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九省区开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政策措施及展望

2021-12-09 21:40易洪艳
新西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省区黄河流域弘扬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论述,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黄河流域九省区编制出台工作计划和法规、创建各自特色的黄河文化品牌以及采取联动凝聚“同河意识”等措施。通过考察这些措施可以反映黄河流域九省区开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工作以来的情况,为今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一些参考。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融汇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论述。之后一年多来,黄河流域九省区政府及文化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話精神,发挥各自黄河文化的独特优势,科学谋划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奏响“黄河大合唱”时代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五个目标任务,其中第五个目标任务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其主要内容是: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

黄河流域九省区开展“保护传承弘扬

黄河文化”的政策及措施[2]

黄河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流经九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这九省区分别是位于黄河流域上游的五省区(青海、四川和甘肃三省、宁夏和内蒙古两自治区);位于中游的两省(陕西和山西);位于下游的两省(河南和山东)。

1、九省区编制各自“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规划及计划

青海省,2020年3月10日召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会。

四川省,2019年12月13日发布《四川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编制项目比选公告。

甘肃省,2019年10月启动《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的编制,同时也启动《甘肃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的编制,2020年5月两部规划均已完成初稿编制。2020年1月又启动编制《甘肃省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还着力推动《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和《甘肃麦积山石窟保护条例》等法规的出台。此外,组织专业力量编制《甘肃黄河文化遗产考古调查工作计划书》和《炳灵寺石窟大寺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咨询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12月19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召开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20年9月11日中卫市举办全区文物保护利用暨黄河文化遗产调查培训班。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4月18日发布《内蒙古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编制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标公告。

陕西省,2020年4月22日文化和旅游厅印发《2020年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计划》。2020年5月29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启动高质量编制《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同时启动编制《陕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

山西省,2020年6月16日太原市发布《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2021年2月省委常委会上审议通过《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河南省,2020年3月印发《保护传承弘扬河南黄河文化工作方案》。

山东省,2020年7月3日审议通过《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2020年9月9日发布《山东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综上可见,九省区纷纷出台法规及工作计划,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

2、九省区创建各自特色的黄河文化品牌

青海省,讲好黄河源头的玉树故事,增强江河文化底蕴。积极推进以玉树市为核心的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整体性保护工作,保护藏族地区的民族歌舞、民间传统以及民俗节庆,传承藏族民众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中华民族认同感。2020年度原创民族舞剧《大河之源》演绎黄河源头文化,创排民族舞剧《大河之源·河湟》提炼黄河文化大视野中的河湟文化。2020年6月10日对“热贡-河湟文化精品旅游线路”进行可行性安全评估暨线路推广,全力推进黄河文化发现之旅。

四川省,加快黄河流域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步伐,确定阿坝州的生态保护功能,挖掘省内黄河文化蕴藏的新时代价值,打造以大熊猫、大九寨、大草原为代表的九大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利用阿坝州丰富多彩的黄河流域文化遗产,建设羌族民族文化、雪山草地文化、牦牛革命红色文化、大禹治水传统文化等品牌,并与茶马古道和藏羌走廊等文化线路遗产相结合形成和合共生的多文化体系。借助文旅融合的开发模式,形成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旅游、松潘古城旅游、茶马古道旅游等一批文化旅游景点。2019年12月底在阿坝州成立“河曲马黄河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体系。

