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发新闻事件中彰显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1-12-11 11:03李攀奇
中国广播 2021年8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

李攀奇

【摘要】2020年夏季,我国南方多地频发洪涝地质灾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出动兵力120多万人次奋战在江西、安徽等防汛抗洪救灾一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广播利用广播节目和新媒体矩阵平台,主动履行媒体责任,立体全面地呈现了人民子弟兵抗击洪水的感人故事,为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舆论支持,实现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关键词】抗洪抢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军队宣传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6月入汛以后,我国南方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6月28日和7月12日先后两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队伍等闻令而动,迅速投入到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当中,多地打响了防汛抗洪保卫战。

军队执行抗洪抢险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随着军队越来越多地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新闻舆论工作如何服务大局、在防汛抗洪任务一线发挥作用,成为日益重要的新闻舆论工作课题。

在突发新闻事件中,媒体往往承担着危机预警者、信息传播者、舆论引导者、社会组织者的角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广播节目部(以下简称央广军事)作为权威的军事广播媒体,及时发布信息,准确报道一线灾情和人民子弟兵全力抗击洪水的行动,通过议程设置,引导社会关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本文就2020年防汛抗洪期间央广军事全媒体平台的报道方式做一分析。

一、深入新闻现场,用准确消息稳定人心

相关舆情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6月初至中旬,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以“南方汛情”为主题的舆论不断发酵,其间有网友质疑在灾情面前主流媒体发声不够充分。①而实际上,从5月下旬起,央广军事就已经关注强降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群众受灾情况,持续报道各地武警官兵、民兵在一线救援的情况。央广军事新媒体矩阵从官兵们开展防汛救灾演练到进入受灾地区组织救援,大量运用图文、视频等多种方式做了详尽报道。从2020年6月初至8月底,《国防时空》节目共发布92条录音特写和26条消息简讯,持续关注防汛抗洪一线情况。

分析发稿情况可以看出,6月、8月关于抗洪抢险的稿件类型多为零散消息和简讯,7月份为抗洪抢险录音特写报道的集中发稿阶段。这样的报道节奏既符合信息的传播规律,也符合新闻事件的发展规律。在部队大规模集中参与抗洪任务之前,主要根据地区暴雨强弱,有选择性地与当地任务部队通讯员建立联系,报道部队小范围内救灾的情况。进入7月,汛情不断升级,防汛形势异常严峻。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指示,24小时内,央广军事多路记者分赴江西、湖北等地,深入抗洪一线现场,报道灾情变化和官兵救援情况。7月份的录音特写篇目明显增加,节目在依托前方记者的丰富信息基础上,充分发挥广播节目特色,通过现场特写、直播连线等形式,全面报道灾区防汛救援、群众转移安置和权威专家解读等,力求及时、快速、权威。

在新媒体平台上,央广军事开设微博话题“子弟兵在行动”,以“推文+话题”的模式持续报道灾情与救援情况。从7月上旬开始,“98抗洪部队再赴抗洪一线”“500余名老兵推迟退伍”“抗洪勇士冒小驰出院归队”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其中“子弟兵在行动”话题总阅读量达到2.1亿人次,讨论量5.7万人次。《抗洪战士打扫借宿学校留暖心礼物》《抗洪战士离家百米未进家门》等原创稿件单篇阅读量超100万+。一时间,网络上“解放军来了”“洪水不退、我们不退”的词条冲上热搜榜。

二、发现新闻人物,用典型事迹鼓舞人心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报道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特别是在抢险救灾报道中,典型人物事迹的传播,作用更加凸显。作为新闻记者,应该有强烈的新闻敏感,围绕新闻事件和社会环境需要,迅速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挖掘典型人物的精神世界,传播正确的、有益的、可以被公众接受的价值观。

特殊的人、特殊的事最能让人印象深刻。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被洪水冲走的排长冒小驰、打着石膏在堤坝拼命的硬汉连长孙金龙、流着泪说“抗洪回来就娶你”的连长苏阳等频频登上网络热搜。这些新闻报道因为把报道视角转向了一线普通的抗洪官兵,创作出一篇篇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才获得了网友们的关注,在关键时刻形成合力,为打赢抗洪抢险攻坚战注入精神动力。

