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音乐中演唱时情感融入策略的几点思考

2021-12-11 11:06杨双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唱歌

杨双焕

摘要:歌唱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艺术表达方式。歌唱是将发散出来,将声音作为一种“乐器”,是一门表演艺术,它能最深刻、最精确、最生动地表现人的感情。而当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忽视学生情感投入,造成歌唱教学效率低下。所以,加强小学生歌唱的情感投入是歌唱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唱歌;情感投入;情感共鸣

前言

歌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中国古时候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歌唱不仅可以宣泄人的情绪,而且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让人得到精神慰藉。声乐唱法和情感训练是相互促进的,两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假如忽视了情感,只注重用发声技巧来进行演唱,我们演唱的歌曲感染力就会降低,难以感动观众。情绪训练应以正确的演唱技能为依据,歌唱不但要歌唱,还要有情感,唯有以丰富的声情并茂的歌声,才能准确地揭示出歌曲的情感内涵。

一、情感输入在歌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情感的输入可以激发歌唱力量的表现

心理研究表明,大量的艺术创造与表现都受到情感的直接推动。情感是歌唱家的第二个创造活动,其一方面诉诸始终清醒的智慧,另一方面诉诸内心的情绪。作者将这一点在作品中贯穿始终,并将情绪充盈整部作品,内容和形式才能体现其自身及主题的内在特点。

由于人生经历、思想层次、情感体验等各有不同,我们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即歌唱,必定有动人的艺术魅力与动人。中国古代音乐唱法理论特别强调“声情并茂”、“言情并茂、词相得益彰”,这几个方面反映出感情、语言间的紧密联系。在唱歌活动中有感情,不但可以创造出动人的音乐和艺术效果,而且可以使人感觉舒服,让发声器官和身体都活跃起来,让歌唱活动进入最佳、最和谐的最高境界。

2.情感输入能使学生在歌唱中受到影响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学习感染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及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所以,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演唱情感,使之富有感情。

歌唱学特别需要情感的投入与参与,歌唱情感要比陷于机械性发音更能促进歌唱发声的协调运动。比方说教唱《新年好》时,教师可先描绘一首歌的意境:又到了新的一年,走出家门的人都会回来,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并且可以通过肢体描述把孩子带进歌声的意境里,让孩子在新的一年里感受到欢乐,再结合歌曲的旋律与意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情感输入让学生进入歌唱状态

在营造和谐融洽学习氛围的同时,歌唱教学也要让学生们感受生命。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种演唱方式,对学生进行合唱、二重唱、轮唱等方面的训练,以此作为载体,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和集体精神。

二、影响小学生歌唱情感输入的主要因素

1.教师缺乏指导

一位出色的音乐教师应懂得不露痕迹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歌唱,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但是,实际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本身在演唱方面便缺乏感情投入,唱歌教学缺乏激情,更谈不上感情投入。

2.学生对唱歌缺乏兴趣

如今,由于音乐并非主科,学生们很少接触。有些家长甚至学生误以为音乐不属于考试科目,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其他科目中。长期来,该课程教学方法简单,内容少,活动量小,艺术创作能力差,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缺乏艺术性和创造性,必然造成教学水平低的学生讨厌本课程。

3.歌唱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歌唱课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从目前的声乐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数量多,很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另外,目前许多学生对唱歌技巧训练的理论与教学实践关注较少,主要是从歌唱的发展、演唱特征、声音审美、心理生理分析、声带的保护与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因此,平常的时候很多同学唱歌都很好,但感情却很难融合。

而目前的歌唱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同时,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无论学生是否理解或掌握歌唱训练的目的和要求,都只是被动接受,缺乏师生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

三、加强小学生歌唱情感输入的对策

1.用声音传递感情,让声音感染学生

教师悦耳的话,洪亮的嗓音,是引导学生传达歌唱感情最有力的武器。运用语音传达情感也是教学情感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师的语言美,声音美,其柔软磁性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起到促进作用。把优美的语言拉长,感受到真实的语言,就能让学生在诗中体验美和感受,从而融入歌曲的意境,以声音传达情感。

第二,规范唱腔,充实音韵。教师以纯熟、规范、流畅、热情、富于表现力的歌曲感动学生,让学生听老师动听优美的歌曲,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唱欲。

2.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

利用音乐故事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开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潜力。例如观看童话音乐“龟兔赛跑”,同学们能在音乐中辨别出不同的音乐意象,感受到音乐特有的声色与表现。

和音乐一起自由演奏。使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表达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听了音乐之后丰富的想象,获得思想情感教育,丰富弦乐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表演,让学生在多次的舞台排练与演出中感受到快乐与满足,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加强他们对演唱的原创性追求,并产生更加持久的兴趣。

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绪

首先要注重听音乐的训练,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鉴赏环节,用音乐拨动儿童的心弦,享受美,丰富情感。其次,通过设置情趣来设定环境,就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感和具体内容去创造相应的情景。制作情景有很多方法,如说故事、看图片、看视频等。你还可以用多媒体或者临时性的。创造一种景观,激发学生视觉与听觉的同时,使他们近距离地欣赏风景。合理安排能营造出适合音乐作品的气氛,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有深刻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音乐作品。

最后,通过认识曲调而感受到旋律的表现。人说话时,语气变化很大,音调也不同。如此优美的旋律线可以准确地描绘音乐形象,从而指导人们表达歌曲的感情。因此,让学生了解乐曲的起起落落,鼓励他们创作出如高声部和低音部的旋律,是学习歌唱的捷径。这些细节要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高音质,使学生轻松地歌唱。

4.开展师生互动,实现关爱

老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其感受到教师的真挚,强化音乐教学的情感功能,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唯有爱老师,才能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成为具有积极健康情绪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尊重每个学生,从“爱”字入手,转变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积极、健康的学习情绪。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蕴含丰富情感的艺术,这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强大工具。教师应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应重视激发歌唱情感,引导学生把情感融入歌唱,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应用情感形成艺术图像的音乐形象,能培养学生的审美与个性,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积极获得知识,用歌声表达自我,真正走进多彩的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马玉.基于小学音乐中演唱时情感融入策略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5):235-236.

[2]高爱华.让音乐成为学生的灵魂伙伴——小學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建立探讨[J].考试周刊,2017(63):165.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唱歌猪
会唱歌的小路
不会唱歌的蝉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论治愈系插画的精神传达
一只大狼想唱歌
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