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红色资源深度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2-09 21:23瞿伟
新西部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公园长征党史

瞿伟

近年来,贵州省清镇市大力开发红色资源。贵州省在上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保护规划中,把当年红二、六军团长征过清镇的这段史实列为了“保护传承工程”。主要的建设内容就是要打造麦格观游、卫城、王庄、新店红色文化。清镇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总结好红二、六军团过清镇的相关史实,在建设清镇市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观游索桥红军渡项目的同时,抢抓长征国家主题文化公园建设的机遇,不断推动清镇红色文化开发进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用好清镇红色资源,上好社会“大思政课”,推动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近年来,贵州省清镇市大力开发红色资源。2020年5月贵州首批10条“最美红军线路”中,与清镇相关的观游索桥红军渡至青杠林古驿道线路和黔西县鸭池河红军战斗遗址至大关盐号线路就在其中。贵州省在上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保护规划中,把当年红二、六军团长征过清镇的这段史实列为了“保护传承工程”。主要的建设内容就是要打造麦格观游、卫城、王庄、新店红色文化。目前,清镇市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观游索桥红军渡项目也正在推进。借此时机,清镇市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总结好红二、六军团过清镇的相关史实,在建设清镇市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观游索桥红军渡项目的同时,整合各方资源,抢抓长征国家主题文化公园建设的机遇,不断推动清镇红色文化开发进程。

清镇红色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清镇市委党校按照贵阳市“1+10”干部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围绕清镇市正在建设的清镇市国家长征主题文化公园,以“抓点推进,串点成线”的思路打造各具特色的现场教学点,已在清镇市国家长征主题文化公园一线打造麦格乡观游村索桥渡(不畏艰险)、卫城镇贺龙广场(善于团结)、王庄乡小坡村杨顺清广场(乐于吃苦)、新店镇鸭池河村抢渡鸭池河战斗遗址(勇于战斗)打造党史党建现场教学点,成效初显。

(一)完善了“观游索桥红军渡”党史教育现场体验课程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2016年清镇市委党校教师团队利用3万元上级课题经费初创了“观游索桥红军渡”党史教育基地,研发了配套课程。至今清镇市辖区内机关党支部、乡镇党委、村(社区)支部、企业党支部、学校党支部等到基地接受培训112场次。人民日报贵州分社党支部也到基地接受过培训,给予体验课程高度评价。目前19座以下车辆可到达观游基地。基地可提供80多套红军服装,能容纳60余人次到基地参加一天的现场教学和徒步行军体验。市委党校以红色故事为背景,指导当地群众开发“五大娘”猪儿粑、青菜煮肉·亲如骨肉、一清二白、烙粑粑等特色饮食,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经过多年来的沉淀和完善,初步形成了包括随车解说(高原湖城·苗乡麦格)——展厅讲解(佯攻贵阳·牵制遵义·取道清镇·激战鸭池河)——节点解说(独索过河·军民齐搭便桥·摆渡送亲人等)——体验教学(党性熔炼三重奏(嘹亮歌声·铮铮誓言·光辉形象)·三行动(黑夜奔袭·极速过桥·翻山越岭)·三思考(互动分享·微型党课·重温誓词)四个环节组成的较为系统完整的基地配套课程。

(二)研发了王庄小坡村“红军挑夫杨顺清”基地课程

2019年,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铸就新时代普通党员的精神高地,清镇市委党校以“学习老红军杨顺清,做新时代挑夫”为教育目的,初步形成了《老红军杨顺清的峥嵘岁月》《两个人的长征》《脱贫攻坚路上的杨顺清班排连》《背井离乡·参加红军·勇挑重担体验教学》等特色课程。目前王庄小坡村交通顺畅、场地平整、师资充沛,39座以下的车辆可以到达基地,具备同时接待两批次学员开展教学和多批次考察学习的能力。截止目前,已相继接待和培训来自清镇市乃至贵阳市各市直部门、相关国有企业等人员1500余人。

(三)启动了研发新店镇“感恩奋进”党史教育课程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的第一站就到鸭池河上游的化屋村。以此为契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推动“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工作。清镇市委党校深度研讨新店镇的教育资源,以化屋村及乌江源为背景研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课程;以“长征时期绳索桥、解放时期浮桥、建国初期铁索桥、改革开放时期水泥桥、新时代鸭池河大桥”和“薄如蝉翼的东风大坝”呈现的“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为背景研发《创新发展之路》课程;以红二、六军团抢渡鸭池河为背景研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课程;以鸭池河村红色乡村打造为背景研发《乡村振兴》课程。目前,党校正在进行地方党史资源的深入挖掘,筹划和推进课程开发。

清镇红色资源开发优势

(一)清镇拥有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

贵黔高速公路起到了清镇红色旅游环线的作用。从贵阳大十字到“清镇观游索桥红军渡”只有54公里(非高速公路仅5公里);到“挑夫精神”发祥地只有75公里(非高速公路8.4公里);到“激战鸭池河”贵州路桥精神体验园83公里(非高速公路16公里)。同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在贵州的建设形成了“一核一线两翼多点”布局形态,清镇的“西乡红线”刚好处于“两翼”(东翼黔南西翼黔大毕)的衔接点上,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二)清镇拥有深度体验的资源优势

