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及质量监督策略

2021-12-08 02:58郑秀杰辽宁润泰建筑有限公司
门窗 2021年9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管控

郑秀杰 辽宁润泰建筑有限公司

1 前言

整体上看,各建筑施工主体的管理意识及质量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但具体管理带有一定特殊性,管理层面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对部分项目工程施工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现场管理全面性不足,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较差等问题十分普遍。同时,质量监督的力度相对薄弱,监督的有效性也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建筑行业内的竞争越发激烈,做好具体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各项管理,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也成为重中之重。为此,探寻出更为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及质量监督策略十分必要。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及质量监督概述

建筑施工中需要兼顾的施工环节、事务十分多样,施工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为了给予工程建设施工提供足够保障,自然要做好现场的各项管理[1]。之所以强调同步进行相应的质量监督,与其具有的重要意义也有直接关联。

一方面,做好质量监督能够给予施工现场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额外保障,并给予工程的验收通过率提升提供很大支持。

另一方面,质量监督能够帮助施工主体发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通常也是施工阶段具体管理层面存在的不足,基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能提升现场管理的针对性。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无论是施工现场进行的各种管理,还是在管理进程中同步进行的质量监督都不简单。相反,想要取得预期的管理、监督成效则带有很大难度。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于施工现场各项管理的优化,以及质量监督有效性的提升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3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及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全面性不足

在具体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除了施工层面需要对各项施工事务予以较好处理外,现场管理中也要对各项管理事务予以较好兼顾。但实际上,很多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带有明显局限性,即实际管理中的全面性不足。理论上看,具体管理中通常涉及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污染物处理等。为了确保施工现场进行的各项管理能够较好联系在一起,自然要构建全面的管理体系,依托全面的管理体系为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予以支撑。

但实际上,很多在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全面性明显不足,不同施工企业的管理认识存在差异。在管理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形下,其通常更为关注于某一项,或某几项的管理活动开展。加之并未预先做好系统的管理规划,并未构建出全面的管理体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自然成为局限性十分明显的管理啊。即便在具体管理中进行了大量投入,进行了诸多尝试,但最终的管理成效依然较差。

3.2 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充分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创新是一个基本趋势,管理创新性提升也被看作是其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切入点[2]。经过具体的观察、对比与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管理,以及质量监督中,创新性明显不足,信息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利用,但利用的并不充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相应主体管理创新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有直接关联。同时,缺乏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经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一些施工周期长,施工量大的建筑工程中,无论是现场进行的各种管理,还是具体的质量监督都需要对更多事务予以系统处理,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较好缓解相应管理与监督压力。一旦信息技术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传统方式方法会被继续沿用,相应管理与监督效率也会处于较低水平。这一问题持续影响下,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会处于较低水平,施工主体在质量监督上也会越发被动。

3.3 管理相关权责关系不明晰

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及质量监督中,具体管理与监督性活动开展上需要有具体人员负责。现代管理理论中,想要进行有序管理,自然需要明确出管理相关的权责关系。但很多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中,管理相关权责关系并不明晰。由于具体管理中的权责关系相对混乱,质量监督中也难以形成良好且规范的环境。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粗放式经营与管理理念对国内建筑企业、施工单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建筑施工现场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具体的质量监督中,相应主体简单的确立出相应制度,但并未基于实际细化管理相关权责关系,质量监督责任也并未落实到具体主体身上。从形式上看,虽然企业在施工中进行了相应的管理与监督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所谓的管理与监督也很容易流于形式。久而久之,施工现场很容易堆积各种管理问题,实际施工中也容易蕴含更多的质量隐患。

