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重新认识项羽的人物形象

2021-12-08 04:51孙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项王鸿门宴项羽

楚汉争霸是中国历史上兼具历史意义与文学意义的一段故事,其中,“鸿门宴”因为司马公的《史记》记述而更显精彩,也正因为如此,《鸿门宴》才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常客。在文本当中,构建了刘邦、项羽等众多人物形象,人们了解刘邦与项羽,第一选择往往也就是《鸿门宴》。古往今来,关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解读,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相当一部分观点就是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把刘邦杀掉,以致留下后患,成为千古之恨。在不少人看来,当时一剑下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哪会有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可悲结局?人们每论及此,扼腕之余,往往说他头脑简单、目光短浅、沽名钓誉、有勇无谋、优柔寡断等等,总之一大堆错误和过失。于是,关于项羽这样一个人物的形象,基本上也就被定格了。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同的观点,比如说著名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出来的又是对项羽的一种肯定与认同。于是在人们的面前关于项羽就出现两种几乎相反的形象,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属正常,因为人往往是矛盾的一体两面。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做的不是将现成的人物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应当是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文,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建构起关于人物的具体形象。应当说只要文本解读充分,推理的过程合乎逻辑,那么所形成的认识就不会偏离历史。

认识到这一点,笔者在教学当中,立足于对课文的深耕细作,努力让学生去寻找描述项羽行为与语言的一些关键词,然后串联起来去建构起整体形象。事实表明,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作用之下,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所建构出来的关于项羽的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与真实。

一、关于项羽形象的解读视角

《史记》实为“记史”,司马迁是治史大家,所用语言基本上能够还原历史,且态度中肯。这个时候从司马公笔下的一些关键词语来解读人物形象,应当说是读史记的应有之义。也就是说在解读项羽这个人物性格的时候,透过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用词,结合上下文的描述,再加上适当的揣摩与判断,是可以建构起关于项羽性格的具体认识的,因而这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读视角。

在课文当中,描述项羽的关键词较多,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项羽的性格与人物形象。比如说:

在课文的第一段,当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闻听之后是“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在这里“大怒”是值得琢磨的,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项羽为什么会大怒?从上下文联系的角度看,有两个原因:一是“沛公欲王关中”,二是“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的原因是其中之一,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结合其它相关的文献,可以判断出原因应当是前者,项羽本身也是冲着“王”而去的,而根据基本的政治逻辑——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主。那为什么项羽听到曹无双的这个信息之后是“怒”而不是其它(譬如惊)呢?项羽感觉到自己的王位受到威胁了吗?

笔者以为,项羽之所以怒,是因为他没有想到刘邦会有跟自己争夺王位的想法,因此在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怒。反之如果他早有这种判断或者这一心理准备,他是不会怒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只有一个出乎意料且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的消息宛然出现时,当事人才会怒。因此可以肯定项羽此时是没有意识到刘邦的威胁的,而这实际上也为后来所谓的优柔寡断埋下了伏笔。实际上,刘邦在听到消息走露之后却是“大惊”而不是“怒”,也恰恰说明笔者上述分析是正确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项羽性格当中具有“猛”的一面,也具有“粗”的一面,其没有洞察刘邦的野心,将自己置于自认为安全实际上很危险的境地,其只是一个猛将而不是谋略家。

二、“关键词串联”的解读策略

当然要全面解读项羽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只凭一两个关键词是不够的,还要将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以形成一种整体建构的思路。

上面做出的判断是项羽不是谋略家,但是项羽手下有谋略家,这个人就是范增。范增亡刘心切,在鸿门宴之上,先“数目项王”,继而“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敦促项王清除心腹大患。然而项羽只是“默然不应”。这又是一个關键词,项羽默然不应只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吗?项羽这个时候为什么做不到一剑下去呢?

笔者认为,项羽绝对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因为在多年的征战当中,对阵杀敌从来没有优柔寡断的一面,只要是敌人,必下杀手。实际上上面提及的“大怒”就是一种应激反应,从“大怒”到立即作出决定“击破沛公军”,这哪里是优柔寡断的表现?项羽之所以在鸿门宴上漠然不应,根本上还是因为他不相信刘邦会有“王关中”的心思。对于范增“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华,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此人志不在小”的逻辑,至于“龙虎之气”,估计项羽更不相信。由此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注重自身逻辑的人,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更进一步讲,项羽的这种性格来自于自身的特点,其尚武,崇武力,其与这类人往往能够有共鸣。所以当樊哙带剑拥遁入军门之后,其称为“壮士”,赐酒赐肉。很显然,这不是因为其害怕樊哙,而是因为性格上的共振。

至于鸿门宴上项羽的即时判断是不是刚愎自用,其实也很难下结论,刚愎自用有时何尝不能解读为“乾纲独断”呢?作为解读者,如果只满足于从后来事情发展的结果来倒推当时的判断错误,这是不唯物主义的表现,历史的逻辑也没有这么简单。

三、用细节解读充盈人物形象

笔者在分析课文的过程当中,搜集了大量关于项羽人物形象的解读文献,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文章发表时间为序),研究者对项羽人物形象的认识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总体表现的越来越辩证。从最初的“从鸿门宴楚汉相争的史实看,对比刘邦的性格特征,项羽刚愎自用、妄自尊大、不善纳谏、诂名钓誉、寡谋轻信等性格,因此,项羽失败是必然的”,到后来的“历来的执教者和品析家都认为这是一场造成项王悲剧的宴会,是刘、项两人成败异变的转折点,是项王的狂妄自大、妇人之仁、不善用人、丧失民心等性格导致的悲剧结局。不过,也可以认为项王在此场宴会中,彰显了他真实守义、正直尊礼、大度仁善的一面,成就了他人生高尚的人格魅力,他是人生的赢家,也是我们效仿的英雄典范。”

这种认识的递进,笔者以为是课文解读的一种进步。对于项羽而言,最终的失败是一个客观事实,从结果的失败去反思项羽性格的缺陷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反思过程不应当是将一般意义上的性格缺点,简单移植到项羽身上来,《鸿门宴》一文对于项羽的着墨实际上并非很多,这个时候更有必要从描述项羽的这些关键词入手,并将它们串联起来去进行整体意义的建构。于是从最初的“大怒”,到“出卖”曹无伤,再到“漠然不应”,再到“按剑而跽”……,项羽尚勇少谋的形象也就体现出来,因为少谋,因此对事物的判断往往就显得简单。其不信刘邦会针对他,不信的原因或许在于一种自信,自信的源泉是自身的“武力”而不是“谋略”,于是证据与观点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这个逻辑是自洽的,因而也就是可信的。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被动接受已有的评价,应当是解读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葛新民.浅谈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0):70-70.

[2]欧阳宇.《鸿门宴》“樊哙闯帐”赏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00(7):6-7.

[3]娄性诚.从鸿门宴看项羽的悲剧[J].凯里学院学报,2004,22(5):33-34.

[4]李云霞.论《鸿门宴》中项王的人格魅力[J].语文课内外,2020(14):1.

孙莹,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项王鸿门宴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鸿门宴(二)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鸿门宴(一)
四面楚歌
自勉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鸿门宴”
亚父之死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