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总体性文明观浅析

2021-12-06 07:03张丽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浅析

摘要:在近代古今中西文明冲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明向何处去成为时代议题。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古今中西文明之间的关系、文明目标、文明途径、文明主体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在此基础上,青年毛泽东形成了其总体性文明观。其中包括“绳束古今为一贯”的古今文明观;“取于外以资于内”的中西文明观;在文明目标上实现了由“大同”向文明新理想的转变;在文明途径上实现了由温和改良向阶级斗争的转变;在文明主体上实现了由民众个体向精英群体的转变。

关键词:青年毛泽东;总体性文明观;浅析

一、文明的含义

“文”“明”作为两个指称一定意义的语言符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文”、“明”单独成词,“文”“明”指文教昌明之意,二者并不组合成一个词,也并不构成一个概念。现代意义上“文明”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是19世纪末期甲午战后的事情,它实质上是一个作为与英语civilization所对应的外来词。黄兴涛在《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一文中从文明的内容、文明的状态、文明的程度三方面概括了“文明”这一概念的重要内涵:就文明的内容而言,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就文明所呈现的状态而言,文明是一种不断进化着的社会综合状态。对此福泽谕吉表达的更为明白,他指出“文明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是“正在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文明所表征的发展程度而言,文明所表达的是一种相对而言当下较高的发展水平而已。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要从文明的内容、推进文明进程的主体、文明发展的目标、推进文明进程的方式、文明进程中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等几方面对中西文明的碰撞作出回应。

二、青年毛泽东总体性文明观的形成背景

面对近代中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青年毛泽东从来就不是保守的,他不断自觉地从当时的时代思潮和先进人物身上寻求精神养分。我们从青年毛泽东的相关著述中可以看到,近代以来对青年毛泽东影响较大的先进人物主要有曾国藩、梁启超、谭嗣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他们对文明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回答鲜明体现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向何处去所做的孜孜探索。

1、由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成果到学习西方的精神文明成果。鸦片战争之后,要不要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什么成为清朝士大夫所面临的问题。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通过“道器”之辩、“古今”之争、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之争确立向西方学习的合法性。那么在西方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该如何选择呢?曾国藩提出“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学习西方物质文明的观点、谭嗣同反对因循守旧而倡导“尽变西法之策”的制度革新、梁启超从“维新我民”入手把国民的精神文明提到救亡首位、陈独秀从伦理之觉悟入手提倡民主和科学。近代以来我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由政治制度到科学文化,由资产阶级文化到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与此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文明理想目标的确立也经历了一个由中国传统文明理想到社会主义理想的转变过程。

2、在事实与价值的冲突中确定社会主义理想目标。近代以前,复“三代之治”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目标。而西方列强的入侵逐渐动摇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古确立的文明理想。如果说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还坚持“中体西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战船之精,机器之利”实现圣王之治,那么甲午战败则宣告了这一理想的破产。此后,康梁谭等人发起维新变法,希望以托古改制的形式实现“千里万里,一家一人”的大同理想,最终也以惨痛的失败告终。不仅中国传统理想目标在现实建构中屡遭失败,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在近代中国也不具备实现的现实基础。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虽说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但其结果也是“国体虽更纲常未变”。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袁世凯复辟的事实宣告了中国无法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那么,中国文明向何处去呢?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希望,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理想。他们认为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立足中国现实需求看待古今关系。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待传统的态度或者保守、或者调和、或者激进,但他们无一不以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为主。曾国藩面对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虽然认为儒家纲常伦理的传统不可变,但他依然突破“夷夏”之大防,把“师夷智以造炮船”提升到“救时第一要务”。梁启超则以托古改制的形式截取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来直接为现实服务“能以今日新政,证合古经者为合格”,力图调和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谭嗣同提出他的“器体道用”观,他认为“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强调道依器而存,器变道也要随之而变。他从中国现实需求状况出发,认为“不力治今之器,徒虚谈古之道”,从而提倡尽变西法。对于历史与现实,李大钊持“过去未来皆现在”的观念,他认为“‘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1由此,他以现实为标准看待传统,致力于调和二者之间的关系。陈独秀则以进化论为依据以更激进的态度强调破旧立新,“立新就必须扫除此种新旧之间的过渡状态,建立全新的思想”。近代知识分子对待传统由保守到激进的转变历程,也是推进文明进程方式由和谐转向斗争,文明主体由个体转向群體的进程。

