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堡文献研究综述

2021-12-08 02:13叶文亮李刚
工业设计 2021年11期

叶文亮 李刚

摘要:福建土堡是位于福建中部一带的防御性乡土建筑,有着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是闽中先民遗留的宝贵财富。文章对目前福建土堡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了福建土堡的历史淵源、概念特点及未来走向等核心问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乡土建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福建土堡;文献统计;土堡溯源;特点辨析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1-0146-02

福建土堡是我国防御性乡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分布在福建中部一带,故又称之为闽中土堡。与福建的土楼、寨堡、府第等建筑构成了形式多样的闽系传统民居。目前,福建土堡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少,截止到2021年6月,在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以“土堡”为检索词,检索范围设定为“主题”,检索时间不作限制,搜索后共出现12424条结果,筛选后仅得到相关中文文献条目105篇。以福建土堡(以下简称土堡)为主要研究内容出版的书籍著作更是寥寥无几,这与土堡的历史文化价值远远不成正比,说明目前学界对于土堡的研究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文章将结合上述数据库文献及相关书籍资料对土堡研究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回顾与论述。

1文献统计

近年来,关于土堡的研究文献逐渐增高,根据历年发布文献数量的统计,可将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图1)。

第一个阶段为1985—2007年,此阶段每年的发文量只有0~4篇。最早对土堡作出现代研究性质的文献是杨国桢、陈支平于1985年发表的《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一文,文章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对土堡的建筑类型、血缘与地缘关系,以及历史遗承性进行论述,肯定土堡的建筑艺术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为后续的研究打开视野;戴志坚在1999年发表《福建古堡民居略识——以安贞堡为例》一文中将土堡的形式特征概括为防卫性、侵略性、炫耀性三点,并以安贞堡作为典型代表从建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此文也较早开始比较研究土堡与土楼之间建筑结构的异同。2007年陈志华、贺从容出版《西华片民居与安贞堡》一书,书中对安贞堡及其附属建筑进行较为深入的建筑学分析。

第二阶段为2008—2016年,此阶段的发文量较第一阶段有显著提升。刘晓迎、李建军、戴志坚等纷纷将大量的田野考察成果论述整理成书,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阶段不少高校开始关注土堡的研究进展,文博工作者们也开始参与进来。2010年由戴志坚主持的《福建土堡的现在与未来——中国·福建土堡全国学术研讨会纪要》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土堡的价值,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就如何保护传承土堡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阶段为2017—2021年,此阶段发文量继续攀升,且作者学科背景与撰文角度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统计数据表明,土堡的研究趋势呈现上升状态,但研究深度尚且不足。

2追根溯源

“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化程序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具有极高的连续性。关于土堡的缘起,目前较多学者认同土堡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一种建筑形式——坞壁(也被称为保固)具有承袭关系的看法。西晋末年的“永嘉丧乱”造成汉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浪潮,史称“永嘉南渡”。为求自保,纷纷构建坞壁,并推选出坞主,成为抵御外敌,保卫安全的重要屏障。大量南渡的移民沿长江支流汉水一线南下,涌入两湖及其他南方地区。闽中一带由于移民众多,族姓不一,加上原住民造成人口来源驳杂,极易引发争斗,土堡雏形便应运而生。

