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轩白瓷胎珐琅彩器真伪考

2021-12-09 23:00
陶瓷 2021年5期
关键词:白瓷珐琅器物

王 岩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天津 300350)

1 源流

以“古月轩”属款的瓷器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初的北京古董市场上,当时出售这些瓷器的是清朝的王公贵族大臣,这些瓷器的来源为皇帝赏赐,冯玉祥废除清室优待条例后,逊帝溥仪为维持日常开销开始变卖清宫中旧存的“古月轩”款瓷器。

从“古月轩”面世起即众说纷纭,在清宫底册档案中并无“古月轩”堂号,而雍正乾隆两朝均有属此款的瓷器传世,据清末民初著名古董商兼收藏家赵汝珍考证,古月轩器是专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瓷胎画珐琅器,即后来大名鼎鼎珐琅彩,一种专供皇家享用的珍玩。按照赵汝珍的分类,能归到“古月轩”类别中的瓷器,其釉是用珐琅基色的白色珐琅制作,这样制作出来的素胎釉色洁白纯净,釉色不偏黄不偏青,釉面如羊脂玉。在白胎上彩绘的颜料是以红蓝二色珐琅料为基色的彩料,即只有用珐琅釉和珐琅彩料制作的素胎白釉彩绘瓷器才能归为古月轩瓷。根据赵汝珍的研究,古月轩瓷胎画珐琅器在彩绘时并非只用珐琅彩料,同时也用粉彩,但珐琅彩有明显的特征,其颜色以红蓝为主,绘于瓷胎上有明显的凸起,粉彩则平坦无立体感[1]。

2 辨识

下面笔者以古月轩对儿瓶(二只器型相同,画面对称的瓶子)为例,从工艺,胎釉,彩料,绘画,款式几方面,谈一下辨别古月轩瓷器真伪的要点,之所以选择对儿瓶,皆因为对儿瓶制作难度更大,对器型精度要求更高[2]。

2.1 工艺

古瓷的瓶型器均为手工拉坯成胎,沿瓶口内壁触摸,可以摸到瓶肩处的接胎痕,这是琢器制作的标准方式,与其他琢器成型不同的是,在古月轩器瓷胎的外观上很难察觉接胎痕迹,比较对儿瓶的胎体,用现代人的标准很难相信二只尺寸、外观、曲线完全相同的器物,是匠师用手工制作完成的,如果制作独瓶,外观线条有误差可以接受,但对儿瓶成型后要求两个瓶子的外观要尽量保持一致,珐琅彩瓷胎纤细轻薄,测量瓶口瓷胎厚度尚不足一毫米,采用接胎法制作单薄的琢器,难度可想而知,匠师不但要完美拼接器物,还要调整曲线以使双瓶保持一致,古瓷对儿瓶用肉眼目测,几乎看不出差别,笔者曾经测量过二只瓶子的误差,其高度,直径仅误差不到一毫米,匠师的技艺让人惊叹。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曾命陶瓷专家郭葆昌任陶务监督,仿烧古月轩瓷,终因胎体太薄,入窑时损毁严重而最终放弃,袁世凯倾国家之力尚且无法仿造成功,何况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政局混乱,民间哪有财力仿造出如此精湛的器物?仅从瓷胎质量、釉色考察,民国仿制古月轩白瓷胎几乎不可能。

2.2 胎釉

珐琅彩素胎白瓷由景德镇御窑厂制成后送清宫造办处,由宫廷画师彩绘复烧。用30倍放大镜查看珐琅胎瓷质,洁白细腻,瓷胎颗粒犹如糯米般莹润,按赵汝珍的研究,画珐琅瓷胎的釉,是用珐琅本色的白珐琅制成,烧成后胎釉结合紧密,釉色洁白宛如羊脂,釉面亮度如同白玉,釉中毫无瑕疵。日本福田窑是家族企业,从1952年创办起,就想烧出最纯净的白色瓷,他们效仿的范本就是珐琅彩素胎白瓷,以日本的工匠精神,积几十年之力依然无法烧出与珐琅彩瓷完全相同的作品,何况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民国时期,要成批仿制珐琅彩瓷器更是几乎不可能的。

