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境阅读法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2021-12-08 11:23马静燕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

【摘 要】本文论述教师运用情境阅读法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即回到情境进行符合当时现实场景的逻辑推断;根据情境梳理动词状态和动词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动词翻译;借用古今情境理解文言文中的古文化常识词;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古代文化常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阅读法 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6-0075-02

文言文阅读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高考备考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高考题落实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任务也更明确。分析2020年的语文高考全国Ⅲ卷可以看出,一是文言断句的考查回归古代文言文使用的真实情境;二是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辨析考查回归“文因时而著”的时代特征;三是文言文翻译题回归其人其事的真实表现情境和语境。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情境阅读法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有利于学生高考备考。从高一年级开始,笔者尝试用情境阅读法带领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走入情境,打破古今文化隔阂,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学习并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回到情境进行符合当时现实场景的逻辑推断

文言文翻译题离不开古代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也离不开五大文言现象的知识积累,但仅靠知识积累,不足以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快速读懂一篇文言文的大意,完成精准翻译的任务。所以在情境化文言文阅读指导中,笔者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按照传记的特点进行阅读。一则传记,一般以传主为主线,由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组成。学生阅读时谨记按“其地其人,其事其语”的情境分析思路读懂每个事件的大意,即:这个事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都有谁参与?传主做了什么事?传主说了什么话?这四个问题的具体内容必须符合当时现实场景的逻辑推断。

例如,学生翻译《三国志·费祎传》中“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而今而后,吾意了然”这句话中的“疑”,不知道应该翻译为“怀疑”还是“疑惑”,这时,如果学生能用“其地其人,其事其语”的情境推断,进行逻辑推理,可以得到三个提示:一是这句话是董允的爸爸对董允说的话,根据上下文,他并没有怀疑自己的儿子,只是有疑问不知道怎么分辨自己儿子和费祎的优劣;二是这句话有时间变化,今天之前是“疑惑”,今天之后是“明了”;三是虚词“而”表示的是转折,“而”后董允的父亲说他心里“了然(明白)”了,说明之前他心里是“疑惑”的。这时候,“疑”这个词的准确翻译就可以在情境分析中推断出来,应该翻译为“疑惑”而不是“怀疑”。

语言运用的土壤是“语境”,语言只有在“语境”中才是鲜活的,任何脱离了情境或语境的语言,都是支离破碎的。联系上下文情境的“其地其人,其事其语”大意翻译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读懂文言文的事件大意,灵活运用已学的文言基础知识,准确用规范汉语进行文言文翻译。

二、根据情境梳理动词状态和动词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动词翻译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语句中,动词都在句子的语意表达上承担了最重要的表意性作用。一般来说,动词的出现让句子有了内容的表达,情境的具体化才能得以呈现。笔者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步骤:第一,找准句子的动词。翻译文言文句子时,先找准句子的动词,并圈画出来。第二,补充动词的主语或宾语。以动词为句子的中心点,了解动词的状态和作用,明确动词的主语和宾语。第三,根据主语,思考动词的五种状态。即考虑这个动词是一般动词语态,还是使动、意动、为动、被动、为动状态。第四,根据语境,上下句分析,确定动词在这个句子中所使用的语态。经过这四个步骤,学生对句子大意的理解通常会比较准确。

例如,翻译《汉书卷·盖诸葛刘邦郑孙毋将何传》中的“上书言得失,召见,上美其材,擢为谏大夫”。学生首先找到这句话中的动词——“上”“言”“召”“美”“擢”。其次,寻找每一个动词的主语。联系上下文语境,上文交待传主刘辅已经官至“襄贲令”,是一个地方的县令,根据当时的情境推测,刘辅作为官员,是可以上奏折给皇帝进行工作汇报或建议的,所以动词“上”“言”可以翻译为“上奏折议论国家政事的得与失”。再次,重点分析动词“召”。根据古人文言文写作情境的表达习惯,一个句子需要换主语,那么主语不可以省略。根据古代封建社会的情境分析,能发布诏书的,主语只能是“皇上”。而这个动词“召”的主语是刘辅,“召”作为动词可以选择其他语态,最合适的是被动语态,翻译为“刘辅因上呈奏折议论国家政事的得与失,(言论精辟),于是被皇帝召见,(皇上要亲自召见刘辅,与之面谈)”。接下来,分析动词“美”。“美”前有一个字“上”,根据上下文语境,尤其是下文,刘辅被“擢任”,可以推知“美”的主语是“上”,即“皇上”。“美”在现代汉语里是形容词词性,学生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阅读语境中,已经学过“美”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的意动用法),经过调用已学知识,学生很快就准确翻译出“皇上认为刘辅的才华值得赞美”。