4、实现推进文明进程方式由和谐到斗争,文明主体由个体向群体的转变。在近代中西文明、新旧文明冲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推进文明进程的方式实现了由以和谐为主导到以斗争为主导的转变。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他们以和谐为导向,在实践中倡导以改良的方式推进文明进程。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他们以斗争的方式实现了从制度到文化对传统的颠覆。这一进程同时也是文明主体由个体向群体转变的过程。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有君子、小人之别,他称人民群众为“四百兆无用之废物”,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正在上位之人之心”。梁启超则从英雄史观出发认为“舍豪杰则无有世界”。在谭嗣同、梁启超视角中普通民众成为君子、英雄人物的附庸,文明进程的发展与否全系于君子、英雄人物一身。新文化运动发起以后,陈独秀明确了人民群众在文明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他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李大钊则直接提出国民是国家主人的观点:“中国者为吾四万万国民之中国”。他在十月革命以后发表了高扬普通群众历史地位的《庶民的胜利》一文。

三、青年毛泽东总体性文明观的内涵

在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发展相关问题作出历史回应的时代氛围中,青年毛泽东在其思想与实践历程中对古今文明、中西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关系、文明目标、文明途径、文明主体等文明发展相关问题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回应。

1、“绳束古今为一贯”的古今文明观

近代中国在西方文明冲击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中国的传统文明要不要变、要在何种程度上进行变革,如何处理古代文明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在青年毛泽东思想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到他并没有盲目跟从当时知识分子以新旧文明、古今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中西文明,而是认为中西文明都是旧文明,世界上尚没有新文明,因而创造新文明是“吾人”的历史任务。他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强调古今文明关系中现实需求的重要性,他主张突破历史传统的禁锢,以批评的精神看待传统文明,而不做历史传统的奴隶。他主张充分利用古今文明成果以解决现实问题,“罗古今以为资”2。他认为历史的价值在于以史为前车之鉴,回看历史是为了“现在”,我们应当从传统文明中吸取对现实有价值的养料,“观往迹制今宜者也”3。他主张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历史古今一贯的发展变迁中寻求其规律性的公理公例以服务于现实,“求公例公理,绳束古今为一贯”。

2、“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的中西文明观

在中西文明激烈交锋的情况下,青年毛泽东既不赞成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一昧宣扬中国传统文明的优越性,他主张在中西文明比较的基础上,批判借鉴西方文明优秀成果以达到取于外资于内的效果。就精神文明成果而言,他一方面看到“东方思想均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另一方面他指出我们应当批判借鉴西方精神文明成果中的优秀成分以改造中国的精神文明成果。比如,借鉴西学条理秩序的分科方法以补我国古学混杂无章之弊、学习西方的科学以补救我国国民的无知与愚昧、学习西方的民主观念与民主制度以改造我国国民的自私自利与奴隶性等。就物质文明成果而言,一方面,他指出中国物质文明成果落后于西方,他希望中国能够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成果,从而达到西方的物质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对于西方物质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弊端他也予以强烈批判。他指出“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他希望中国在借鉴西方先进物质文明的基础上,能够超越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弊端,合理协调精神文明成果与物质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

3、实现由“大同”向文明新理想的转变

青年毛泽东在近代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改良派康有为“三世大同说”思想的影响下,最初确立了“大同”乌托邦的文明发展目标。他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致黎锦熙信》中,他说“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由于这一时期他仍然受封建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影响,他的“大同”理想并不如康有为一般,把大同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毛泽东所设想的“大同”社会并没有触及物质文明,而是人们纯粹精神文明的建构。这一时期他以人们道德修养为标准把人划分为君子和小人,虽然他认识到心中只有生死义利的小人是由外在“千百年恶社会所陶铸”而成,他并没有进一步指出通过物质力量改造环境的必要性,而是诉诸君子救小人的途径、通过人们精神道德的内在提升来实现大同社会。他以进化论为依据指出人类社会经由据乱世、升平世,而最终达到太平世。依赖人们道德修养所建构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消除凡愚差别,“天下皆为圣贤”,从而取消一切制度法律的“圣域”。1917-1918年他认真研读了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接受了资产阶级心物二元论的思想,他在精神领域从抵抗、斗争的角度扬弃自己之前无矛盾的“大同”理想。这时候他认为抵抗与战胜抵抗的斗争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进程,“不平等、不自由、大战争亦当与天地终古,永不能绝”,因而只有圣贤的大同圣域并没有实现的现实性。虽然这一时期毛泽东认为大同社会不可能实现,但军阀专制的黑暗现实和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又使處在水深火热中的近代国人对具有无强权、泯差别、均财富、群己和谐特征的大同社会无限向往。随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的风行,小资产阶级性质的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在为中国文明寻出路的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中很受欢迎。青年毛泽东不仅接受过无政府主义思潮而且在实践中践行过具有无政府主义性质的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虽经多番努力,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社会改良实践都以失败告终。在对社会改良实践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毛泽东完成了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4、由温和改良转向阶级斗争

