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电企业机组检修现场安全风险立体管控创新实践

2021-12-10 05:12谢建树
广西电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作业面交叉检修

●谢建树

随着国家推进电力安全生产领域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提供安全、可靠、稳定、清洁的优质能源就成了各发电企业追求的目标。旧机组技改检修提质增效和新能源开发成为常态,在技改和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而现有风险管控体系还不完善,管理、技术人才不断稀释,加上各企业逐步推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运行值班人员减少,给企业风险管控带来难度。对于水电企业来说,一年一度的机组检修风险管控对发电企业实现年度安全生产和经营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机组检修安全风险立体管控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对实现检修安全、质量、工期目标,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水电企业机组检修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现状与问题分析

水电企业机组检修期有几个特点:一是项目多。基本上所有大型的技改、修理项目都是结合机组检修开展,多数时候检修项目超过检修等级规定的项目,检修时间就变得十分紧张。二是作业面多且相互间影响大。机组检修期往往有几十个作业面同时工作,各作业面之间、各检修单位之间、各专业部门班组之间存在很多交叉区域,涉及交叉区域作业时影响很大。例如发电机二次保护传动试验,会影响到一次设备、发电机、水轮机、调速器检修,按现有规定,必须押票暂停这些工作,直到试验结束恢复。这些押票会耽误不少时间,势必会影响到整个检修工期,只能通过额外加班来完成,而过多的加班加点,容易导致疲劳作业,反过来影响安全,也容易影响员工情绪,降低幸福感指数,与国家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符。如何兼顾安全与工期协同并进成了大难题。三是作业人员多,尤其是外包队伍多。部分外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商人和山寨属性,想法单纯,行为随意,只想赶快做完工结算了事,安全方面不够重视。外来队伍风险管控历来是电力企业的难点。四是由于竞争加剧,多数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开辟新战线不可避免分流了很多管理、技术人才,加上目前大多实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管理及运行人员减少,同时管控数十个工作面,存在风险失控可能。如2019年某水电企业因当班值长对机组流道内检修作业各方面考虑不周,造成了人身伤亡事故。

二、机组检修安全风险立体管控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岩滩公司)创新了“作业分区、交叉专用、横向隔离,纵向分级”的风险立体管控思路。即在机组检修期,将整台机组按照设备系统及专业划分为几个主要作业区(同一作业区还包含很多小的作业区)(见图1),化整为零,降低大作业范围管控难度;对交叉影响区域,根据影响范围将影响到的其他作业面单独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交叉区域专项管理;分区后利用硬隔离和技术隔离将检修区域与运行机组、运行设备系统之间、各作业面之间、各施工单位之间进行横向隔离,避免影响运行设备和其他作业区人员。对各作业区的施工作业风险进行辨识,根据风险度大小实行班组、部门、厂级三级管控,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落到现场,实现对风险的分级管控。同时建立各作业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控平台,建立体系运转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体系有效运转,将水电机组检修期存在的十多种风险进行系统化、标准化、多维度立体管控,可实现安全风险有效可控在控,人力资源优化,工作效率提升,较好实现检修安全、工期目标。

图1 水电企业机组检修作业区域分布图

三、机组检修安全风险立体管控体系组成及功能

岩滩公司检修风险立体管控体系组成如图2所示。该体系主要由专业区域风险管控体系及信息化管控平台、交叉区域风险管控体系及信息化管控平台、纵向分级管控体系及信息化管控平台和体系运转体制机制组成。

图2 岩滩公司检修风险立体管控体系

公用风险管控体系主要由检修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应急管理等50多项管理标准组成,将机组检修风险管控措施和要求进行系统化集成,实行体系化、标准化管理。

交叉区域专用风险管控体系由《检修工作联系单》组成,是岩滩公司创新的管理方式,用于解决试验押票和交叉作业影响工期安全的问题,其设计思路是:当某一作业区主票需要试验、调试出现了交叉作业时,将影响范围单独隔离出来,按照安规要求做好试验工作本身的安全及危险点控制措施,这些措施要求主票及关联票所有负责人全部了解掌握,试验负责人负责管好试验工作面的安全把控,主票负责人负责管好主票其他工作面把控,交叉作业关联票工作面的工作负责人作好交叉区域安全把控,试验工作及其他区域检修工作可同时进行,互不影响,既保证了安全也不需要将各有关工作票暂停;另一方面,检修工作联系单也明确了同班组各人员、同部门各专业之间、不同部门及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及安全管理职责,将机修作业的现场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做到凡事有人负责,既满足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保证了安全,也保证了进度工期,同时还将责任落实进行了明确规定,保证了责任制的落实。体系有效解决了现有规程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极大提高了检修现场大量交叉作业面风险管控能力、机组检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纵向分级管控体系包括风险辨识评估及分级管控管理标准、检修作业管理人员到位指导表组成,对机组检修所有作业先进行安全、质量风险评估,根据评估风险度大小确定管理人员下现场指导监管级别,风险越大级别越高。

