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2021-12-09 05:05王天宇敬文举王健张亦佳中国水电基础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品牌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农林会计专业毕业生

文/王天宇 敬文举 王健 张亦佳(.中国水电基础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引言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自2004年起,连续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可见党和国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农村蓬勃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涉农高校的回信中也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与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程明娥(2019)认为新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高度重视专业性、国际化、实用性的问题,要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会计专业人才。[2]苏建兰、李娅(2019)认为农林高校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并选取21家开设财务专业类课程的农林类高校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现有的教学体系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需要,提出要构建财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反馈与调整机制。[3]要充分发挥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农林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社会适应度的实证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文章将农林高校财务专业毕业学生分为存量和增量两个部分,存量是指现阶段正在从事财务工作或者企业管理相关的农林高校毕业生,对于他们的培养以短期的职后培训为主;增量是指未来可能从事财务工作或者企业管理相关的农林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返乡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对于他们的培养以长期的“职前—职中—职后”的全方位培养为主,同时要加强咨询服务。

因此,我们要分门别类地探讨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对于存量部分的毕业生,我们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对于增量部分毕业生,由于其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文章不在这里进行定量分析。

(一)数据来源、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1.数据来源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先后对全国34所涉农高校的财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人数为500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500份,回收率100%。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共计耗时2个月,每天24小时开放,保证参与者可以随时填写问卷。同时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作者在设计问卷条件时,将问卷的填写时间作为问卷有效的参考依据,剔除了用时30秒以下的无效问卷。

2.模型设定

文章根据农林高校财务专业毕业生在求职与创业过程中的需求迫切度与供给满意度来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根据调查问卷将参与者分为存量毕业生和增量毕业生两类得到全分类数据。文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分析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是一种对因变量为二分类或者多分类进行回归分析时常采取的一种回归方法,是一种非线性模型,较多采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最大似然估计法,筛选出对事件发生与否较显著的因素,同时剔除不显著的因素,并能为每个显著的因素产生回归系数。本文建立如下Logistic回归模型:

其中,αi 和 βi 分别表示方程组常数;εi 和γi 表示方程组的误差项。表示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工作领域对财务专业知识的需求迫切度和供给满意度。根据现阶段的农林高校就业的质量报告可以将农林高校财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分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自主创业、其他行业等五大领域。

3.变量选取

(1)因变量

因变量有10个,分别用(Qi、Gi,i=1,2,3...10)分别表示对农林高校毕业生培养的需求迫切度和供给满意度。调查问卷填写者以整数1到10的打分形式对五个方面的需求迫切度和供给满意度进行评价。

(2)自变量

影响需求迫切度的因素有很多,在调查问卷中依据数据的科学性与可获取性选取了10个与毕业生需求迫切度密切相关的因子,如表1所示。

表1 毕业生迫切需求度与供给满意度及影响因子变量

(3)数据信度检验

我们在对问卷数据分析之前,应该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信度检验是对量表工具所测结果稳定性以及一致性的检验,量表必须通过信度检验,其所测数据才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讲,信度系数是不能够直接计算的,只能以一种间接的方法对其进行估计。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就是用来评价一致性的Cron-bachα系数,Cron-bachα系数值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测量项的一致性,同时也能反应内部结构性。Cronbachα系数值越大,则证明测量指标间的相关性越高,信度就越大。一般来讲,在探索性研究中,Cron-bachα系数在0.6以上,被认为可行度较高。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每个项目和总体的相关系数CITC(corrected item total correlation)来衡量量表的可信度。在实际应用中,CITC应大于0.35。本文利用spss23.0对问卷中所提出的20个观察变量进行信度分析。主要采用Cron-bachα系数和CITC指数来衡量各观测变量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 表2可 知,Cron-bachα系数大部分都大于0.6,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CITC指数大部分大于0.35,说明量表具有较高 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表2 信度检验表

(4)数据效度检验

具备信度的量表不一定具备效度,因此做完信度分析后应该再进行一次效度分析。一般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FA(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方法来检验量表的效度。在进行因素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检验,以此来判断观测数据是否适合做因素分析。一般来讲,KMO值越接近1,数据越适合做因素分析,其最低标准值为0.5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效度检验表

由表3的数据可知,问卷数据的KMO值为0.729,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巴特利球型检验,说明本次调查的数据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

