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山地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021-12-09 09:12邓新为刘世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32期
关键词:骏枣枣果专用肥

邓新为,刘 萌,刘世鹏,2

(1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延安 716000;2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延安 716000)

0 引言

枣(Ziziphus Jujuba),又名大枣,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鼠李目、鼠李科、枣属的植物。其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是中国陕北地区的特产果树之一。尤其是延安市延川县的红枣,以个大、色泽正、皮质薄、果肉厚、核小、味醇、药用价值高而著称,且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市场上对于高品质红枣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也是鉴定果实营养价值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红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由于富含维生素C、B1和B2以及类黄酮,被认为是功能性食品[1]。王宪奎[2]的研究表明,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能够反映枣果是否具有高营养价值,鲜枣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一般在300~600 mg/100 g FW。

中国当前在枣的栽培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因地理气候的差异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中国山东、河北等主要生产区,这些地区对枣果施肥技术的研究相对集中,涉猎面广[3]。但针对于陕北地区红枣规范化种植、平衡施肥管护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对于提升红枣营养价值的施肥技术方法研究更有待于深入探究。高健等[4]的研究表明,对于枣树的栽培,施肥是平衡树体营养、提高枣果实营养价值的重要手段。王乔[5]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种、施肥方案以及管护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枣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若要提升其营养价值,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是必要的因素,且最少每年施肥3次。有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肥料,均是影响枣果生理指标的重要因素[6-8],在肥料施用中,合理配比氮、磷、钾的含量,有助于提高枣果的产量。本研究选取狗头枣、木枣、骏枣3个品种枣果,试验设置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在不同发育时期施用不同肥料下的枣果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探索出适合于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平衡施肥技术标准,从而获得较高维生素C的果实,为枣农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枣果营养价值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眼岔寺乡齐家山村的枣树种植基地,该地气候、土壤等环境均适宜枣树生长[9]。试验材料为狗头枣、骏枣、木枣。试验在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进行,于2019年2月—12月份进行。

1.2 试验施肥设计

1.2.1 试验肥料 复合肥,总养分含量≥32%,有机质含量≥20%;N:P2O5:K2O=14:8:10;生物有机肥,其主要成分为猪油、蛋白质以及脂肪酸;红枣专用肥,总养分含量≥25%,N:P2O5:K2O=10:8:7;微生物菌肥,有机活菌数≥1.0亿/g。

1.2.2 施肥方式及方案 已有研究表明,采用穴施法,不仅可以减少肥料浪费,提高其利用率,且方便对果树的再次追肥,对果树的生长以及枣果的产量有明显的效果[10-11]。本研究的枣树地处山地,故根据其地势特点,选用穴施法。

在种植基地中选取树龄相同、长势基本一致的狗头枣、木枣、骏枣枣树各36株,对照组树各3株。每种处理分别重复3次,对照树全年不施肥。试验、对照树均采用除施肥不同其他管护培育均相同的栽培措施。试验树每株树全年施肥总量一定,复合肥、有机肥、专用肥为3 kg/株,菌肥为60 g/株。而施肥次数分为全年1次施肥,复合肥等3种肥料1次性施肥3 kg,菌肥1次性施用60 g,时间为萌芽期;全年2次施肥,复合肥等3种肥料第1次施用2 kg,第2次施用1 kg,菌肥第1次施用40 g,第2次施用20 g,时间分别为萌芽期、花期;全年3次施肥,时间为枣树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复合肥等3种肥料每次施用1 kg,菌肥每次施用20 g。

1.3 样品枣果的采集及处理

在枣果的白熟期、青红期、成熟期每株试验树的树干外围中上部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随机采集枣果4颗,并将相同施肥处理的枣果混匀,装入自封袋中并标记,立即放入液氮罐中,回实验室后将其放入-80℃的超低温冷冻储藏箱中,以备实验使用。对照树与试验树的采样方式一致。

1.4 样品枣果的测定

1.4.1 仪器设备 电子称量天平,薄刀片,冰袋,研钵,高速离心机,微量进样器,液氮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1.4.2 试验试剂 5%钼酸铵溶液;草酸-EDTA溶液;5%(体积分数)H2SO4;偏磷酸-乙酸溶液;维生素C标准溶液。

1.4.3 测定方法 取各组样品,经过研磨离心处理,使用钼蓝比色法来测定维生素C。植物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12]改良方案。

1.5 数据分析方法

完成所有枣果样品数据的测定后,采用SPSS软件(版本25.0)和Microsoft Excel 2019,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并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差的形式。各处理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其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

2 施肥对山地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1 施肥对狗头枣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如表1所示,在狗头枣白熟期,比较同种肥料不同施肥次数间枣果维生素C含量可知,施用复合肥、有机肥、专用肥处理下,全年1次施肥和3次施肥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施用菌肥处理下,全年1次施肥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在狗头枣青红期,复合肥与菌肥表现出2次施肥>对照组>3次施肥>1次施肥(P<0.05),施用有机肥处理下,全年2次、3次施肥方案下与对照组两两互有显著性差异(P<0.05),施用菌肥处理下,全年2次施肥处理与其他不同施肥次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狗头枣成熟期,复合肥、菌肥全年2次施肥效果显著,有机肥、专用肥全年1次施肥效果比3次施肥显著(P<0.05)。综合狗头枣3个生长时期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情况来看,相比于其他施肥方案来说,在施用菌肥全年2次处理下,白熟期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P<0.05),显著提高了狗头枣青红期、成熟期维生素C含量(P<0.05)。