体系运转体制机制由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化管控平台(MIS系统)和体系运转管理标准、生产人员履职能力评价标准、绩效评定管理标准等组成。MIS系统可将所有作业面集中到一个平台,方便运行人员、管理人员对所有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作业面进行实时管控。绩效评定主要是根据检修作业风险管控结果与职务晋升、薪酬挂钩,激发全体员工工作能力和动力,以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机组检修安全风险立体管控主要实施方法

岩滩公司检修风险立体管控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一是建立《重要操作或作业管理人员到位管理标准》《危急事件管理标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管理标准》《安全设施管理标准》《检修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发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反违章管理标准》《现场安全作业检查管理》等有关机组检修安全风险管控标准100多部,将机组检修安全、质量、应急风险管控措施和要求进行系统化集成,实行对机组检修安全风险的体系化、标准化管理。同时编制应急处置卡100多张,将各预案简化成关键流程节点,着重解决检修过程发生事故时员工“怎么做、做什么、何时做、谁去做”的问题,使员工能及时正确地处置和报告事故。

图3 岩滩公司检修风险立体管控实施流程

二是编写专业区域典型工作票800多张,典型操作票8000多张,交叉区域检修工作联系单100多式,检修期只需要调用审核修改完善即可,可节约传统临时办票大量时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安监人员编写了《危险点分析控制指导手册》和作业指导书,将水电企业机组检修作业涉及到的危险源、危险源存在的风险、风险控制措施全部汇集成册,用于指导作业人员完整而又准确地辨识现场作业风险和有效管控,尤其对外来人员作业风队管控指导作用更大。作业指导书规范了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可实现检修作业标准化。

三是全面梳理分析检修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交叉作业区域,编写了交叉区域标准工作联系单,解决了试验押票影响工期的难题,避免了因工期造成的加班加点影响员工情绪的问题;同时对检修涉及的100多项作业进行了安全风险、质量风险辨识,确定其风险度,根据风险度大小确定班组、部门、厂级管控表,实施安全与质量分级管控,解决了传统与新材料新工艺应有带来的新旧风险管控的问题。

四是完善整合了MIS信息系统和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实行监督检查、数据分析、人员行为“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将发包项目管理、两票管理、交叉区域作业管理、安全监督管理进行信息化管控,规范作业流程,实现对检修作业全方位动态管控,检修期的所有作业面都能在系统实时显示,极大方便了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全方位而又有重点地监控,防范风险发生。同时在各生产区域安装摄像头160多个,可对所有作业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五是结合风险常态化评估和例行监督检查,实时检查管控责任、制度落实情况,通过每天召开检修协调会,实行问题解决的“绿色通道”,集中人力物力优先解决影响检修存在的问题,提高效率。

六是完善体系运转机制并持续改进,主要实施安全承诺书和绩效评定、诚信体系建设,将失信人员纳入黑名单。同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人员履职能力评价制度、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管理标准、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将安全业绩与职务晋升、薪酬挂钩,构建员工工作的动力和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

五、结语

岩滩公司自推行机组检修风险立体化管控创新模式以来,机组检修期间未发生人员轻伤及以上事件;经测算每台机可提前2~3天完成并入电网发电,累计每年可带来近1000万的收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机组检修安全风险管理实现管控一体化,动态纠偏,持续改进,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契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发展理念,减少了因加班造成的影响员工情绪问题,让广大员工能够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提高了员工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该风险管理符合传统的系统整分合原理、以人为本原理和关口前移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控原理,同时融入了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数字智慧模式,可供各电力企业借鉴。

猜你喜欢
作业面交叉检修
作业面批的几大好处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检修
浅析小班化数学作业面批策略的有效性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连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连一连
茂名式大修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