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研究

2021-12-09 11:52朱晓玲
人人健康 2021年21期

朱晓玲

(江阴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江阴 214400)

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并发高血压风险较高,不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也会对预后造成一定影响。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临床护理服务,关注脑梗死并发高血压疾病特点及护理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与干预,发挥显著护理效果。本研究选取90 例脑梗死并发高血压病患,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优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90 例脑梗死并发高血压病患作为观察样本,所选病例均满足本次研究要求,且患者有法定监护人陪伴就诊,其对诊疗情况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1)病情明确;(2)满足诊疗标准及护理操作指征;(3)依从性良好;(5)死亡病例。将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观察组45 例患者,男性25 例,女性20例,年龄45~74 岁,均值(64.35±3.47)岁;对照组(n=45)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8 例和17 例,年龄45~75 岁,均值(64.25±3.52)岁。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其他严重躯体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同时将不适宜开展本研究所用护理方法者剔除在外,两组一般资料可对比分析,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患就诊期间,护士按照一般护理模式对其开展护理干预,结合患者实际需要,做好各项护理指导及操作,同时严格遵医嘱为患者行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提出循证护理问题:科主任带头,护士长作为主要负责人,责任护士作为配合人员,组建护理干预小组。严格按照临床循证护理要求,设计护理方案。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循证护理问题:①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后,患者血压水平难以维持在良好水平,如何开展护理干预?②并发高血压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加重,且认知功能受损,如何改善?③脑梗死患者并发高血压,会加重肢体功能障碍,如何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2)寻找循证护理证据:确定上述循证护理问题后,小组成员针对脑梗死并发高血压疾病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以往临床工作经验,对此类患者护理工作要点进行总结,结合患者实际护理需要,给予对应护理干预。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查询相关护理文献,参照国内权威护理文献中相关内容,制定与患者相符的标准化护理对策,优化相关护理操作措施,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加以执行和实践。

(3)落实循证护理措施:①血压管理:针对患者血压水平难以达到控制良好的情况,护理小组安排一名成员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确定患者血压水平。同时,该名护士负责与家属进行交流,掌握患者既往病史、年龄、基础疾病、发病时情况,并且对患者入院后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评估患者病情,预测并发症风险。根据医嘱要求,做好用药干预,根据每种降压药物的特性,制定最佳用药时间,维持患者良好血药浓度。为患者做好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准确记录患者24h 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②病情管理: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做好溶栓治疗护理配合,确诊后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同时根据病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护理干预。③康复指导: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肢体康复训练,被动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平衡训练、坐位指导,训练时间避开血压高峰时段。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后,给予二级康复护理,开展认知功能训练,指导肢体、语言、站立、跨步、负重等训练,进一步强化肢体运动功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同时对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用NIHSS 量表,0-42 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2])评分、认知功能(采用MMSE 量表,0-30 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3-4])评分;观察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采用FMA量表,上肢功能0-66 分,下肢运动功能0-34 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肢体功能恢复状况越好[5])功能评分。

1.4 数据统计

将两组统计数据输入到SPSS22.0 统计学软件包中,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 值检验,P<0.05 说明两组差异较为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结果为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但是,观察组干预后SBP、DBP 下降范围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比较结果()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比较结果()

组别DBP(mmHg) SBP(mmHg)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5) 93.25±6.29 80.36±3.12 149.10±9.33 112.22±7.30对照组(n=45) 93.29±6.45 87.39±4.52 149.23±9.68 126.93±9.41 t 值 0.639 8.528 0.227 9.637 P 值 0.336 0.000 0.128 0.000

2.2 两组神经及认知功能的对比

护理干预前两组NIHSS、MMSE 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MSE 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神经与认知功能变化比较()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神经与认知功能变化比较()

组别NIHSS 评分(分) MMSE 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5) 26.23±3.58 12.28±1.12 14.08±1.87 24.12±3.69对照组(n=45) 26.16±3.61 18.39±2.66 14.10±1.91 18.27±2.12 t 值 0.559 12.617 0.639 15.278 P 值 0.134 0.000 0.347 0.000

2.3 两组肢体功能评分的比较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结果为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均有所提高,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是,观察组护理后上肢FMA、下肢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见表3。

表3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变化比较()

表3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变化比较()

上肢FMA 评分(分) 下肢FMA 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45) 42.56±3.14 74.28±1.09 60.08±5.36 85.62±7.23对照组(n=45) 42.64±3.22 59.23±2.26 60.10±5.23 73.41±6.35 t 值 0.238 8.524 0.247 12.585 P 值 0.309 0.000 0.616 0.000组别

3 讨论

对于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而言,加强护理干预和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循证护理以循证理念作为向导,针对某一类疾病,通过研究和探讨,重视患者实际护理需求,通过护理小组,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效率与质量[6]。在实施循证护理服务时,根据循证医学相关内容,通过查找护理依据,针对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病情,对与疾病相关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收集与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相关的护理内容后,整理有价值信息,根据患者需要,制定护理方案[7]。本研究针对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病情管理及早期康复相关问题,寻找循证护理证据,并加以实践。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文献[8]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证实循证护理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根据循证护理问题,改进早期康复指导中的护理操作,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效果优于常规护理。通过上述实践总结认为,护士在开展循证护理时,要注重循证护理问题检索,利用互联网检索关键词,根据文献中内容,针对护理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模式运用到脑梗死并发高血压病患护理工作中,护理效果更为明显,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