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视野下如何开展高中作文教学

2021-12-08 04:50韩红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拟题尝试创作

在高考写作中学生面对的一般都是新材料作文,它们内容比较广泛,对于写什么、怎么写都没有限定,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都写入到作品中。这样宽泛的写作模式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但是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学生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写作,有时候便会胡编滥造一些内容,甚至抄袭他人的作品,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也不利。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基于高考视野指导学生如何拟题立意,怎样选材,怎样叙述,如何调整语言,还要尝试将立德树人方面的内容渗透进去,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针对性命题,重塑价值观念

在创作新材料作文的时候,学生首先要结合材料的内容拟定题目。不少学生常常拟定较为宽泛的题目,这样很难凸显出中心思想,也不能展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拟题,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自己如何围绕其立意,并在拟题的过程中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去,这样就能让作文的题目变得更有时代性,能体现出求异创新的时代特点。

某年高考作文题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管仲、鲍叔和齊桓公三人的故事,并要求学生说说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尝试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在引导学生创作此文的时候,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分别分析管仲、鲍叔和齐桓公这三个人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如管仲的品质是足智多谋,具有大局意识;齐桓公的特点是任人唯贤、从善如流;鲍叔的特点是知人善举、顾全大局。在了解了这些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品质一直流传至今,且在新时代展现出了新的气息,如在应聘、选拔干部、应试的时候领导也要注意任人唯贤,要具有齐桓公的品质。在学生选定了写作方向后,教师引导其将自己总结出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如“齐桓公任人唯贤,重视人才”,然后再试着用其它的话语表述该中心思想,尝试适当缩减语句,这样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标题,如拟题为《任人唯贤,功在千秋》《霸业从用人开始》等。

在学生拟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作品中主要想传达的是什么思想,是想要批判某些不正确的观点,还是要赞扬高尚的品德,又或者兼而有之,然后将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设定为题目,这样就能让拟题也呈现出作者的道德追求,同时也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批改者能立刻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有助于合理评判学生对该材料的理解有多深刻。

二、导向性立意,追求远大理想

审题立意也是新材料作文创作过程中的关键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析材料,找到作者想表达的关键点,然后试着在立意的过程中将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等方面的内容融入进去。这样的作文立意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创作意图,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能在思想和情感的砥砺中提升自己的情感。

某年高考题目要求学生尝试寻找“镜子”,并且为自己画“自画像”,教师在指导学生立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尝试将远大的理想融入到其中。如引导学生思考:“在画自画像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内容?怎样才算是了解自己了呢?除了了解过去的自己以外,思考未来的自己应该有怎样的走向,这是否也属于‘自画像的范畴呢?”这样便促使学生认识到可以将远大理想和自我认知融合在一起。教师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立意:“一个理想究竟能否实现,靠的是什么?如果人们能足够认识自我,给自己画好‘自画像,那么是否就能更好地实现远大的理想呢?”学生认识到文章的立意可以和远大理想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思路也更为宽泛,如有学生便写了自己将来打算当一名医生,但是自己现在却懒惰、不讲卫生,必须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有所改进,这样才能实现理想。

教师在引导学生立意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尝试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直接感受等融入到立意中,这样写作的时候就会更好地经历情感体验,产生心灵触动,写出的文章也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围绕自己的理想进行立意,在写作中写出自己对理想的切身感受。这样的立意更真实,作文呈现出的效果也会更好。

三、时代性选材,关注民族发展

选材也是新材料作文创作过程中的关键点之一,很多学生在选材的时候常常挑选一些“老掉牙”的材料,缺乏新意,也不能展现出时代性,作文的得分自然不会很高。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上网搜索各种时事新闻,尝试围绕各种不同的主题整理材料,要注意收集一些能体现民族大业的材料。在作文创作中运用这样的材料也容易写出激情澎湃的作文,文章更感动人,得分自然也高。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个话题本身就具有时代性,在写作之前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各种资料,并尝试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进行分析,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充分认识到积极搞好疾病防控工作实际上也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大业。如有学生收集到了素材,在疫情期间,孙子向去给爷爷拜年,但是爷爷却拒绝开门,让孙子将东西放在门口离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此素材:“爷爷拒绝开门,两人的亲缘关系是因为疫情而变得疏远了吗?”学生认识到:“这是因为害怕交叉感染,是保护对方的一种措施。”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在疫情期间,人和人的交流减少了,而不少国家也选择了‘闭关,在这种情况下,国与国的关系也疏远了吗?如何能确保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得到发展呢,你有相关素材吗?”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将“距离与联系”融合起来思考,更好地选择素材。

针对这些材料,避免浮光掠影地“扫描”,而要进行深入、全面、辩证地分析,科学地看待各种事物,这样在写作时才能融入更多体现民族发展的材料,继而提升写作效果。

四、体验性叙写,砥砺思想情感

在学生具体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其展开体验性叙写,将自己感受到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品中。教师鼓励学生走进同学、了解家长、接触教师、走入社会,这样就能收集到身边的事,探索身边的人,感受身边的情,将这些内容写入作品中,文章更富有真情实感。

“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某新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以《带你走进……》为题进行创作。在写作的时候学生极易上网随意搜索一些关于名胜古迹的内容,然后展开创作,这样很难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同学、家长展开亲子游,尝试真正走到那些具有历史沉淀的地方去,这样才能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写作效果才更好。如有学生和同学来到了“苏堤”游玩,听导游介绍说苏堤是苏轼疏浚西湖后建造的,他通过亲身感受的方式体会到了苏轼一心为民的精神,也感受到了杭州人对苏轼的尊敬。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和导游的对话以及此后的心理感受写进文章,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体验性叙写。

若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逐步走向自立,这样学生写出的作品就会摆脱“孩子气”,能在激发热忱情怀的同时培植科学理性的精神,写出的作品也更具有真实的情感。

五、朴实性用语,调适平和心理

不少学生在撰写作文的时候常常喜欢罗列唯美的词句,希望能用精雕细琢的语句打动评卷者。然而殊不知缺乏真情实感的作品很难真正打动读者。

某年天津卷高考的题目是围绕“中国面孔”这个主题展开创作,有一名学生在写作时罗列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用煽动性的词句和排比修辞手法写了他们的成绩,这样的文章虽然有强烈的感染力,但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些韵味,而且铺展太大,读者很难一次性吸收那么多信息。教师让该学生尝试删除掉“多么伟大、无人能敌”等情绪浓烈的词句,并挑选一些更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尝试用平和的心态来写作,用更客观、冷静的笔触来描写。该学生得到启迪,修改了原有的词句:“傅园慧那平凡的面孔、率真的表情、直爽的性格、朴实的话语,彰显了中国独有的‘洪荒之力,这种力量或许不能掀起惊涛骇浪,但是却如同涓涓细流一般,滋润着中国人的心灵,这就是典型的中国面孔,我们向来不夸耀自己,我们只实干,不空谈。”词句更普通,但是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思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避免千人一面,转而使用充满个性化的词句来表达内心的想法,避免使用不礼貌、不文明的用语,适当减少偏激的用语。若学生能注意态度诚恳、语言得体,则能写出更具有思想性的作品,在创作中提升冷静思考事物、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历年高考的作文题或相关模拟题展开实战训练,引导他们从拟题、立意、选材、叙写、调整语言等方面入手展开分析,思考如何才能切实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

[本文是宿州市基础教育科研2020年度规划课题 “基于互联网+作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困惑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KY20075)研究成果]

韩红娟,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拟题尝试创作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尝试
创作随笔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拟题不可小觑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例谈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