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21-12-09 22:52李书雨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发展亲子关系

李书雨

摘要:概念上,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父母的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的研究,说明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依此提出如何培养积极正面的父母教养方式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心理发展

引言:

家庭在个人的成长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一直以来被人们忽视的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更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应对改进策略。

一、父母教养方式

1.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

概念上,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与子女在日常的长时间交往过程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和一系列养育行为,以及其对子女的情感表达方式的综合。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但也不是绝对不变。只能说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是相对稳定的,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它反映了父母与子女间交往的本质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受父母教养观点、教养态度、及父母亲双方的性格影响。

2.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产生影响。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好的发展,他们兴趣广泛、情绪稳定,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则比较被动顺从,在社会交往中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则更为强势,他们会比较有攻击性,会要求别人顺从;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会表现得冷漠和倔强,情绪状态不稳定。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其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强迫、敏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品质。而父母过分的保护、干涉、溺爱等,也会阻碍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只有温暖和慈爱的教养方式,才会对子女的健康心理状态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二、亲子关系

1.亲子关系的含义

在遗传学学说上最早出现“亲子关系”一词,在遗传学上解释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但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各有不同。大多数研究者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概括称为亲子关系。亲子关系表现了父母与子女互相接触的过程与关系状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的状况。

2.亲子关系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儿童在出生后建立的第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健康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学习各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建立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健全的人格结构。亲子关系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儿童的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相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则是幼儿出现社交困难、暴力冲动、自私自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根源。父母的经验和言行、亲子关系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认知经验的发展。

三、我国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现状及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大部分中国传统的家庭中,父母就意味着权威,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长期的不平等关系,孩子生活在多重的规则与约束下,压抑了自我意识的发展,长期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心理发展逐渐扭曲。孩子在父母眼中是永远长不大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成年,甚至持续到成年之后的许多年。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新型家庭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年轻的父母们企图打破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千依百顺,但这种溺爱的方式,又导致了亲子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也造成了孩子许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教育的主题。所谓健康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格则是一个人内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它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核心。它主要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特性。综上,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其成长与蜕变。

五、以正确教养方式,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1.稳定情绪,全面接纳

情绪稳定的父母总能以愉快、沉稳和冷静的态度去面对孩子,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去影响孩子,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亲子间出现的问题,使孩子感到亲切和温暖,亲子间就会形成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孩子热情、诚实、坚强等优良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稳定的情绪能使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孩子拥有乐观的态度与父母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父母总是有着乐观的心态,能够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并且不迁怒于孩子。父母这种乐观情绪的感染,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孩子心胸宽广、热爱生活。

父母要学着去全面接纳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与特征。而且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存在变化的过程,“全面接纳”是指根据孩子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特征与状态,是无条件接纳情绪,但同时有条件接纳行为。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

2.爱与规矩同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学家王涛博士曾说道“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当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还如同一张白纸一般。父母是有责任教会他们如何行事、如何做人、如何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的。一个国家需要有法律才能长治久安;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规矩才能不走偏离和错误的道路。规矩就是父母为孩子设立的正确标准,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规矩与爱并不相矛盾,规矩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规矩是违反约定时,就按事先约定好的方式惩罚,遵守约定时就给予一定的奖励。一个有爱的规矩,是父母在惩罚孩子时不带有愤怒,而是用简短、平静的话语告诉他违反规矩的后果是什么,明确地让孩子知道即使做错了父母依然爱他,但要为自己所做的行为负责。孩子在爱与规矩中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方能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以身作则,行动影响

言传身教,行动是大于一切。父母讲再多大道理,都不如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孩子。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的,是受影响和模仿而成的。“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就要做到”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來难。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它们对世界的接触十分新奇,父母的行为无论好与坏孩子都会模仿。所以想孩子怎么做,就要先做给孩子看。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因此,父母有必要定时的进行自检,看看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是否做到了;要求孩子改掉的毛病自己身上是否还存在;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引导。父母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对家庭教育的一种投入,对孩子心理讲康成长的付出,这样孩子就能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内化出更多的优秀品质。

4.换位思考,平等相处

父母要有平等的意识,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做朋友。时代在发展,现代社会平等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只有和孩子平等相处,才能做到尊重孩子,为有效的亲子沟通铺平道路,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也能为孩子做出尊重他人的榜样。

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把当下孩子遇到的问题放在自己的童年,我们会希望自己的父母如何与我们交流?当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思考的时候,我们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这才是真切的换位思考、深层次的换位思考。这也是与孩子沟通的最为有效的选择。

5.有效沟通,走进内心

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就容易接受来自父母的建议,和父母一起面对问题和压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才能身心健康成长,做个快乐的、健康向上的人。做父母的也会和孩子一起获得心理成长。

结束语: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受到遗传因素、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因此,如何综合运用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本文讨论的目的所在,希望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晶.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3).41-43.

[2]赫庆辉.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131-132.

[3]陈衍,陈新宇.亲子关系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0,(5).106-109.

[4]白丽英,叶一舵.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45-49,53.

猜你喜欢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发展亲子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问题行为: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幼儿气质活动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童话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儿童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