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向往”谋求高质量发展

2021-12-07 07:44丁曦林
新民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松江新城科创

丁曦林

江南意象十足的“人文松江活动中心”。

“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是上海构建城市群发展结构的历史性一跃。作为“新城发力”之一极,沪杭廊道发展轴上的松江持续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然形成了独特优势。其突出地表现在“十三五”期间前瞻性地聚焦制造業能级提升,践行科创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在G60科创走廊引领下初步建成了创新策源地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等;还通过人文发掘和生态建设的叠加,使得“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意象呼之欲出。

2021年,适逢“十四五”建设开局。上海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新城发展战略”,将松江、奉贤、嘉定等五个新城建设定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这堪称是上海现代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日后上海有望以城市群集聚之势阔步迈向全球卓越城市和世界科创中心。在这一新的赛道上,我们看到,松江新城无论在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还是人文开掘、生态建设等方面似都身处“C位”,引人瞩目。显然,这与松江区委区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就紧随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

先说空间规划。“十四五”发展蓝图里,一个形似“无穷大(∞)”符号的规划设计,令世人看到,作为上海“四主多辅”铁路枢纽体系中重要节点之一的松江枢纽,将使得松江新城与中心城区、其他新城乃至近沪城市的通勤变得愈加便捷,去虹桥、浦东等国际枢纽也将明显提速,并在“站城一体”与“四网融合”建设中创建一个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的“城市会客厅”和崭新的CBD。大枢纽带来大流通,大流通带来大商贸,已是被世界城市发展史反复证明的一条规律。而迈向“独立”和“综合性”的松江新城,正在重构松江“一城”与上海的中心城区、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甚至与世界诸多科创前沿的关系,也有望重构有别于钢筋水泥森林,尊崇山水诗意的未来生活。这是它徐徐展开、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图景之一。

再说产业支撑。众所周知,没有产业支撑,再漂亮的城市也难以避免“空虚”。而五个新城普遍拥有一定的制造业规模,发展基础却各不相同。近几年笔者多次深入松江G60高速公路两边的工业区腹地,目睹并真切感受到松江“腾笼换鸟”的意志和决心。他们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惜“壮士断臂”,将产值不错却属高能耗、重污染的落后制造业坚决清除,转而精心培育先进制造业。如今回头再看,不得不为松江当初主动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的眼光和魄力击掌,他们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经过卓绝奋斗,成就斐然。如今,一到夜幕降临,沪杭廊道边上呈翱翔之势的“G60科创走廊”灯影,映照着散布廊道两侧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诸多壮举。一批重大科创成果频频在此涌现;一些头部企业和百亿级项目在此落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日益茁壮的科创产业体系持续成为松江新城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也将吸引、凝聚更多的建设者“孔雀松江飞”,在这一片宜居宜业的改革热土驰骋梦想,实现价值。

裹挟海派风情的松江有轨电车。

地处松江的浦江之首。

三说人文生态。早在“十三五”期间,“科创、人文、生态”犹如新基因被深深植入松江的血液。随着“松江枢纽”加速建设,“高铁时代同城效应”将得以显现,并使得身为一“城”的松江生发更多功能内涵。而新老“松江人”倍感自豪的,人文历史、良好生态都属于普惠的公共资源和民生福祉。松江在建设发展中,始终重视公共资源的开掘维护和民生福祉的提升和落实,使得松江新城在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建设赛跑中形成“人文+生态”的叠加与融合优势。居住和工作在其间,人们因散布于周边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唐代经幢、宋代方塔、漕运仓城、云间第一楼、袜子弄、佘山教堂、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的佘山世贸洲际酒店,以及为数众多的“最美书店”、美术馆等等而得到近水楼台的滋养,也因公园和绿地星罗棋布、抬头可见蓝天白云和满天繁星成为常态而享受诗意地栖息。随着科创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进一步集聚,重大交通工程快马加鞭地建设、深厚人文历史的开掘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打造,松江新城在不远的将来有望跻身与世界科创前沿建立奇妙联系的“小而特”名城。

人民城市,核心在人!松江新城聚焦“科创、人文、生态”,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连接、融合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等方面所赢得的诸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成就,不仅生动解构了“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精神内涵,而且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以“人民向往”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旨归。

猜你喜欢
松江新城科创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长江新城
新城
骑马到松江
淄师学人
———王松江
人字门在松江银河泵闸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