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1-12-07 01:53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临夏县高标准农田

邓 峰

(甘肃省临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临夏731800)

临夏县位于陇中黄土高原交汇地带、黄河上游南岸,位于东经102°42′~103°18′、北纬35°15′~35°48′,东边是东乡县,北边是永靖县,南边是和政县和夏河县,西边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临夏县隶属临夏回族自治州,全县土地面积为121 240 hm2,耕地为42 955.41 hm2,共有25 个乡(镇),218 个行政村,2 个居委会,人口为38.9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53 万人。

1 临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1.1 临夏县耕地质量现状

临夏县耕作土壤包括垆土、黄绵土、红土、黑土、山地棕壤,大多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其中黄绵土受水蚀较严重,土壤侵蚀程度较高。临夏县耕地主要分为2 种类型的中低产田。一类是分布在北塬片区的干旱灌溉型农田,该区域主要依靠灌溉为主的水浇地,位于大夏河流域,但因灌区提灌设施陈旧老化,灌溉能力差,灌溉保证率不高,并且因临夏县年降水量较低、气候干燥而造成中低产田;另一类是分布在西南片区的坡地梯改型农田,该区域坡度在30°以下,地貌类型包括中山、低山,低黄土梁,相对土壤养分较高,西南片区海拔较高,积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农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率低,可耕性比较差。

1.2 临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求。目前是临夏县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而临夏县耕地数量有减少倾向,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全县大多为中低产田,水资源利用率低,抗灾力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为了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临夏县目前迫切需要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目前农业设施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保障农民增收。

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农田利用合理,保护了耕地,有利于土壤改良和农田整治,防止了土壤退化、地力下降,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提高15%~20%,水分利用率提高20%~30%。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解决作物生长期灌溉水量不足的问题,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并可加快临夏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临夏县出现大面积返贫现象,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民族凝聚力,保障社会稳定,为临夏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利的基础设施保障。

1.3 临夏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状

临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桥寺乡、先锋乡、尹集镇、新集镇、北塬镇、安家坡乡、刁祁镇7 个乡(镇)28 个行政村。主要建设内容:立足项目区农业资源优势和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实施以水池、渠道、喷灌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其中,在北塬灌区的桥寺乡、北塬镇、先锋乡、安家坡乡和东西川灌区的新集镇片区主要建设引水渠道、蓄水池、首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在尹集镇片区主要建设改造或新建取水建筑物、输水渠(管)道、进水前池(蓄水池)、首部枢纽、田间输配水管网。

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2 临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资源不均等,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相对匮乏,建设的农田设施利用率不高。种植结构不合理、“重建设、轻管理”、设计不合理、管理运行不完善、人为破坏、气候条件恶劣、自然冻胀破坏严重、多个企业施工导致工程质量有差异等因素影响高标准农田利用率。

二是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多头投资,统筹规划不到位,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技术不到位,导致工程主体工作完成之后,后续工作无法进行,同时由于资金筹集难度大,导致部分工程无法继续。

3 加强临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的建议

3.1 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

为了合理建设高标准农田,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建立主要领导负责的机制,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责任分配到人,明确具体任务。要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并改善种植结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宣传。

3.2 强化组织管理,促进农田建设

加大群众参与度和管理力度,组建项目管理队伍,培养工程养护维修专业队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安全管理意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有效实现农田灌溉,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粮食增长,保证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3.3 当前条件与建设目标

原则上全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要求是高等级、集中连片的农用耕地,但由于临夏县耕地质量分布不平衡,在保证一定面积的基础上,根据临夏县实际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等级。临夏县北塬片和西南片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各乡(镇)耕地资源匹配情况差异化,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同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必须根据各地在实施农田建设中获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结合临夏县自然气候条件和耕地质量现状实施。

综合考虑临夏县农业自然条件和灌溉条件等情况,依据中低产田面积、粮食产量、粮食商品率等因素,结合实际重点实施了农田节水灌溉配套改造。依据各级部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临夏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达到了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达到了农业、土地、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各项标准,水源充足,水质达标,土壤质量达标,没有出现土壤污染情况,地质灾害不易出现,稳定性好,建设耕地相对集中连片,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建设中有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农业农村局实施责任明确,各实施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需求迫切,参与积极性高。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建设要集中连片,为后期农业规模发展打好基础。高效耕地面积逐年增加,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加大。耕地质量提升等级,农田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力稳步提高。严守生态环境建设标准,推进临夏县农业综合有序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农村农田建设关系临夏县农业的发展,是临夏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因此,要合理规划,完善体系,建立高标准农田管理队伍,保障工程质量,使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达到高产低耗,有效减少农民支出,提高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临夏县高标准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小布鞋大扶贫
临夏县冬小麦宽幅精准匀播最佳施肥技术研究
浅谈临夏县玉米种植常见病防治
农田创意秀
如何搞好临夏县天保工程二期中的森林管护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