3.4 建筑材料质量管控受重视程度不足

从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的角度看,建筑材料质量管控很容易在施工阶段被忽视。正是由于施工进程中忽视了建筑材料质量管控,一些质量隐患便很难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相反,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应用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会随之产生[3]。一线施工人员通常无法通过肉眼对部分建筑材料的质量,特性予以较好掌握。同时,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主体更多关注与施工的规范化程度,施工中各种工艺、技艺、设备的使用状况,并基于各种参数的对比进行相应管理。相反,在施工现场堆放,以及施工中所要应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实际质量管理事宜很容易被忽视。

在一些建设周期较长的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诸如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长时间堆放很容易受潮,忽略了建筑材料质量管控,并没有将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纳入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中,并未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时,实际施工中的质量隐患便大为提升。因此,对建筑材料质量管控的忽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监督中的不确定性。

4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及质量监督的具体策略

4.1 构建全面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考虑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涉及的管理事务众多,且需要同步做好相应的质量监督工作。为了创设更为良好的管理与监督环境,为相应事务的更好处理提供足够支持,构建全面的管理体系自然十分重要。例如,某建筑企业在商品房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其预先对工程量、施工总量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较为全面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在这一管理体系中,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污染物处理等内容均得到了具体明确。同时,人、机、料管理也被较好在结合了一起。该企业也以时间为轴,结合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差异,对施工管理全过程进行了系统划分,并细化出了相应的管理内容和质量监督内容。一线施工人员和相应的管理主体、质量监督主体对于具体事务的处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伴随着施工现场管理全面性的不断提升,各种管理问题及质量隐患也能被更及时的发现、解决。

4.2 加强ERP平台及其他信息技术利用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员工及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在建筑行业,ERP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大,其应用价值也到了广泛认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及质量监督中,为了将创新性与有效性提升较好联系在一起,自然要加强ERP平台及其他信息技术的利用。例如,基于ERP平台的利用,建筑企业可以预先在系统上进行施工规划,制定出基本的现场管理方案。同时,在阶段性地进行了相应管理后,则可以录入具体管理数据,为ERP系统进行的管理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不仅如此,通过加装一些烟雾感应、温度与湿度感应、水平感应装置,基于相应技术的应用,信息优势也能逐渐转化为相应的管理与质量监督优势。

4.3 以施工小组为单位进行区块管理

为了避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特别是质量监督事宜流于形式,进一步明确相应权责关系也十分可取[4]。具体来说,实际施工中通常存在着数量若干的施工小组,以施工小组为单位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在不同区域内指派不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监督事宜十分可取。确定出基本的责任主体后,建筑企业也可以引入报告机制。每日、每周、每月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管理及监督后,相应责任人要填制基本的报告单,并定期形成书面的管理及监督报告。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取得了相应报告后,其需要基于相应报告的分析,及时定位相应的管理问题和质量隐患,并针对性予以解决。一旦确定出了多层级的,分区域的管理及监督网络后,相应管理及监督的深度、广度也能不断增加。

4.4 强化建筑材料质量管控

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及质量监督中,建筑材料质量管控应当得到更多关注。例如,某建筑企业成立了专门的建筑材料质量监控与监督小组,该小组在施工现场划定了具体区域对各种建材予以管理,同时,定期进行建材质量的抽检。发现了具体的建材质量问题后,该小组会上报至施工管理领导小组,并共同进行质量不达标原因的定位。

通过严格进行建筑材料质量管控,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的各种施工质量问题得到了较好控制。因此,建筑企业在做好其他各项施工现场管理事务的同时,需要同步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管控。部分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各类型建筑材料数量庞大,这则要求相应企业做好建筑材料质量管控的规划,并结合不同建筑材料的特定,提升相应质量管控的针对性。

5 结束语

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还是具体的质量监督都带有很大难度,且极容易出现一些具体问题。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其不仅要在实际施工中积极进行相应的管理及监督尝试,同时也要做好阶段性回顾。依托阶段性进行的管理及监督评价,更为精准的定位管理及监督问题。在不断解决相应问题的进程中,积累更多经验后,建筑企业才能在现场管理及质量监督中国取得更好突破。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管控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