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盲盒”不是监管盲区

2021-12-12 01:57于海军
民生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盲盒盲区店铺

于海军

近日,年轻人群体中兴起一种“脱单盲盒”。消费者仅需花上一元钱,就可以获得一张写有陌生人微信号或者QQ号的卡片,也可以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卡片上投进盒子,等待“有缘人”的出现。有媒体报道,这种“月老办事处”,也从线下发展到了线上,不仅有了与之相关的小程序,还有电商平台推出“脱单盲盒”店铺,并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

今年8月份,长沙某大学生摆地摊卖盲盒走红网络,“脱单盲盒”也进入公众视野。有电商平台的店铺显示已成交10万件。从“礼物盲盒”“文具盲盒”到“宠物盲盒”,到“脱单盲盒”,“万物皆可盲盒”不断催生出新的样式,这种层层包裹的外衣吊足了公众胃口,捕获了公众的关注度。

与此同时,近年来围绕盲盒“变了味”“被玩坏”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甚至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盲盒,也在不断试探监管的底线。

“脱单盲盒”满足了部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拓展了社交边界,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必须看到,新鲜感和刺激感都是一时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能找不到心仪对象,更有可能因此而带来隐私泄露风险,也不排除会陷入“杀猪盘”的可能。商家在收集了大量用户信息后,难保不会将其售卖给不法分子。此外,购买盲盒后获取到的对方身份的正当性和真实性也存疑,近些年網络中虚构个人形象骗取钱财的事件屡见不鲜。

坦率地说,如果没有良好合理的规则约束,任由这些“脱单盲盒”野蛮生长,便有可能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必须强调的是,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脱单盲盒”不是监管盲区,在商品和服务上线之际,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监管也应及时跟进。

相关电商平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对于此类小程序和店铺多加关注和审查,借助自身海量数据对其进行分析监测跟进,及时制止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不良信息。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需严格审查核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共享经济下,小程序开发者和电商店铺平台需要明白,抢占盲盒风口可以,但是不能盲目,只有诚信经营,维护用户个人隐私,才能为自身谋求长远发展。

以往,新型陌生人社交平台如涉及买卖交易,往往会衍生出诈骗或各类套路,需要提醒的是,面对一些非正规小程序和存在隐患的平台店铺,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资料,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同时,也要守护好个人情感。

“脱单盲盒”之所以能兴起,有受众,也凸显了当下年轻人的社交需求。近些年有些地方的工会、社区、团组织就尝试采用线下活动满足当前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可靠放心的渠道多了,风险自然少了。

“脱单盲盒”也许会让你怦然心动,但是对于情感不能盲目、随机,冒着自己隐私泄露风险换来的“爱情”,能否品尝到“真实的甜蜜”,值得审视和商榷。

猜你喜欢
盲盒盲区店铺
盲区50米
老店铺杂事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盲盒”,盲在何处?
交叉感应环线通信盲区分析和应对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重庆事件与医保盲区
2015五道口店铺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