(二)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的模型与变量,文章运用SPSS23.0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分析高校毕业生在Q1制造业、Q2建筑业、Q3行政职业单位、Q4自主创业、Q5金融行业等五大就业领域对会计法规与会计制度、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涉农相关财务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税收相关法律、自身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其他管理知识等八个方面的需求迫切度和供给满意度。

1.迫切需求度的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可以在Q1制造业、Q2建筑业、Q3行政职业单位、Q4自主创业、Q5金融行业等五大就业领域分析出农林高校财务专业毕业生是否掌握会计制度与法规(X1)、是否掌握企业相关知识(X2)、是否掌握账务处理方法(手工做账法)(X3)、是否从事财务有关的经营活动(X4)、是否进行自主创业(X5)、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X6)、学习期间是否有参与模拟实习(X7)、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需求(X8)、对企业涉农相关财务知识的掌握程度(X9)、实践动手能力(X10)的迫切需求度的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需求迫切度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2.供给满意度的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可以在Q1制造业、Q2建筑业、Q3行政职业单位、Q4自主创业、Q5金融行业等五大就业领域分析出农林高校财务与毕业生是否掌握会计制度与法规(X1)、是否掌握企业相关知识(X2)、是否掌握账务处理方法(手工做账)(X3)、是否从事财务有关的经营活动(X4)、是否进行自主创业(X5)、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X6)、学习期间是否有参与模拟实习(X7)、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需求(X8)、对企业涉农相关财务知识的掌握程度(X9)、实践动手能力(X10)的迫切需求度的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供给满意度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3.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综合评价

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出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作者采用IPA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了解高校毕业生在不同的就业领域对财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迫切程度(即为重要性)与供给满意度(即为满意度)之间存在的差异,理清各维度的优缺点,为决策执行及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在构建IPA的两维、四象限方格图中,以“供给满意度”作为横坐标轴,“需求迫切度”作为纵坐标轴。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需求迫切度”和“供给满意度”均值的总平均数分别为:2.225、5.998,从而确定IPA图中交叉点,通过此点绘制坐标系,根据满意度分值和重要性分值作为四个象限的边界,再对10个影响因素进行定位,绘制出评价因素的IPA方格图。其中四象限分别代表的含义:第一象限满意度高,需求程度高,是“优势”区域;第二象限满意度高,但需求程度低,是“继续保持”区域;第三象限满意度低,需求程度低,是“次要改善”区域;第四象限满意度低,但需求程度高,是“重点改善”区域(图1)。

图1 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综合评价

第一象限是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区域,农林高校财务专业毕业生对此区域的人才培养的需求程度高,供给满意度较高,这一区域是人才培养的优势供给区,应该在今后的供给中继续保持着优势。在这十项的人才培养中,只有一项被定位于此区域,它是相关会计制度与法规(X1)。

第二象限为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继续保持区域,农林高校财务专业毕业生对此区域的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切程度较低,供给满意度较高,该区域存在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度供给的可能。在这十项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有三项被定位于此区域,它们分别是企业相关知识(X2)、账务处理方法(手工做账)(X3)、与财务相关的经营活动(X4)。

第三象限为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继续改进区域,该地域中农林高校财务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需求迫切程度不高,供给的满意度也不高,该区域中的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在重点改善区域之后进行改善。在这十项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四项被定位于此区域,它们分别为是否进行自主创业(X5)、学习期间是否有参与模拟实习(X7)、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需求(X8)、涉农相关财务知识的掌握程度(X9)。

第四象限为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改进区域,该地域中农林高校财务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需求程度非常高,供给满意度却不尽如人意,该区域中的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及时进行改进。在这十项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有两项被定位于此区域,它们分别是职业培训(X6)、实践动手能力(X10)。

综上所述,现阶段农林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与一般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相同,开设课程也相同,没有突出涉农高校的农林专业知识。此外,培养方案老旧,不能与时俱进,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尤其是一些回到农村进行返乡创业的青年的培养没有受到重视。

三、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与上文对目前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作者认为目前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教学理念不明确,没有突出农林高校的办学特色,在知识与工作的融入程度、知识运用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一)培养理念不明确,没有突出农林高校的本学特色

