诊有别于以往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教学评估检查工作,它是一项由学校自行组织并执行的面向其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这意味着学校实施教诊工作,其质量控制机制由过去的外在监控转变为当前的内在监控,在弱化了外部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管控力度下,要让教职工转变思维适应并自觉执行相对新颖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引导教职工认识教诊工作与评估检查工作在本质上的特异性,激活教职工实施诊改工作的内生动力,成为“多元诊断”导向教诊工作的关键。

(三)维护“多元诊断”导向教诊工作推进的持续性

由教诊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及上述论述可知,教诊一方面需要长效推进,转化为常态化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内部推进,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任务。对于教职工而言,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还需要完成教诊增加的额外工作任务或者工作量,部分教职员工难免产生畏难情绪。为保障工作推进,一方面需要细化工作方案,形成学校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对于工作成效显著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一定的激励,通过制度和激励可以有效地维护“多元诊断”导向教诊工作的持续推进。

三、“多元诊断”导向的教诊实施路径设计

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指导性文件和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条件、管理规范的实际情况,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结合“五纵五横一平台”与“8字形螺旋改进”系统模型,突出“多元诊断”导向在实践工作中的思考和探索,设计成由六个阶段构成的“多元诊断”导向的教诊实施路径。[2]

“五纵五横一平台”分为五纵向系统和五横向层面,五纵向系统包含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横向层面包括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多元诊断”导向的教诊实施路径参考五纵向系统,决策指挥拆分为目标制订、方案细化,实施路径设计为目标制订、方案细化、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六个阶段。[3]

(一)目标制订

目标制订阶段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中各诊断要素细分的规划目标,制订学校整体的体系规划,开办专业、开设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及学生培养的育人规划等。教诊具体的实施工作任务可根据设定的完成周期分为A类、B类、C类、D类四类目标,A类目标周期参考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时间周期确定为三年期,B类目标以学年为周期,C类目标以学期为周期,D类目标的周期设定为不超过一个学期的短周期,比较灵活,可以以半个学期、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为周期。规划教诊工作任务目标,不局限于参考官方发布的指导方案,还可以结合学校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来制订;同时,同一个工作任务目标,可能要对应不同的层面设定A到D类不同周期的工作任務目标。比如在校生规模这个规划目标,首先规划A类三年目标,明确学校三年后在校生规模应该达到的总人数;其次,根据A类目标规划B类目标,明确每学年的招生目标及各年级对应的巩固率目标;再次,从B类目标分解形成C类目标,确定每学期的巩固率目标,并及时监控巩固率变化及薄弱点;最后,可以设定D类目标作为警戒标志,当巩固率出现较大波动时及时作出反应。

(二)方案细化

教诊工作任务目标制订后,先由学校领导班子围绕教诊工作任务目标框架讨论确定相对具体的工作和考核指标,再由学校办公室或者教学质量办公室根据工作和指标的具体内容分配到对应的功能处室、院系学部。功能处室、院系学部的负责人接受到工作具体内容后,可组织下辖的教师和教辅人员针对工作具体内容拟定对应的工作举措和实施步骤。方案细化阶段的工作对后期整个教诊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将工作举措或者实施步骤融入常规教学工作中,可以有效减少教师们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后期工作的推进。比如在当年毕业率这个现状上,诊断点需要反馈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这一个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通常会和招生就业办公室及学生科这两个科室相联系,在任务的分配上就需要明确属于哪个科室的责任,进而确定与这一项数据相关的指标都由该科室负责。否则关于毕业和就业这同类工作由两个科室负责,容易出现两个科室都需要教师们提供数据,出现收集数据的重复或者数据无法校核的情况,无形中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会阻滞工作的推进。

(三)质量生成

教诊方案细化后,可由学校统筹汇总所有的工作举措和实施步骤,与原有执行中的工作举措和实施步骤进行比对,保留相同或相似的工作举措,有条件的可将新增加的举措和步骤标示出来,更有利于教师接收和确认自己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减少推进工作中的阻力。[4]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负责教诊工作的牵头科室可以收集教师们对于教诊工作的改进建议,优化教诊工作对应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步骤。还是以当年毕业率这个现状关联的诊断点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如果确实出现了与之相关的同一类指标在招生就业办公室及学生科这两个科室同时收集,教师们可以提出反馈意见,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将指标对应的工作归类到两个科室之一。所以方案细化和质量生成两个环节都是不断磨合改进的过程。

(四)资源建设

学校层面实施初步的方案后,各功能处室、院系学部应组织老师们行动起来,对面向本级功能处室、院系学部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相关绩效要点进行完善和细化,梳理和构建各层面标准和流程。有条件的学校可由负责科研工作的处室对教诊工作建立专项研究立项,对本校教诊工作的开展和运行进行常态化检测和研究。

(五)支持服务

支持服务包括制度支持和资金保障。在制度支持方面,学校首先要针对教诊工作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从顶层设计开始强化,成立质量办公室或特定的职能科室来牵头推进教诊工作所涉及到的各细项工作;其次,对于教诊工作这个概念相对较新的工作而言,学校需要增强对于诊改工作的学习,可以到率先开展教诊工作的地区进行学习,更新观念,提升认识;再次,在外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面向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专题培训,将需要执行的工作措施明确传达给教职员工。在资金保障方面,对于推进教诊工作极其重要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应有计划地投入资金开展建设。

(六)监督控制

教诊工作的实时监测功能更依赖于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在未建立教诊信息平台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广泛利用钉钉、微信及腾讯在线文档的数据传输功能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但在数据收集后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数据有效性检测和分析;建立教诊信息平台后,可以利用教学质量检测、班级日常管理、就业跟踪调查、人才质量分析等端口,采集质量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生成质量报告并及时发布预警等。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单凭常规工作或经验论来规划设计工作实施路径已呈现出不足之处,尤其在教诊这一类需要引入信息化的新型手段的工作类型,工作实施需要平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打开磨合改进的窗口,科学规划设计工作实施路径,才能有效推进甚至加快工作的开展和运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A].

[2]李经春,林强.基于教学诊改建构中职“两链四驱六层面”治理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0):19-21.

[3]陳向平.基于诊改实践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9(02):33-39.

[4]李玉明,黄元胜.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实践案例分析[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2):27-30.

本论文来源于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构建多元诊改长效性指标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8B133

作者简介

吴春晓,女,讲师、工程师,1974年4月出生,广西工学院建筑工程本科,任教于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陈衡,男,讲师、工程师,1985年12月出生,广西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任教于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实践教学协同创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施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及实施路径
微阅读, 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更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