可见,抓住文言翻译句的“动词”,根据句子情境进行分析,可以准确确定主语,根据上下文阅读情境,可以准确确定动词的使用语态,根据课内外文言阅读的情境迁移,可以准确翻译关键词。学生在这样的文言文阅读中意识到,要“读懂”文言文,需要在词语间、句子间和文段间去体会人和事的合理发生,有情境的阅读才是真的阅读。

三、借用古今情境理解文言文中的古文化常识词

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第11小題考查考生对文言文文化常识词的解说或理解。这类题复习起来难度很大,是因为备考中师生往往把精力放在古文化词语的分类复习中,内容繁多、条目庞杂,加之古与今有时代的隔阂,枯燥的积累式复习使学生复习效率不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分类复习的基础上,勤于阅读、广泛阅读传记类文言文、历史类文言文,在阅读中感受古代传记的文本信息,在古代文言传记的情境阅读中理解古文化常识词。

2021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甲卷文言文的选文是《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其中第11小题考查的四个古文化常识词中包括“闰月”和“辎重”两词,分别设为C、D选项。设题的错误点设在C项“‘闰某月是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文化常识的了解。学生只要借助在生活中所熟知的農历闰月历法,就会识别出题者需要考生明确掌握“‘闰某月是指‘加在某月之后的那个月”。错误选项答案不难选出。农历历法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在指导农事和生活上,至今依然展现其准确性和先进性。语文高考全国卷能在“闰月”这一文化常识上设题,可见语文高考试卷所担负起的传播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使命。在第11小题中,“辎重”这一古文化常识词的考查没有设错误点,若学生看过中国近现代关于战争题材的优秀影视剧,会发现“辎重”指的是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选项表述十分准确。笔者认为,在第11小题所考查的四个古文化常识词语中,“闰月”和“辎重”是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有所接触甚至有生活体验的。学生只要是一个关注生活的有心人,是一个能将阅读情境与生活情境贯通的人,那么这道题的辨识准确度就会非常高。

笔者认为,2021年的语文高考全国卷甲卷的文言文试题同样给了我们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文言文阅读中古文化常识题的考查,不仅具有时光尘封的书卷气,也应该具有现实生活的鲜活气。所以考生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尽可能借用古今情境的关联,用生活体验辅助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文化信息。

四、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古代文化常识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果仅靠教师带读课内文言文和教师解读课外文言文,形式未免单一。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打通古今的时空界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古代文化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综合这三种情境。

例如,笔者在某课题研究中尝试设计一堂情境活动课,具体如下:

在这堂情境活动课上,在教师搭建的时空背景下,学生有了自己的身份,也有了自己的任务,灵活运用课内学习的古代文化常识开展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语文学习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每个小组用古文写出一封邀请的书信和一篇介绍活动内容的古文。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学生能用古代文言的句式讲述相关内容。这样的情境活动课好处很多。一是学生有身份的带入感,真正活动起来了;二是学生有具体的要完成的任务,需要合作学习,整合课文内容,先有阅读鉴赏,后有表达交流,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三是学生尝试用古文写作,能以古人的身份使用古代语言,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古人写作时的情境和心境,锻炼了综合性语言实践能力,自觉探索学习方法,体现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四是每个小组的成果不同,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色彩。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学习和复习备考,应该多一点思考,多一点探究,尤其应该多一点立体丰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既能在阅读和鉴赏中体会文言文语言独特的语言魅力,又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得到语言思维的发展。情境阅读法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灵活运用。

【作者简介】马静燕(1981— ),女,汉族,广西南宁人,文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研究。

(责编 田 青)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语文
雏燕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会背与会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