表1 不同肥料及施肥次数对狗头枣白熟期、青红期、成熟期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mg/100g FW

2.2 施肥对骏枣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如表2所示,在骏枣白熟期,比较同种肥料不同施肥次数间枣果维生素C含量可知,复合肥全年3次施用其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降低。有机肥全年1次施用有机肥其枣果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P<0.05);专用肥处理下,全年1次、2次和3次施肥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次施肥达到最高。施用菌肥处理下,全年1次和3次施肥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在骏枣青红期,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处理下,全年1次、2次、3次施肥方案下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施用专用肥处理,全年3次施肥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菌肥处理下,全年1次和3次施肥处理与其他不同施肥次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骏枣成熟期,复合肥全年不同施肥次数其枣果维生素C含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全年2次施肥达到最高;有机肥、专用肥、菌肥全年1次和3次施肥效果显著(P<0.05)。综合骏枣3个生长时期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情况来看,相比于其他施肥方案来说,在施用菌肥全年2次处理下,青红期和成熟期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P>0.05),白熟期全年2次施用专用肥其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P<0.05)。

表2 不同肥料及施肥次数对骏枣白熟期、青红期、成熟期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mg/100 g FW

2.3 施肥对木枣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如表3所示,在木枣白熟期,比较同种肥料不同施肥次数间枣果维生素C含量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全年1次和3次施用复合肥其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降低。全年1次、2次、3次施用有机肥和专用肥其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菌肥处理下,全年2次和3次施肥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在木枣青红期,复合肥与专用肥处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施用有机肥处理下,全年1次、2次施肥方案下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施用菌肥处理,全年2次和3次施肥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在木枣成熟期,复合肥全年1次和2次施肥其枣果维生素C含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全年1次施肥达到最高;全年1次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施用专用肥处理未能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菌肥全年1次、2次和3次施肥效果显著(P<0.05)。综合木枣3个生长时期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情况来看,在白熟期全年2次施用专用肥显著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P<0.05),且达到最佳。在青红期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显著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P<0.05),达到全组最高。在成熟期全年1次施用菌肥其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效果最佳且最为显著(P<0.05)。

表3 不同肥料及施肥次数对木枣白熟期、青红期、成熟期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mg/100 gFW

3 讨论与结论

在枣树种植管护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是提升枣树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施肥方式的不同会使枣果品质产生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类型枣树对肥料的适应性不同。本试验中,在不施用肥料下,骏枣、木枣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狗头枣维生素C含量相对维持稳定,几乎不受发育时期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在枣果发育早期其体内维生素C大量积累,且此时期的环境气温较低,果实生长缓慢,有利于维生素C合成。在枣果成熟时期,枣树所处环境气温升高,维生素C合成受高温抑制,果实维生素C含量下降[13]。

高健[4]的研究表明,采用氮、磷、钾的合理配比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枣果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红枣品质,增加营养价值。大量的实验表明,施氮能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14-17],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可以增加枣果实中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18-19]。李常猛等[20]、王宪奎[2]研究均表明,对枣树施用菌肥,可提高其枣果维生素C含量。本试验中所选用的肥料中含有不同比例的氮和钾元素。在施用4种肥料、全年不同次数施肥方案处理下,狗头枣、骏枣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其枣果维生素C含量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白熟期,3个品种枣果均采用全年2次施肥处理可获得较高维生素C含量的枣果实;其中狗头枣选用菌肥料,骏枣、木枣均选用专用肥料,其所得的白熟期枣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高;在青红期,3个品种枣果均选用全年2次施用菌肥料方案可获得较高维生素C含量的枣果实;而选用全年1次、3次施肥方案大都会使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不同程度地降低,仅有小部分组合施肥方案使其维生素C含量增高;在成熟期,狗头枣、木枣同样采用全年2次施用菌肥方案可获得较高含量维生素C枣果实,而木枣选用全年1次施肥为宜,施用菌肥可达到最佳。综合来看,对于3个品种枣果,在上述方法施用下,菌肥的效果尤为显著,可获得成熟期高维生素C含量果实。

综上所述,肥料种类、施肥次数与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值均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适宜的肥料种类、施肥次数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不同发育时期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值。合理配比氮、磷、钾肥料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枣果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枣农可以根据其对枣园的管护规律及其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劳动成本等,以及所要采摘的枣果的成熟程度,结合本试验结果中所陈述的施肥方案,选择科学合理的施肥次数及肥料种类,以增强其营养价值,促进枣果维生素C含量最大化积累。

猜你喜欢
骏枣枣果专用肥
不同时期施用不同肥料提高山地枣果维生素C 含量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南疆骏枣动态水分模型研究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山西骏枣和梨枣果实品质指标的年动态变化及其比较
16个枣树品种枣果营养成分分析
灯塔市玉米专项试验报告
不同贮藏温度对三个产地骏枣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专用肥与种植密度对甜菜的影响
复混专用肥对高寒阴湿区蚕豆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8种药剂防治枣果病害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