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基础演奏技巧与练习

2021-12-11 09:22杨慧娟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哨片吐音单簧管

杨慧娟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一、基础演奏技巧

(一)姿势

学习单簧管第一课就是手持乐器的演奏姿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头部、身体和手臂姿势的正确,正确的姿势不但体现着良好的作风素养,且对技术的提高与发展更有帮助。

演奏时站姿要正,不能僵硬,要使双肺呼吸没有阻碍,全身处于自然而不紧张的状态,眼睛平视前方,两脚自然分开与两肩齐平,左右胳膊自然下垂弯曲,两肘不要紧贴在身体上,而应与身体保持15-20 厘米的距离。右手大拇指置于下节管后面的托手下并托住乐器,其他手指呈自然弯曲的状态。

坐姿(初学者最好站立吹奏)在演奏时上身要求与站姿相同,此时双腿不要分得太开,不要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或把双脚交叉在一起,演奏时不能抖腿或用脚打拍子。

总之,培养良好的吹奏姿势,无论站或坐都要呈现出自然的状态。为了避免疲劳,长时间站立演奏后也可选择坐姿进行演奏。不论选择哪种姿势进行演奏,演奏者始终要注意头平胸直,使气流自由呼出,这样也会有效地避免脊柱弯曲或者驼背。

(二)嘴型

在吹奏单簧管的过程中,正确的口型状态是完成乐曲演奏、寻找优秀音色的关键,在练习时总会听到老师要求注意口型和嘴角微笑的状态,嘴唇稍微往里包,两边嘴角绷紧,注意下嘴唇包在下牙上,主要起一层铺垫的作用。注意吹奏时不要鼓腮,下巴要拉平,两嘴角不要跑气,吹嘴要含在嘴的正中间。

(三)气息的运用

呼吸是单簧管发音的动力。单簧管的发音是由放在吹嘴上的簧片从口腔内排出的气流经过风口时,形成强大的压力而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对于单簧管演奏者来说,要使声音饱满柔和,就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同盖一座楼房,气息可比拟为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靠,楼房才能坚固。在演奏过程中,一般常用的呼吸法有三种分别是: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及胸腹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也称“肋式呼吸”。呼吸运动主要在于胸廓的中部向前和两侧的横向扩展,呼吸时胸部凸起、腹部呈凹陷状态。胸式呼吸吸气时速度较快且方法较容易把握,但也存在缺点,在运用这种方法呼吸时,横膈膜没有参与呼吸,胸廓下方部位扩张不够充足,吸入气体量不大,演奏者易产生疲劳。此呼吸法也属于本能的自然性呼吸,初学者极易使用这种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也称为“横膈膜式呼吸”。在吸气时腹部自然凸起,主要特点是胸廓下部产生扩张,横膈膜下降,肺纵向扩大。运用腹式呼吸法在吸气时比较自由舒展,速度方面也会很快。由于吸气时横膈膜和腹壁肌肉在积极参与,所以在呼吸的控制方面也有较好掌握,而缺点是胸廓中部扩张得少,吸入气量相应较少,当需要演奏长乐句时,呼出的气息支撑不够,此时乐曲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

胸腹式呼吸:也称为“混合式呼吸”,顾名思义是将前两种呼吸方法联合共用。在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肋骨向外扩展并上移且肺部横向扩大,胸廓充分扩张状态此时吸入的气体量最多。呼吸时因为整个呼吸肌肉都处于参与状态中,所以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流的速度及力度。另外,运用这种呼吸法呼吸时肌肉感到乏累的情况会比较轻,因此能保证长时间吹奏不会觉得累。由此看来,胸腹式呼吸法是演奏时最理想的呼吸方法。

谱例1-1

如上谱例乐段为不太慢的柔板,其速度约为52,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音符时值演奏饱满,不能随意换气,要根据乐句标记进行换气。在演奏时气息保持不变,每个乐句像练习长音一样只改变指法,均匀地分配气息。

(四)吐音

吐音又称“吐舌”,是演奏单簧管时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演奏技巧。吐音技巧的方法颇多,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发音前用舌尖轻触哨片的顶端,当呼出气流时舌尖快速缩回;另一种是舌尖紧贴下牙,然后把舌头拱起来部分触碰哨片。舌头触碰哨片的位置由个人习惯决定,演奏者演奏时应该使舌根保持稳定不变、舌头灵巧运动,舌头既能快速离开哨片,又与哨片保持着最短的距离。在韦伯的《小协奏曲》这首音乐作品中,例如Var.Ⅰ的乐曲段落(谱例2-1)在吐音的技巧方面使用了重音、断音与连音下的吐音三种演奏技巧。

谱例2-1

重音:音符上面加有“>”符号的称为重音。如上谱例第八十三小节,演奏时气息要有爆发感,演奏效果重且要有弹性。此乐句在吐音之后做准备,进入重音之后力度由弱渐强,这需要很强的气息作为支撑。

连音下的吐音:在断音的基础上加上连线,同时也把它称为“软吐音”,如上谱例第八十五小节。在演奏时吐舌要缓慢、轻柔,注意此乐句速度与节奏的掌握,保持乐曲整体的流动性。演奏时有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的感觉,演奏的效果音断感觉不断。乐句演奏完整,切忌停顿,注重旋律的歌唱性。