通过对比现有的34所农林院校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发现农林高校本科教学的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结构方面与综合性高校或者财经类高校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在课程设置时间和专业选修课两方面有所变动。这说明农林高校忽视了本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办学特色不够鲜明,这就导致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时会直接参与其他综合和财经类院校的通用型会计人才的竞争,农村高校并未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同质化倾向严重,导致农林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与需求脱钩,无法适应会计人才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二)课程设置体系不全面,创新性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林高校的财务专业人才需求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农林高校必须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培养重点。但是根据调查,不少专业的毕业生认为,他们在毕业后,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所需的融入程度不足。他们只会简单地进行账务处理,而对于本科毕业生,尤其是会计硕士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企业往往更希望他们懂得企业管理、企业融资等更多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虽然他们在学校已经过多次的财务软件模拟实习,但是当毕业到企业工作以后,他们仍然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农林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制度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生产创新能力和治理创新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勇于创业。现有的34家农林类高校虽然均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但是除了开展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工作尚未结合学校特色和战略设计需要以外,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较陈旧、难以适应现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此外,部分专业设置较单一,无法体现时代特征性,未形成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

(三)实践教学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新要求出现滞后性

通常培养方案作为教学活动计划,以4年为周期进行设计、修正与完善,各专业设置单位根据自身情况掌握周期及进度,因此各高校培养方案公布的时间不一。教学方案一旦审核通过,意味着执行期结束后才进行大的调整与修改。当国家出台新的大政方针并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时,教学计划下的人才培养略显滞后,亟待构建教学计划的反馈机制与灵活调整制度,使人才培养与国家、市场需求能够紧密结合,及时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例如,一部分农林高校毕业的学生会选择回到家乡从事农村电商等工作,这不仅要求他们有良好的财务知识,更要求他们有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作为创业的支撑。但是当他们在创业的时候他们一方面要面临很多财务问题、筹资问题和融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农业技术知识,所以在他们创业的时候会面临农作物减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农林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与着重培养这样的农村返乡创业青年早日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四、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研究新形势下的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应该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时俱进,突出农林高校的办学特色。应该创新培养体制,全面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进行多层次、多规格的立体型人才培养,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这才是农林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三导向,一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导向,一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经、管、财知识复合为主体就业、核心能力培养、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方面导向来创新规划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具体到人才培养路径方面,“一体”是以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三导向”分别是指就业导向下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核心能力导向下,提升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模式创新

在以就业方向引导下会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作为主体和教学中心,积极探索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改变传统的知识理论体系的教学模式,融入实践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做到,加强对岗位的训练,积极提倡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学过程中要围绕着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创新会计专业教材,探索发展为校本教材。在教学中可以以会计考试为依托,集中时间对学生会计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培训,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概率。

2.坚持以核心能力为导向,不断为学生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核心能力方向引导下,会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建立合适的发展基地,让学生在基地中得到真实的训练,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会计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具体来讲,会计专业毕业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该具备学习能力、管理类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以及农林专业技能六种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而这一过程就是要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时候不断为学生赋能。彼得德鲁克对管理本质的解释就是,管理就是要激发和释放每个人身上固有的潜能,同样地教师培养学生的过程其本质也是一种管理,因此,教学理念要从“师本位”向“生本位”进行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会计专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通过创设专业的情景,把学生从理论教学环境中带入实践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使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力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

3.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培养“一懂两爱”的复合型人才

要培养“一懂两爱”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就要对涉农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大类培养是适应当前专业导向下,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问题的培养方式,学科交叉的目的在于突破各专业间的壁垒,建立学生对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打破以院系为单位培养学生的束缚,根据产业融合的发展构建宽口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经营管理、产品开发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提高其进入基层岗位后的适应生存能力。

(二)建立健全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监督机制

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仅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更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质量进行全面、动态地管理。

全面的质量管理是指在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中实施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管理、教学全过程管理。坚持实行督导,学生和专业教研室的三方监督机制。

在教学动态管理流程方面,可以运用PACDF循环模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动态流程的管理,PDCAF循环模式是在PACD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反馈这一环节,是指通过教学管理的五个环节: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和反馈(Feedback)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图2所示,首先要对教学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其次,根据更新的方案再次实施并进行质量监控;再次,检查教学质量控制计划,发现计划之中尚未实施的部分;最后根据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四个环节的过程之中,反馈阶段则是贯穿全局的,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图2 PACDF教学质量动态管理图

五、结论

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主题,运用因子分析法和IPA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现阶段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与工作的融入程度、知识运用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这些方面存在不足。并据此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

猜你喜欢
农林会计专业毕业生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杂草学报》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技术人员职业培训策略研究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