关于土堡形成年代最早的文献出自于清代李世雄编著的《宁化县志·朝邑志》,其中写道:“隋大业之季……其时土寇蜂举,黄连人巫罗俊者,年少负殊勇,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在地方志以及家谱中常见将堡寨、土堡、土楼、山寨等乡土建筑统称为堡、楼、寨等,且文中也未见关于“筑堡”的具体过程以及此堡的建筑特征。因此,无法仅从文中内容便断定此为土堡。但从目前土堡分布地域可以判断出巫罗俊所筑之堡与土堡有着极深的渊源,可见土堡历史之悠久(图2)。刘晓迎通过文献资料图2永安市青水乡福临堡分析、田野考察等方法,在其著作《神秘的客家土堡》中推论出三明客家土堡大体经历从城堡(坞堡)——堡寨——土堡的演化过程,并根据宁化人口迁徙脉络分析,提出土堡为“土楼之母”的观点。此观点虽大胆新颖,但缺乏考古学、建筑学的进一步考证。李建军在《福建三明土堡群——中国古代防御性乡土建筑》中反对“土楼之母”,以及将三明所有的土堡统称为“三明客家土堡”这两种观点,并且提出“三明山寨、土堡、建筑是闽南、闽西部分土木建筑,是土楼的‘鼻祖”。认为土堡与土楼之间的确存在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关系,但不是直接的继承关系。书中在对三明土堡做出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3特色辨析

乡土防御性建筑源远流长,寨堡一类的建筑概念相近,其分布地点也有重合之处。但其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若要体现土堡的独特性首先要界定其概念。戴志坚、曹春平、楼建龙、李建军等学者将土堡与相似的防御性乡土建筑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土堡的主要特点。但因此类建筑在概念上的相似性,要作出一个准确、明晰的定义较为困难。笔者结合自身考察所见将内容梳理后如下:

第一,土堡在隋末至民国期间兴建,以三明市为主,包括福州市、泉州市、龙岩市、宁德市的部分区域。由外围堡墙与内部民居组成。外围堡墙在设计思路上以防御性为最优先级,底层砌筑石块,上层夯筑生土。墙内设有跑马廊、箭孔等装置用以抵御敌寇,墙厚2—4米。墙体不作为内部建筑承重结构,内部建筑与当地民居并无二致(图3)。

第二,土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型。从使用情况可分为围城式、碉堡式、家堡合一式。从堡墙形制可分为方形、前方后圆形、圆形、异形;从选址地点可分为高岗型、断坡型、田中型、混合型;从布局可分为殿堂式、府第式、天井式。由于土堡区别与土楼、围屋等建筑最显著、最易识别的特点为堡墙作用、构造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将土堡以堡墙形制分类最易归纳识别。

4土堡展望

对于土堡价值意义的挖掘能够正视其地位,陈其端在《闽中土堡与流散中的客家文化》一文中明确土堡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建筑,体现着客家人的集体意识与文化承转。文章挖掘土堡在建筑学之外的价值,指出其在精神层面上处处能显现出一个族群的特性。李刚在《藏风聚气相形取胜——基于堪舆观念下闽中土堡的择址相地》一文中从堪舆之学的角度入手,论述土堡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出兼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良好人居环境的建造理念,探究土堡先进的人居环境营造理念。

薛力在《福建永安青水福临堡初探》中提出应该首先对个案进行分析,以点带面,建立数据备份,留待后续研究者进行深入探究。文中对福临堡进行调研测绘,并以建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但根据土堡现存状况,极有可能个案调研的速度不及土堡颓败的速度。因此,土堡的保护除急需建立数字数据库之外,尚需更为可行的方法以期保护。关瑞明、陈震东、李晓峰、唐孝祥等从保护的角度提出许多观点,如将“类设计”观念引入土堡中,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活态保护”利用土堡,关注村落大众生活。陈伟强、黄慧颖在各自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分别论述了“类设计”与“活态保护”观点运用于土堡中的可行性。

5结语

土堡作为防御性乡土建筑中的一类,是闽中先民遵循自然、利用自然、顽强生存的历史见证。蕴含建筑技艺、历史文化、经济振兴等多重价值。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研究深度的不足。文献大多尚处于较浅层面,缺少专业、考据的深入分析,对一些核心问题避重就轻,缺乏较为统一的学术观点;第二,研究范围的广度不足,土堡不仅仅有着建筑价值,在文化、历史、旅游、乡村振兴等各个研究领域均有重要价值,目前尚待进一步多维扩宽与系统深入;第三,缺乏创新性,目前针对土堡的研究还是以“描述性研究”为主,既缺乏新的研究方法,也缺乏新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