受时代思潮的变迁、知识的不断增长、阅历的增加、政治意识的逐渐成熟等诸多因素影响,青年毛泽东对文明途径的思考与践行,大体经历了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辛亥之前,青年毛泽东虽然坚定地反帝反封建,但他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政治意识。由于他所处地域相对闭塞,直到1910年他才通过《新民丛报》接触到维新思想,并对文明发展途径有了一定思考。这一时期青年毛泽东并不反对君主制度,只是反对君主专制,而赞成君主立宪,他希望由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的维新派对旧社会进行改革。1911年毛泽东在长沙通过《民立报》了解到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的纲领,开始拥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这时他还没有分清康梁改良思想与孙中山所倡导的革命思想之间的区别,为改造在腐朽专制清王朝统治下的旧社会,他主张由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组织新的政府。待到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起义新军。他希望通过革命的途径推翻专制独裁卖国清王朝的统治,以建立民国。我们看到,这一时期青年毛泽东受其所处环境、政治知识、社会阅历等有限性因素的限制,对中国文明发展途径的思考与实践在更大程度上是初步的、不成熟的。直至1920年底-1921年初,青年毛泽东无论在一师读书期间还是走上社会他都尽可能地尝试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路线。随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各种西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鱼贯而入。这一时期对青年毛泽东影响较大的改良思潮主要有倡导对社会进行点滴改良的实验主义、受无政府主义影响倡导以互助手段对社会进行局部改良的新村主义和工读互助主义、倡导发展实业和普及教育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等。

5、由精英個体转向民众群体

1917年夏之前,青年毛泽东从大本大源的唯心主义一元论出发,以对“大本大源”领会的多少把人分为圣人、贤人和愚人三类。他认为圣贤豪杰、巨夫伟人为推动文明发展进程的主要力量,是一个时代的代表,而在同一时代以凡愚而称的普通人则是这一时代代表人的附属品。“巨夫伟人为一朝代之代表”,“而观一代,皆此代表人之附属品矣。”待到此后他接受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他这一英雄史观的色彩逐渐褪去,对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英雄人物与普通人有了新的认识。1917-1918年间,青年毛泽东认真研读了德国新康德主义者泡尔生所写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他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并形成了凸显个人价值的“唯我论”与“精神之个人主义”思想。从这一思想出发,毛泽东强调个人的价值。他所强调的个人不仅包括圣贤豪杰、巨夫伟人式的英雄人物,也包括普通个人。这一时期,青年毛泽东虽然还有君子小人之别、圣贤豪杰与普通人之分,但他已不再把普通人看作英雄人物的附庸,而是认为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利他、利国家、利社会推动文明发展进程。

小结

尽管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已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了,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所承担的时代任务不同于往昔,但回顾青年毛泽东的文明观于今而言依然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碰撞、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转型的现实境况下,我们依然面临如何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文明成果、如何平衡精神文明发展与物质文明发展、如何协调中国传统与现实等诸多问题。青年毛泽东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与选择既能够使我们鉴往知来,也能够为我们今天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相应的方法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

[2]《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第544页。

[3]《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第21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东省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科研课题( 项目编号: GDWL21TB47) ; 广东海洋大学第七期学生工作研究课题( 项目编号: Gdouxs201902) 。

作者:张丽,1989.11,女,中共中央党校18级博士生,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猜你喜欢
浅析
浅析《受戒》中文学的性质
浅析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析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SCHMID语音交换系统维护与维修案例浅析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渤海国文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