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荒山造林技术要点

2021-12-07 21:26何有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土构树调运

何有余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林业和草原局,甘肃天水741020)

构树(学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别名楮桃等,为荨麻目桑科构属落叶乔木,为强阳性树种,具有耐干旱瘠薄、耐盐碱、易繁殖、速生、轮伐期短的特点,分布于我国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各省(区),其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既可营造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目的的防护林,也可营造以生产纸浆、饲料为目的的经济林,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苗木质量及要求

选择2~3年生充分木质化的良种壮苗,必须符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容器育苗技术》(LY/T1000—2013)规定的Ⅰ、Ⅱ级苗木。根据经营目的和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构树品种,明确苗木质量要求,选用具有“两证一签”的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和苗木标签),在苗木运输、装卸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苗木质量。

1.1 苗木检疫

坚持“就近调运、就近栽植”的原则,优先调运与造林地段相邻近的苗木,苗木出圃前应经过当地森检部门的产地检疫,出具苗木调运检疫证。

1.2 苗木防护

起苗后,为了防止幼苗因失水而干枯,裸根苗应采取截杆处理,全冠苗采用喷洒蒸腾抑制剂、覆盖遮阴网等方式进行防护处理。

1.3 苗木运输

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覆盖遮阴网防晒、防风。带土球的苗木下方要铺垫软物,防止土球散落。冷天运输时在苗木顶部覆盖大约3 cm厚的草袋防寒。

1.4 苗木卸车

苗木运送到栽植点卸车时要轻拿轻放,保持土坨或营养钵完整。苗木卸车后必须在24 h内完成苗木定植,苗木存放时要采用遮阴网遮阴,并保持通风透气。

1.5 苗木处理措施

苗木定植前,裸根苗要修剪幼苗的根系,采取生根粉浸根、截杆蘸浆处理,保持树的地上树体部分和地下根部之间的平衡;营养钵苗要去掉根部的营养钵,带土球的苗木要剪断草绳等土球包裹物。

2 整地

2.1 整地季节

为了改善土壤的构造和表面状态,提高土壤的透水和保水能力,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一般采取先整地、后造林的方式提前整地。整地季节一般为秋末冬初。

2.2 整地方式

荒山造林立地条件较差,一旦原有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短时间很难恢复。因此,整地时应当保护原有的天然植被,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应采取与造林作业区地形相适宜的穴状或小鱼鳞坑整地方式,呈三角形排列。在支离破碎、地形复杂、地势陡峭的地段采取小鱼鳞坑整地。具体方法:沿等高线挖成近似半圆形的坑,表土、心土分开堆放,打碎土块,捡净草根、石子,先用挖出的心土在坑外缘筑15~20 cm半圆形土埂,再回填表土,最后在坑穴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1条引水沟,使坑面外高内低、向内倾斜,整地规格为30 cm×30 cm×30 cm。在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的地段采取穴状整地。具体方法:沿地埂、等高线或定植点挖成0.3 m×0.3 m×0.3 m(长径、短径、深均为0.3 m)的坑穴,表土、心土分开堆放,打碎土块,捡净草根、石子;先用挖出的心土在坑外缘筑15~20 cm半圆形土埂,再回填表土,使坑面呈水平状或漏斗状。

3 造林

3.1 造林模式选择

构树荒山造林应大力推广块状混交造林,采取与针叶树种白皮松、油松、侧柏以及阔叶树种刺槐、山桃、香花槐等多树种进行块状混交造林,形成多层次、多树种混交的森林群落,能更好地发挥其防护效益,增强林分稳定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饲用型构树采取4行构树1行刺槐进行带状混交,能有效利用土地、光照等资源,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3.2 造林密度

根据经营目的和立地条件,营造防护林的构树栽植株行距为2 m×2 m或2 m×1.5 m,初植密度以2 505~3 300株/hm2为宜,饲用型构树栽植株行距为1 m×1 m或1 m×1.5 m,初植密度以6 660~9 990株/hm2为宜。

3.3 造林方式与方法

构树造林应在早春芽尚未萌动、根系生长初始阶段进行。栽植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栽植时,将苗木直立于已挖好的坑穴中央,并在根系周围均匀放入适量的保水剂,先填表土至2/3处,轻轻上提苗木,使苗木根系舒展后踩紧土壤,最后回填心土踩实,再在栽植穴表面覆盖一层松土。

4 幼林抚育

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1次,时间为7—8月份。采取割灌、补植和病、虫、鼠、兔害防治等措施。凡造林成活率在41%~85%或虽达到85%而呈块状死亡的均应进行补植,保证成活率达到85%以上。

5 有害生物防治

首先,严格苗木调运检疫制度,从源头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其次,有害生物发生时应积极防治。构树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吹绵蚧。红蜘蛛选用10%苯丁哒螨灵乳油1 000倍液或10%苯丁哒螨灵乳油1 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3 000倍液混合后喷雾防治,连续喷雾2次,间隔7~10 d。吹绵蚧选用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混合40%安融乐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于5月中旬和6月初连续喷雾防治2次,间隔15~20 d,可有效遏制危害扩散蔓延。

猜你喜欢
心土构树调运
基于人员分配的舰载机出动调运指挥模型
灶心土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构树的坏与美
半红树植物水黄皮的不同基质育苗试验
农业部:鼓励规模养殖,集中屠宰,限制畜禽调运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灶心土治胃病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