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卡脖子”难题 积极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08 07:44陈立新王红蕾尤海波
奋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卡脖子种业种质

■ 陈立新 王红蕾 尤海波 杨 述

黑龙江省蔬菜种业如何破解“卡脖子”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菜篮子”“钱袋子”,更关乎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只有全面提升全省蔬菜种业科技竞争力,才能引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菜篮子”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蔬菜产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蔬菜种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一亩园十亩田,一栋温室十亩园”。据统计,目前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10,而创造的产值则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3以上,在一些地区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东北高寒地区重要的特色果蔬生产基地,现有蔬菜播种面积近40 万公顷,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已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蔬菜品牌,如哈尔滨市的黄瓜,绥化市的南瓜、尖椒,牡丹江市的番茄,双城市的西甜瓜,五常市的油豆角等生产基地。在解决“菜篮子”问题的同时,使人们餐桌上的蔬菜品种从老三样(白菜、萝卜、土豆)、新三样(茄子、辣椒、西红柿)逐渐发展到“百菜争鲜”的发展格局,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为推动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蔬菜产业发展装上“科技芯”,推动现代蔬菜种业向纵深发展。其中,以“东农704”为代表的番茄品种,结束了北方地区没有早熟抗病丰产鲜食番茄品种的历史;以“绿剑”“欣剑”为代表的极早熟旱黄瓜系列品种,填补了我国无早春大棚栽培品种的空白;以“龙杂茄”为代表的系列茄子品种,早熟性位居国内之首。目前,在黑龙江省市场上销售的番茄、辣椒、黄瓜等大宗蔬菜品种,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已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2.蔬菜种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其中蔬菜产业的兴旺,必须依靠种业发展。

发展内向型蔬菜种业,基地是前提。近年来,黑龙江省进一步放大蔬菜种业优势,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技服务力度、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打造了五大优质设施蔬菜产业集群、七大露地大宗蔬菜优势区、4 个特色蔬菜基地、20 个“菜园革命”核心示范区,近三年来全省年播种面积均达到600 万亩以上,带动人均增收数额不断攀升,蔬菜生产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目前,全省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到921 个,建设高标准绿色蔬菜示范区72 个,掀起“菜园革命”,打造示范村152个、带动农户1.85万户,形成了规模效应。

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种业输出是出路。针对国内市场,黑龙江省蔬菜生产的错峰性促进了“北菜南运”。通过错季销售,黑龙江省特有的高糖番茄、硬果番茄、青椒、油豆角、西甜瓜等众多优质蔬菜品种走向全国。“北菜南运”不但解决了黑龙江省旺季蔬菜季节性过剩和品种性饱和问题,使寒地绿色蔬菜产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也丰富了南方市民“菜篮子”,对平抑南方的菜价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国际市场,黑龙江省蔬菜品种的优良性状加速了出口创汇。黑龙江省生产的蔬菜品种主要出口到俄罗斯、韩国及东盟部分国家,平均每年出口量保持在23 万吨左右(2020 年由于疫情影响,出口数量减少)。蔬菜已成为黑龙江省农业在国际市场中唯一保持最大顺差的种类。

二、黑龙江省蔬菜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蔬菜种业发展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推动质量变革。“洋种子按粒卖,国产种子论斤称”,这是黑龙江省蔬菜种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身处特殊的高寒地理位置,使黑龙江省蔬菜品种在抗寒、抗病性上表现优异的同时也造成了抗低温、寡照和早熟、高产品种的资源匮乏,蔬菜种子质量与国外相比尚有差距。同时,黑龙江省对现有区域优势特色性状的蔬菜种质资源也没有很好地保存和精准鉴定挖掘,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种退化严重,阻碍了优良蔬菜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2.蔬菜种业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推动科技革命。从蔬菜种质创新水平看,黑龙江省仍以常规育种为主,分子标记开发与辅助选择、花药培养与遗传转化、基因编辑与分子育种等前沿育种技术应用相对较少,现代蔬菜生物育种技术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虽然传统的育种方式可基本满足百姓对蔬菜的日常需求,但却在蔬菜品质水平上与国外的差距越发明显。同时,构建现代化蔬菜育种体系,还需要研发主要蔬菜品种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关键技术,建立蔬菜高密度栽培机械化作业生产技术规范,最终形成播种、肥水一体化管理和采收的全程高效率生产方式,实现从现在的人工采收到自动化收获的转变。黑龙江省要在这一轮蔬菜种业科技革命浪潮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敢于自我革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实现新品种、新技术的根本性创新,在战略性基础性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蔬菜种业发展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推动协同创新。目前,黑龙江省掌握蔬菜种质资源的科研机构之间以及科研机构与企业共享种质资源信息的渠道尚未完全畅通,大多数的蔬菜种质资源仍未得到很好的共享利用,使附加值的提升受到束缚。对于掌握蔬菜种质资源的科研机构来说,相当一部分蔬菜种质资源只停留在保存和更新阶段,没有真正用于种质创新,造成了蔬菜种质资源闲置和浪费。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资金成本和时间是限制其进行深入研发的障碍,同时收益的不确定性也让企业对研发望而却步,退而求“复制”或“简单改良”。

三、推动黑龙江省蔬菜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完善蔬菜种业研发推广体系。明确蔬菜种业研发科研单位的公益属性,加大财政支持,稳定研发资金投入,构建以科研院校为育种主体,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的蔬菜种业发展体系;引入灵活管理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管理流程和结果“回填”式管理,避免“各自为政”、资金分散的管理方式,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完善蔬菜种业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种子鉴定评价和身份管理,构建种质资源利益共享和激励约束机制,赋予相关各方收益权,让育种创新各要素高效流动起来;推动蔬菜种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机制改革,把科技与种业的关联度、科技自身的创新度、科技对种业的贡献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狠抓蔬菜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品种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种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切实保护蔬菜品种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侵权行为甄别、曝光、惩戒制度。

2.以专用品种选育为重点,加快全省优异特色蔬菜更新换代。加快抗低温、寡照蔬菜品种的种质创新,加强绿色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深度评价,创制遗传稳定、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蔬菜新种质。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特有的寒地优异果蔬抗寒抗逆等优异性状基因资源,按照鲜食型、加工型和棚室型等不同需求,明确育种目标,选育创制安全、高效、优质的新一代蔬菜品种。同时,在采用常规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发掘和利用研究基础上,综合利用分子染色体工程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以及基因组学技术,开展蔬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异基因挖掘和创新利用;评价和鉴定形态、发育、产量、品质、抗病虫、抗逆等一系列重要农艺性状及挖掘相应的基因资源;利用种质表型组和基因组学,对资源深度鉴定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聚合和创新多种优异性状的蔬菜种质。

3.以提升竞争力为重点,加快推进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资源、成果共享机制。由政府牵头组建“黑龙江省蔬菜种业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政策,打破科研院所和企业界限,理顺科企协作机制,加强完善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组织体系。鼓励种质资源保存单位、品种选育单位通过联合考察、技术交流、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加大优异资源引进和交换力度,共享研究成果和利益。加强与蔬菜种质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优先引进黑龙江省匮乏的物种、野生近缘种等核心种质和遗传分析工具材料。支持科研院所、种企、电商共建商业化蔬菜育种中心,改良濒危、地方品种,电商以消费数据辅助良种选育项目决策,加速选育消费端喜爱、种植端高效的突破性蔬菜新品种。

猜你喜欢
卡脖子种业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本期导读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