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

2021-12-10 22:10范洁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新媒体

范洁萍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政务活动也面临了更为深层次的要求,在此情况下需要以现今新媒体的发展情况及政务工作开展要求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对现代化技术进行应用来优化政务服务模式、服务方法。为此需要研究“互联网+政务服务”所具备的特点及优势,以此为基础来建立适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2.03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此情况下需要提升政务服务功能,为此在政务活动中可以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形势来对新媒体进行融合应用,以此来对以往政务工作模式、理念、方法等进行改革及创新,通过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来进一步强化其职能性。利用信息数据所带来的优势优化政务服务核心,通过新媒体的融合应用使政务影响力得到增强,使“互联网+政务服务”现实意义得到充分地发挥。

1. 政务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

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在信息时代,政务的开展需要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实现提升其工作、服务质量及效率的目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可以达到这些要求,为此推进政务与新媒体的融合能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转变政务传统的工作形式,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展政务服务,以此来实现对现今政务核心的优化。

2. 政务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的方向

2.1 实现信息资源整合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的共享度不断提升,在此情况下政务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应充分地发挥出新媒体所具备的信息资源收集优势,以此来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分析、处理,深入挖掘信息资源的关联性,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对政务咨询所具备的深度、广度进行进一步地开发,以此来掌握政务内容信息的实用价值,这样可以在政务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及传播质量,通过新媒体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方式来提升政务活动的时效性。

2.2 提升信息传播能力

在互联网环境下,政务服务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对多种信息传播形态进行重组,这样能够以适合的信息形态进行传播,扩大信息传播覆盖范围。并且新媒体环境下使得公众对信息形态的获取也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可以掌握不同网络平台调性来选择适用的图片、文章、视频、音频等信息形态,通过对信息整合、重组、处理,进一步地提高政务资讯在实际中的可读性,并通过丰富政务资讯内容的方式来增强其传播能力,其在提高信息传播能力的同时,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的特征来增强政务影响力,从而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

2.3 信息传播渠道增多

在现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政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尤其是在政务资讯的传递上,许多新媒体所具备的信息平台优势能够进一步地扩大资讯传播范围。例如,在政务中将其与“两微一端”进行融合能够提升资讯信息的可读性,并且新媒体所提供的平台能够以不同形态来对政务资讯进行传播,从而使资讯内容的可视化程度得到提高。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多,能够使政务活动覆盖范围更广,实现增强其影响力的目的。并且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链能够提升信息传播时效性,从而优化政务服务质量。

2.4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动下,现今许多政府服务逐渐由线下向着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向转变,尤其是在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及支持下,进一步地完善了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目前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其创新化改变主要体现在平台服务及场景服务两个方面。

第一,平台服务。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极为迅速,而这也促使政务活动逐渐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逐渐完善,政务活动为公众提供了在线服务的功能,并且在政务中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来实现云服务、网络支付等,从而在政务中提供更为便捷、高效、可控的社会服务。

第二,场景服务。场景服务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中是以“O2O”的模式来提供在线化、网络化、虚拟化的服务场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多个虚拟场景的融合,因此在政务服务中可以有效地对其流程进行优化。并且政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对政府服务实体与虚拟场景的交互效果,因此可以根据公众需求在不同的场景下提供对应的服务体验,如“在线办理”、“线上预约、线下办理”等形式。此种场景服务形式在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的同时,能有效地节省公共资源,使政府服务更为高效、快捷。

3. “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

3.1 转变政务服务思维

第一,转换服务思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分析现今公众实际需求及社會发展形势来对电子政务进行改革及创新,而政务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其实际的服务能力,因此需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政务服务中,用信息技术改进政务服务方式,并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信息资源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主动地了解公众需求,这样可以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的同时,使政务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保持创新思维,保持创新思维是使政务服务更好地适应现今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结合社会新常态的情况,来不断对政务服务进行优化调整,在“互联网+”思维理念的支持下来实现对政务服务职能的改进。对于“互联网+政务服务”需要从创新角度来对其发展思维进行转换,以此来满足政务与新媒体结合的深层次发展要求。例如,如现今“一站式”服务模式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方向,因此需要保证各层级、各政府之间能够具备创新化思维来进行积极协作,以此来提升政务服务的整体效率。

3.2 积极建设政务平台

在政务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政务平台的建设,结合“互联网+”理念来对新型技术进行运用,以此来完善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如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应用,以此来提供更具功能性的政务服务,在政务平台的建立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加大对“互联网+”服务和政府服务的支持,在实际中为了实现政务与新媒体的结合,需要不断加大对其支持及投入,以此来使“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从而实现政务信息化、网络化平台的建设。为了使政务活动可以有效地实现线上线下并行的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实际条件来进行资金的投入,并结合政务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使各个层级政府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落实电子政务活动,以此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长远发展。

第二,打造一体化的政务平台,在现今“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来建立起一体化的政务平台,以此来完善政务平台的功能。例如,在实际中根据不同新媒体平台其功能及特征来分析是否能够进行统一整合,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处理技术支持,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全面而精准的数据指导,如对于“两微一端”分析其所具备的新媒体优势来进行云共享,使其适用于政府服务的功能得到开发,在政務平台的建立上将新媒体平台的功能进行整合,并通过云计算技术打造云平台,从而在政务服务中实现政府、用户、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互通,有助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根本性发展。例如,移动互联网络服务方式,我国运用移动互联网络技术于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如政务移动APP、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全面实现“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

4. 总结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现今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重要形式,为此需要重视将政务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合理利用“两微一端”来加强政务宣传,扩大政务工作的影响力、公信力。

并且还应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运用,来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构建,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在现有的政务服务基础上对其职能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政务处理流程效率更高、方向更精准,从而使政务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得到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及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复杂,因此需要结合实际,以层级、部门、地方等来探索适合的电子政务发展方向,使政务与新媒体的融合得到良好实践。

参考文献:

[1]周宵.一站式电子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2]金元宝.政务新媒体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融合发展探究[J].卷宗,2017,000(028):236-236.

[3]肖蜜娟.媒体融合与"互联网+政务"互融共进,打造新型主流政务新媒体[J].传播力研究,2018,000(015):87-87.

[4]陈文春.协同创新视角下政务服务“双微”平台发展路径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8,000(007):P.24-28.

[5]郭丹丹.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困境及对策——以"两微一端"为例[J].经贸实践,2018(7).

猜你喜欢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新媒体
“互联网+政务服务”路径研究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互联网+ 政务”: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
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 “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速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