在报道年轻的陆军排长冒小驰时,央广军事第一时间拿到现场视频,还原了事发经过:2020年7月22日上午,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白石天河石大圩段突发决堤险情,值班员冒小驰和战友们站在洪水中组成人墙,为转移群众提供生命通道。就在最后2名群众拽着绳索、在官兵协助下安全抵达对岸时,激流之中的冒小驰忽然被洪水冲倒昏迷。“救我!” “抓住!抓住!”短短数十秒的视频里,除了水流湍急的声音就只剩下冒小驰和战友的喊话,但这一画面却紧紧揪住了受众的心。央广军事各平台迅速联系前方任务部队追踪采访,陆续报道了《被洪水卷走的排长病情好转》《冒小驰经救治已能说话进食》《冒小驰转出重症监护室》《抗洪勇士冒小驰出院归队》等12篇图文及视频报道,总阅读量达3亿+。央广军事节目利用传统媒体报道深入、权威的优势,又在第一时间连线苏醒后的冒小驰,采制了人物专访《冒小驰:我已做好牺牲一切的準备》,系列报道通过典型人物口述、身边人的评价,树立了先进模范人物标杆,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同时,这次对典型人物、典型群体的宣传,还在抗洪的关键时期起到了鼓舞人心、持续振奋士气的效果。《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洪大堤上》《90后党员突击队》《退役军人抗洪队伍》等录音特写播出后,一些退役军人通过新闻找到了老部队的抗洪地点,重回“战场”,一些休假的军人就近找到任务部队请求参加抗洪。

三、设置新闻议题,用事实回应舆论关切

技术赋权,让人人有了麦克风。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意见表达空间。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在各类新闻事件中的多元化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有质疑、关心,也有谣言。新闻媒体除了要用有力的新闻事实回击谣言外,还应加强议题设置,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在重大灾害发生后,新闻媒体应当对当前舆论环境做出充分的研判,并从整体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保障群众的意见表达,反映群众的呼声,疏导消极、负向的情绪,鼓励、倡导积极正向的舆论。②

在抗洪初期,央广军事官方微博曾报道了空军抗洪官兵的手臂上被浸泡出大串水泡。画面中,年轻的官兵被晒得皮肤黝黑甚至脱皮,这些图片和视频被各大媒体平台陆续转发,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下留言,关心询问:“抗洪大堤上是否有军医?官兵们的伤病能否得到及时医治?”北京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领导看到新闻后,连夜准备了药品,派出4名皮肤科专家前往抗洪一线对官兵们进行巡诊。央广军事及时把这个后续消息发到网上,回应了网友们的关切,也为部队救援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也有网友發出疑问: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抗洪仍需要人工费时费力吗?面对网友的留言提问,央广军事平台既不回避也不夸大,派出前方记者第一时间深入抗洪大堤一线,了解任务部队的作业方式,多天蹲守采访。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了解科技手段在抗洪中的使用,采制录音和视频报道,在广播节目和新媒体平台上展示科技抗洪的成果,为网友解开了疑惑。

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精心谋划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央广军事积极策划,精心设置了“武警、官兵和当地民兵积极帮助群众抢收水稻”“江西多部队帮助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等议题,在新浪微博开设相关话题。同时,结合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及时报道部队帮助驻地群众防止因灾返贫的一系列措施。在江西余干县省级贫困村富湾村,武警官兵和农民一起抢种晚稻,央广军事记者全程跟随记录,并及时发回录音特写。在抗洪抢险后期,这类议题不仅通过整体性、连续性的报道彰显人民子弟兵的宗旨本色,更让灾区群众从新闻报道里看到了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四、聚焦融合创新,用融媒体增强传播张力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新闻报道的深度以及报道的全面性、思想性,但缺少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而社交媒体以其开放性、平民化、交互性深受网民喜爱,但信息来源不可靠,缺乏可信度。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只有两个舆论场相互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形成一个全面、健康的新闻传播生态环境,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新闻服务。

在这次抗洪抢险救灾报道中,央广军事各平台阵地大量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载体,通过专题、直播、访谈等形式满足了受众多样的信息需求。业务素质较高的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用多种媒介手段记录现场,再通过多媒体平台将记录的素材加工整理、分发,形成融媒体传播势头,增强了新闻作品的影响力。

回顾2020年军队参与抗洪抢险的报道,不难发现,从传统的图文消息,到广播电视的专题策划,再到网络平台上提振士气的漫画、歌曲等,内容立体、方式多样。微博话题“抗洪官兵的心愿是上《新闻联播》”被反复点击,总台《主播说联播》栏目立即对此回应,主播康辉在节目中拿起手机观看这条短视频,随后给予这名官兵回应和祝福,广大网友纷纷关注和点赞。这充分说明,在全媒体时代,各个媒介平台的边界正在被打破,媒体融合的方式越来越多样,新闻叙事的结构和方法有了新的变化,只有具备融媒体思维,才能快速找到公众的媒介需求,让各种形式的新闻同频共振,共同为军队新闻舆论工作服务。

注释

①年度传媒伦理研究课题组:《2020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21年第1期。

②高晓虹、蔡雨:《畅通信息 增强信心 稳定人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报道分析》,《中国广播》,2020年第3期。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广播节目部)

(本文编辑:聂巧)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
企业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如何利用新媒体做正面舆论引导
互联网时代重新审视“舆论”
网络舆情编辑能力构成因素浅析
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
利用新媒体构建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形象的传播策略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