甘肃省,在兰州设立国家黄河文化保护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首条国家遗产路线——河西走廊国家遗产路线。2019年5月8日原创情景歌舞剧《黄河之上·多彩白银》在白银市文化中心精彩上演。2020年9月27日甘肃省话剧院大型原创话剧《天下第一桥》登上文化和旅游部与沿黄九省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舞台,与沿黄九省区共同奏响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黄河大合唱”。2020年,莫高里工匠村作为敦煌文化学院的实践教学点,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观摩人员,组织各类文化、技艺专题讲座。2020年推出《甘肃省沿黄四市州旅游发展联盟宣传片》,打造黄河板块亮丽名片。推进马家窑遗址、半山遗址等10个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打造地标性黄河文化符号。2020年10月启动总投资3.99亿元的兰州黄河楼试运营,为兰州黄河风情线文化旅游带再添一座“新坐标”。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的二级学院,培养专业人才传承黄河文化甘肃段的传统特色手工艺。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开发黄河流域宁夏段的非遗产品,全力谋划推进黄河文化研学旅游项目,用好用活宁夏引黄古灌区这块金字招牌,以黄河大峡谷创建5A级景区为引领,全力打造宁夏中部精品文化旅游区。对宁夏·银川黄河东线概念性设想。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河套平原的巴彦淖尔,初步形成了以河套美丽乡村游为代表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主动融入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风情带。鄂尔多斯市打造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品牌。2020年9月19日内蒙古沿黄以呼包鄂为核心的七盟市联合举办“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展出黄河流经内蒙古段留下的历史遗迹和遗物。2020年實施黄河文化系统保护工程,让黄河文化的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民众。

陕西省,2020年12月20日“黄河流域地名保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举行,2020年9月23日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在长安大学举行,2020年11月6日陕西省黄河研究院成立大会在西北大学举行,集聚多方科研力量致力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等研究。推进榆林、延安纳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规划范围。推进沿黄四市十三县全域旅游发展,鼓励黄河文化旅游带省内各景区积极创建国家高A级旅游景区,打造更多精品景区,体现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策划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创新项目,开发不同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加快完成黄河流域乡镇县村以及街道的基层综合文化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推进黄河流域基层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效能提升,加强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创作,收集整理和开发“黄河文化记忆”的文献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治理汾河,综合集成特色鲜明的黄河、汾河水文化主题景观,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2020年9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山西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强调,加快打造山西黄河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倾力建设“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化和旅游品牌。

河南省,郑州正谋划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充分展示黄河旅游带河南段的黄河文化、嵩山文化、古都文化。开封市规划建设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工程。在省内创新打造一批既体现黄河文化特色又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黄河研学产品,2020年7月,以黄河历史文化、黄河文明、中国功夫为核心,推出溯源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博览之旅、探秘黄河岸边古村落的体验之旅、治水兴水的水利水工探索之旅等十条暑期黄河研学旅游精品线路。谋划建设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着力打造郑汴洛黄河黄金文化旅游带,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4月29日召开“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讨会。焦作市提出打造百里黄河生态文旅长廊,叫响“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品牌。

综上可见,九省区把黄河文化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深挖黄河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大力创建各自特色的黄河文化品牌,为黄河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3、九省区联动凝聚“同河意识”

2020年5月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协同合作,唱响九省区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愿景。 2020年5月14日黄河地名文化专家座谈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推进沿黄区域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7月17日山东省的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九市共同签署《山东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合作协议》。2020年9月凝聚“同河意识” 黄河流域文旅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高青县举办。

2020年10月21日中国旅游报第二版上刊登了四川师范大学李小波教授提出的设想,发挥黄河流域九省区各自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在黄河上游建立川青甘宁四省区“河山文旅联盟”,构建“河源-河湾-河洮-河湟-河套”黄河上游文化和旅游发展体系,在黄河中下游成立“黄河中西部战略联盟”,共同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2]综上可见,九省区已开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联动的序幕。

对黄河流域九省区 “保护传承

弘扬黄河文化”的展望

以上对2019年9月以来黄河流域九省区落实“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考察,九省区应在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规划纲要指导下,讲好各段“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抓好各自黄河文化品牌的传播和延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同河意识”,打破省际界限和地域界限,加强多地文化交流融合,实现黄河“一盘棋”。

注释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cpc.people.com.cn/n1/2019/1015/c64094-31401625.html.

[2]本章节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以及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网站.

[3]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010/21/content_51472.html.

作者简介

易洪艳 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省区黄河流域弘扬
基于近远程视角分析黄河中下游五省区虚拟水贸易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塞上江南 神奇宁夏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黄河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