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畜健康水平,促进畜产品品质提升

2021-12-11 03:56屠焰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幼龄畜产品犊牛

屠焰,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食品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这就对我国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饲养健康的畜禽,才能提供优质、安全、美味的畜产品,因此从幼畜饲养开始加强全生长过程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畜禽在幼龄时处于快速生长期,优质的培育技术可促进其组织器官发育、机体机能建立和完善,从而对后期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幼畜培育,培养优质的后备力量,从根本上提高养殖动物整体健康水平,保障安全、优质的畜产品生产是摆在当前畜牧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组织幼龄反刍动物营养专题,对犊牛、羔羊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研究进行报告,旨在加强幼畜培育研究与生产实践交流,促进幼畜健康发育,提高我国牛羊群体质量、畜产品品质。

在营养供给上,能量对幼龄动物是非常重要的,日粮中主要的能量来源为碳水化合物、脂类物质。日粮脂肪是动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同等质量的脂肪所释放的热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对于幼龄动物来说,脂肪的能量高并且适口性好,适量添加还可以改善日粮的外观、散发香味,从而促进动物采食,有利于动物早期胃肠道的发育、饲料采食量的增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1]。饲喂高能量日粮可以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使之提前达到繁殖体型[2];高脂肪开食料可减缓犊牛因断奶应激造成的减重[3]。但也有研究证实,随着代乳粉营养浓度的提高,犊牛开食料和饲草采食量会降低[4]。李文娟等[5]对比了两组羔羊,饲喂不同粗脂肪含量的代乳粉和开食料,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5%和2.8%、26%和5%,发现高脂肪日粮有利于哺乳期羔羊对能量的消化,提高断奶后羔羊采食量及屠宰性能。因此对哺乳期羔羊建议适当提高日粮的脂肪含量。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在饲料中通常占到60%以上,其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舍饲育肥模式下过高精料比例对牛羊健康、畜产品品质造成了危害。近年来针对幼龄反刍动物日粮NDF营养开展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15—112 日龄荷斯坦犊牛开食料中 NDF 水平直接影响进食量和体增重,适宜水平在15%—20%[6];3—6月龄夏南牛犊牛日粮NDF35%左右、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为1.35显示出养分含量高且易消化,可提高犊牛生长速度[7]。21—60日龄哺乳期羔羊饲粮NDF水平应高于20%[8],而断奶后25—35 kg体重育肥羊饲粮最适NDF水平为33%[9]。同时,前期营养供给对后期生产性能存在着显著影响,本专题黄文琴等[10]对此进行了探索,提出羔羊某阶段饲粮适宜营养素水平应着眼于长期的生长性能。

幼龄动物生长速度快但机体抵抗力弱,很容易因断奶、环境变化等产生应激反应,造成疾病发生率高、生长减缓等问题。在饲料无抗、养殖减抗的背景下,研发替抗产品是大势所趋,植物提取物就是其中的一个热点。植物提取物含有植物多糖、生物碱、植物多酚、黄酮、皂苷以及植物精油等多种成分,在改善畜禽生产性能和提高养分消化率方面发挥作用显著,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功效。本专题中的 2篇相关文章揭示,在犊牛开食料中添加0.3%包被肉桂醛(含油率15%)后,降低了哺乳期犊牛腹泻率,提升了瘤胃菌群多样性,显著提高了断奶后犊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11];适量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提高羔羊瘤胃pH,促进血清和瘤胃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强,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提高羔羊采食量和日增重,对羔羊健康具有潜在的保护效应[12]。

幼畜的健康培育能够及时为畜群结构的优化提供新生力量,优质的畜群结构意味着高产和稳产[13]。对于幼畜来说,营养供给与饲料投入品直接影响着机体健康,更是主导生长发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专题的 4项研究从理论上为加强幼畜培育的研究与生产实践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促进幼畜健康发育,提高我国牛羊群体质量和畜产品品质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幼龄畜产品犊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措施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犊牛肺炎巧防治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幼龄柑橘套种春季西瓜—秋季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