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

2021-12-12 08:16罗雪瑶杨秋萍王仲尧余家齐周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3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心理健康院校

罗雪瑶 杨秋萍 王仲尧 余家齐 周钱

[摘           要]  高职学生认知还处于逐渐建立、不断完善的阶段,需要通过相应辅导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思维,提升自身“三观”。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认知、情感及意志的主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领导人员及教师应该对其有正确认识,了解其中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提升措施,从各方面入手,让心理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上升,帮助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全人格。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3-0208-02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我国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很多学生出现了不同生理疾病的症状,甚至部分学生还存在精神障碍问题,这种身心状态不仅对学生自身极为不利,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危及他人生命健康安全的现象,因此,高校学生必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即将面临社会压力,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认知、“三观”建立并不完善,思想较为幼稚,心理状态不成熟,对事物辨别能力较低,不会进行自我疏导,面对就业压力或多或少会出现过激行为。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可以全面健康成长。

一、由管教转向服务

高职是学生建立“三观”的重要节点,因此,教师需要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学生利用发展视角对自身进行定位。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管理时需要根据学生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方案,进行针对性管理,转换传统管理模式,让管理人员提高自身服务意识,由管教式管理模式转换为服务式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服务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如果管理者只是从其社会整体入手,对学生的个性没有进行综合考虑,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惰性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影响其管理效果,让其管理工作陷入尴尬地位。例如教师在讲授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这一课时,可以先将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进行罗列,并根据学生特点安排相应角色让学生进行练习及思考,在课程练习及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问题,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并且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缓解紧张害怕情绪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加重学生负面情绪,让学生可以养成正确交往方式,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心理可以保持健康状态。

二、将条块模式转为项目模式

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管理时主要使用条块管理方式,各部门、各教师之间责任、义务都较为明确,但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但是各个科室、部门之间性质不一样,管理目标也不一致,在管理過程中很容易出现冲突,例如教务处及组织人事处只对教师负责,学生工作处及团委就只对学生进行负责,其余科室参与度较小,尤其是行政和后勤更是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部分领导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只是少数部门的事情,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各个科室都共同参与进来,因此,相关领导必须让其模式进行转换,让其成为一项项目,充分调动学校各个部门、各个科室之间的积极性,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参与,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出现不良情绪,导致心理状态失衡。

三、构建良好环境

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必须对其足够重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领导人员需要定期对教职人员进行思想培训。让教职员工能够对健康教育工作有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其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进行同步教学,双管齐下,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是一项比较漫长的过程,所涉及的事物较多,不仅需要教职员工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全面关注,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进行配合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需要从学校文化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温暖,从而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极为重要,环境中各项因素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这一方面较差,学校管理者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集体性文体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通过集体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还可以让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变得活跃,避免出现心理疾病。

四、创新教育形式

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学生对教学方式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心理教育属于一项体验式、沉浸式并且具有一定隐私性的教育课程,传统讲授式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其教育效果也较低,要想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对其教育方式进行创新,让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相应学习过程中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全人格。高职院校领导人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根据研究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所出现心理问题都源于心理,而心理自卑的学生不愿意当面和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加上高职院校学生自尊心较强,对隐私保护较为强烈,因此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减少学生与教师面对面沟通的尴尬处境,也可以保护学生隐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在交流平台上学生信息处于匿名状态,学生在这外壳保护下更容易将其心理问题疏导倾诉出来。例如,学生感情不顺利,由于学生没有健全恋爱观及辨别事物能力,一旦出现失恋情况就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无法从痛苦中走出来,并且部分学生认为失恋是一项很难堪的事情,不愿意将其自身思维倾诉出来,而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其不良情绪倾诉出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匿名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工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爱情,从而让学生心理保持健康状态。

五、以课程为基础,开展相应教学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专业课程相比具有很大不同,需要针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用具有代表性事例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通过多种讲解方式让学生了解各个情况下的心理变化,学生可以根据其事例对其心理发展特色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寻找出自身心理上的不足,克服消极情绪,以健康积极态度投入学习生活过程中。教师需要用发展眼光来看待相应的问题,没有出现问题也要进行相应的普及,不可以当问题出现以后再进行普及,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对其心理进行缓解,出现心理扭曲情况会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教师在制订相应学习计划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不可以放任,导致学生无法对其进行排解,影响其健康成长。课堂教学主要是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以课堂为依据,从案例入手对学生进行广泛教育,从而实现全方位教育。例如,在学习人际交往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设计相应话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发表意见,通过学生讨论及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培育,对于一些缺乏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对学生进行一定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六、加强专业团队建立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度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引导,因此,高职院校领导人员要做好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心理教师行列,可以利用招聘或聘请方式来提高心理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为其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并且高职院校领导人员还需要定期对心理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现有心理教师专业技能。除此以外,高职院校领导人员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为教师培训提供教学基础,如多媒体设备、教学用具等,从而全面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与理论修养,只有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及时判断,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群艳.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4):36.

[2]李恺琳.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0):178-179.

[3]李伟.高校服务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构建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8):39.

[4]柏海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研究[J].法制博览,2018(32):286-287.

[5]刘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祖國,2018(19):211-212.

[6]符经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5):13-16.

[7]王淑娟.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例[J].价值工程,2017,36(20):234-236.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心理健康院校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