断音:音符的上面加有小圆点的音称为断音,较短促且有弹性,也称为短音。演奏时,一般吹奏原来时值的一半如上谱例第八十七小节,吹奏过程中在气息的流动下舌尖迅速离开哨片,这种方法在演奏中具有很强的跳跃感、颗粒感,演奏出的效果干净利索,音乐快速活泼又富有弹性,如同乒乓球落地迅速弹起。

吐音的演奏技巧在单簧管演奏中是较难掌握的一门技术。作曲家韦伯将吐音技术和乐曲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伟大的演奏家贝尔曼将这首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使这首作品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五)运指技巧

对于单簧管来说,流畅而又美妙的音乐旋律离不开运指技巧,而演奏韦伯的《小协奏曲》时,是否能够灵活掌握运指技巧是能否演奏好此曲的关键,如《小协奏曲》变奏Ⅱ中的乐曲片段。

谱例2-2

在日常练习与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首先要检查乐器,单簧管的垫子与管身要具有良好的密合性,指键的弹力、自然位置需在自己感到舒适的位置,尤其是右手指托的位置。其次,当处于不演奏状态时,应主动熟悉各手指的位置,此时必须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去按键,手指呈现自然弯曲的状态。在演奏过程中,动作要尽可能做到轻松掌控,一定不要用食指和拇指去捏乐器,这时候任何过分使手指弯曲或者伸直的行为都是手指紧张的表现。手指的按键力量要控制适当,将键按下且音孔堵严为最好,抬指高度不宜过高,最好不要超过1.5 厘米。最后,在练习中要保持手指控制的协调一致,从听觉上而言,在按键时要发音清晰、无嘈杂。

练习此乐段时须注意,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去练习并熟悉掌握,切记速度的控制非常关键。乐器教学中流行一句话——“十练九慢”,“慢”是快速运指的基础,没有慢速练习,在快速演奏时不仅手指不灵活且易出现错误,同时也会养成不应该有的坏毛病。因此,如上谱例2-2 乐段中多十六分音符,在练习运指过程中需结合自己的演奏情况,易出现卡顿的乐句必须单独练习。当然,这在练习中会感到乏味,但只有坚持不懈地发现问题、刻苦练习才能养成正确的习惯,将乐曲完整演奏出来。

二、演奏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放松的状态

对于演奏者而言,一个放松的状态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表现在姿势的变化上,也表现在嘴型的控制上。大多数演奏者刚开始吹奏时也许还能保持放松的姿势,但随着长时间的演奏因为节奏、节拍的变化,声音不连贯、节奏不稳定等常见的问题就会出现。手指的快速移动、声音的平稳是演奏者一心想要达到的效果,要想做到这些,手指应自然放松抬起,而不是生硬的、机械的动作,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演奏时左手用力过度、右手不放松。

无论什么乐器在演奏时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很困难的,大多数演奏者总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完全展现出来,但结果往往很糟糕,不能如人所愿,自己会觉得演奏有很多遗憾的地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好胜的心理,心态在演奏中比什么都重要,演奏者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演奏时不仅要控制紧张的情绪,还要克制内心的兴奋感,控制的好与坏会在一瞬间使演奏的音乐发生转变。演奏单簧管时要面向观众,但是不能过分在意观众,也不能不停变换位置导致手指紧张慌乱,所以演奏时要将视线集中于前方,演奏前注意安静,不要进行太多运动,其次在演奏时要全神贯注地关注手指按下的每一个音符,不管是舞台演奏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每次练习与演奏都要这样做,要使注意力的集中变成一个习惯。

(二)克服浮躁心理

单簧管的基础演奏技巧练习是一个漫长、单调且枯燥的过程,在演奏时需要耐心与毅力,要靠意志力去控制自己,对每项基础的技巧进行长时间反复的练习,循序渐进地掌握单簧管的基础演奏技巧,才能完成高水平的演奏。

在乐曲的演奏中,主要的困难大多在长音的演奏、复杂的节奏、力度与速度的变化等几个方面,练习一首乐曲时要注意判断乐曲的难易程度,分小节、分段地进行练习。演奏时不一定要从第一小节开始进行练习,而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练习。要注意演奏的速度,刚开始练习时要放慢速度,也许会出现频繁换气的现象,但慢速的练习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节奏,对手指的起落掌控得更加到位,在慢练的情况下逐渐加快速度、克服困难并达到基本熟练的程度,直到能够流畅清晰地演奏。

三、结语

在单簧管演奏中能否使一首音乐作品自然、流畅、完整地呈现出来,基础演奏的技巧掌握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日常生活的训练、演奏过程中,必须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加强气息、吐音、运指等基本技巧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地掌握单簧管演奏的基础技巧。通过不断练习,单簧管演奏者用娴熟的演奏技巧把演奏的作品出色地完成,不断地升华自己,以便更好地进行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猜你喜欢
哨片吐音单簧管
吐音在长号演奏中的运用分析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浅谈小号吐音的吹奏技巧
论双簧管哨片的那些事
行走的流沙
——为单簧管、小提琴、钢琴而作
漫谈双簧管哨片的制作及其对音色的影响
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
笙的吐音演奏技巧研究
萨克斯演奏中吐音技巧的应用
浅谈美式双簧管哨片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