2.3 彩料

珐琅用于绘制瓷器,有其独特的颜色与质感,珐琅的基色由白,蓝,红构成,再通过基色之间的融合派生出更多颜色,色域宽广色彩艳丽,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并非只用珐琅绘制,通常是珐琅彩料与粉彩合用在一件器物上,珐琅彩通常表现与红蓝相关的颜色或其过渡色,珐琅彩绘于瓷胎会产生堆积效果,突出于瓷胎表面,用手触摸有凸雕的效果,表面有玻璃质感,康雍乾时期的珐琅彩料会产生细碎开片,这是区别于民国珐琅彩的重要标志,与珐琅彩并用的粉彩,迎着光线观察有蛤蜊光浮现,这也是民国仿品不具备的特点。

2.4 绘画

古月轩瓷的彩绘全部采用工笔画法,山石花草禽鸟走兽刻画精细,尤其动物眼睛的描画,往往一笔勾勒出动物神态,绝非平庸画匠所能企及,尤其是古月轩对儿瓶,相同画面采用反转画法,二只瓶子并列摆放,画面的细小差别不仔细查验根本无法察觉,对儿瓶由同一画师绘画以保持风格一致,民间仿制均以牟利为要,从经济角度算计,仿制的匠师有必要以如此苛刻费工的方式仿制吗?况且瓷器制作是多工序组合的结果,除画师外,还有顶级的拉坯工匠,每个环节都要达到最高水准,在民国时代尚且见不到如此完美的器物,而偏偏聚集了如此顶尖的匠人去仿制古月轩器物,而且在历史上未留下丝毫痕迹,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2.5 款识

古月轩瓷的落款一般为青花六字楷书款和仿宋四字双框蓝料印章款,雍正四字蓝料印章款的作品尤其珍贵,此款字体工整,蓝料晶莹通透,堆料处有细碎开片,这种落款专门用于清宫造办处监督烧制的瓷胎画珐琅器,这种款式不同于手书蓝料款,当初加款是用预先铸好的金属印章蘸上蓝色珐琅料施于器底,每个落款的蓝料堆积变化都不相同,几乎无法仿制。

2.6 既有学说

珐琅彩瓷作为皇家珍玩,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工艺标准,白胎珐琅彩瓷器的伪造比色的瓷器更难,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曾提到:“民国年间,北京德泰瓷庄以旧器为样,在景德镇大量制造仿古瓷器,其中就有仿康熙珐琅彩的器物”。又说:“1930年仿古风盛行时,所仿制的康熙珐琅彩特别逼真。可见耿先生所说当时仿制的是色的珐琅彩瓷,而非白瓷胎画珐琅器”。

3 未来展望

殊为可喜的是,收藏家与市场流通领域已经逐渐认识到古月轩白胎珐琅器的重要艺术价值,北京艺泰拍卖有限公司在2020年冬季拍卖中推出的“雍正珐琅彩山石花鸟莱菔瓶(一对)”与笔者撰写本文所参考的古月轩对儿瓶画稿相同,不同的是,这对上拍的器物长颈撇口,从瓶口至瓶肩有二道弦纹器口描金;笔者撰写本文参考的器物,瓶口向下翻转,制作工艺难度更大,一幅画稿两种造型工艺,更佐证了这类器物不可能是民国社会凋敝时期的产物,而只能出自康乾盛世的高超制瓷匠人之手。该拍品估价120万人民币,古月轩白瓷胎画珐琅器正突破历史的迷雾重新回到它应有的位置。

4 结语

笔者估计,古月轩白瓷胎画珐琅器物的存世量,以对瓶为例,可能在社会上不超过三百件,基本上是清末由清宫和满清遗老变卖流向社会,本来民国古董商兼收藏家赵汝珍已经考证出了古月轩器物的出处,但不知为何,后世平庸的鉴赏家又把这类器物归为民国仿制,这种判断忽视了瓷器制作的繁复流程,并使该类器物处于社会收藏边缘地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是藏家们入手这类被低估价值精品的好时机,笔者正在征集古月轩器物捐献者,以为用热释光检测作出更精确的断代做准备。

猜你喜欢
白瓷珐琅器物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珐琅工艺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洛阳伊洛路初唐墓C7M4597出土器物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珐琅器之画珐琅
珐琅,制表中的炼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