清镇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正好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指出的“在长征沿线以‘重走长征路为特色发展深度体验和红色研学旅行”相契合。红军长征过清镇留下许多值得开发利用的红色遗迹和资源。一是红色故事生动感人。在三天三夜七十余小时的时间里,连夜奔袭,先后途经了清镇的麦格乡、卫城镇、王庄乡、暗流镇、新店镇等5个乡镇160余个村寨,发生了飞渡猫跳河、奇袭保警队、召开千人大会、激战鸭池河等史实,亦有“青菜煮肉、亲如骨肉”,“教红军打草鞋”,“红军战士还门板”等感人故事。二是红色遗迹保存丰富。历史遗迹保留完好、红色故事沉淀深厚、在群众中影响深远的主要集中在麦格乡观游村、卫城镇卫城社区、王庄乡小坡村、新店镇鸭池河村。譬如,“观游索桥红军渡”遗址就有如下特点。核心区一条1公里左右的红军路蜿蜒曲折连接着红二、六军团三种渡河方式,参观者既能看到120人侦察连滑竹索勇渡猫跳河的场景,又能抚摸到17000人搭建便桥时依托的天然大石墩,还能踏进当年石三娘来回摆渡运送贺龙等领导人及红军战士的古渡码头。2020年的5月,该线路被贵州省文旅厅评为“最美红军线路”。三是便于红色体验研学。清镇的红色文化遗迹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风情有机融合,为红色研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麦格观游村“五大娘造饭处”体验埋锅造饭;在卫城镇贺龙广场体验“千人教红军打草鞋”;在王庄小坡村敦厚的“老乡”家体验通铺休整;在新店鸭池河模拟“抢渡鸭池河”等。通过“穿红军服,走红军路,过红军生活”活动,实现艰苦奋斗、意志修炼、爱国主义、党性锤炼等红色研学的教学目的。

(三)清镇拥有党性教育的传播优势

一是创新党员党性教育的使命使然。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这意味着党史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同时,2019年印发的《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从2019年开始,用五年时间,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组织党员就近就便到红色基地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这意味着党史教育培训的生动性。截至2020年底,贵阳市共有基层党组织11137个,党员总数238765名;其中观山湖区有党的基层组织547个,党员12586名;清镇市基层党组织有841个,党员17693人。这意味着党史教育培训的全面性。二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担当。贵州职教城15所院校实现招生办学,在校师生近14万人,各院校就近就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是一种积极趋势。结合清镇职教城的师生教育所需,用好清镇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的有机结合,会趟出一条红色资源深度利用的新路。以此辐射到贵阳贵安乃至全国,掀起以“深度体验、红色研学”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培训热潮。

清镇红色资源开发愿景

借在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国家长征主题文化公园清镇段“保护传承工程”建设之机,合理整合各方资源,为奋力提升清镇地方党史教育基地、深入开发清镇全域红色旅游、助力清镇乡村振兴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统一规划作引领,整合资源深开发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在贵州的建设根据各地具体资源优势和特点,分为了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数字再现工程以及人才提升工程等六大类。在清镇应结合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亮点、有序推进,避免同质化开发,千篇一律,探索开发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红色文化之路。

1、建立联合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建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统筹的工作领导机制,在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各地在红色资源开发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各地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进度,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2、厚植人才资源,确保人才队伍。统筹全市力量,协调宣传部、教育局、文旅局、党史研究室、党校以及红色研究协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及个人,在不断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发打造的基础上,注重红色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挖掘。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专业与业余相结合、上与下相结合)合力提升红色人才队伍业务素质,不断壮大红色人才队伍群体,为清镇的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旅游提供人才支撑。

3、提升环境设施,筑牢红色根基。统筹县乡村三级的力量和资源,加快基地的道路、公共卫生、环境治理、安全隐患治理、文化氛围营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红色教育沿线环境整治。当年红军过清镇的线路一部分属于采矿区,山体荒废,道路受损,如麦格至站街段新建不久的乡村路,被采矿工程车压损,道路泥泞,坑洼不平,对红色资源的深度开发造成极大阻碍;一部分属于古驿道,还未进行有效开发,如新店鎮茶店村还保留了一段明清时期的“古塘道”,没有挖掘出应有的历史价值。建议加大采矿区公路沿线生态修复力度,加大古驿道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二是加大红色阵地的建设力度。红色阵地的打造包括实物、实景、实例、实事等,其建设过程就是促进研究和挖掘的过程,可以促进有关单位和部门,甚至通过组织调节,让更多的红色文化研究者参与红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让红色阵地实现可视化。如此,既能提高红色文化的利用效益,还能增强清镇人的文化自信。三是优化红色教育沿线村寨党建示范打造。结合清镇市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的实际优势,以“抓点推进,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思路打造各具特色的现场教学点,既有利于干部教育培训,又有利于乡村振兴,更有力于推动地方发展。将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转化成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当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命题。乘着全党开展党史教育的东风,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党员在红色教育沿线建设及乡村振兴中守初心、践初心。

(二)党史教育为契机,创新形式出亮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清镇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起步晚,影响范围小。清镇市提炼的杨顺清“挑夫精神”虽已成为清镇靓丽的精神名片,但这张名片流传范围不广,深度不深,影响不大。建议把学习“红军挑夫杨顺清”作为清镇市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有效利用贵州(清镇)职教城丰富的教育资源体系,各类教育资源广泛聚集的集中地的先天优势,编排“平凡的圣人”杨顺清的情景剧。一方面让职教城中的学生在编排“平凡的圣人”杨顺清的情景剧中真切感受到党史中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而不再是书本中枯燥乏味、失去灵魂的历史故事,从而达到锤炼党性教育、夯实理想信念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平凡的圣人”杨顺清的情景剧的编排,让“挑夫精神”搬上讲台、走上银幕,形成可“移动的地方党史”学习教育平台,走进百姓心。同时适时通过纸媒、电媒、直播等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掀起学习“老红军杨顺清”的“时代挑夫精神”的热潮,营造红色氛围,彰显挑夫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G].求是,2021(10).

作者简介

瞿 伟 中共清镇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地方党史

猜你喜欢
文化公园长征党史
积极推动江苏国家文化公园立法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党史篇
智珠二则
智珠
浅析城市文化公园景观设计
乡村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