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光

2021-12-12 12:39陈子妍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妇人点题路灯

陈子妍

夏日,皓月当空,星光黯淡,燥热的风掠过车窗,路灯被浓荫掩映,路上行人寥寥。(环境描写,营造了静谧的夏夜氛围,为下文叙事作铺垫。)

我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掠而过的景色。怀里的书包原本就不轻,加上今天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感觉书包似乎又重了几分。我想起考前挑灯夜战的日子,也曾信心满满、一往直前,可日复一日的奋战却换来令人失望的分数,仅是想象着母亲知情后落寞的神情,便觉得心中更加沉闷。(心理刻画十分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况,细腻生动,颇有感染力。)

公交车的报站声响起,车门打开,我瞥了一眼,一位妇人小心翼翼地上了车。

“请问这里有人坐吗?”忽然,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把我从烦闷的思绪中拉回到眼前。我略显慌张,告诉她没有人,她这才坐下。

我顿时心生疑惑,旁边的座位明明没有人,我也没有把书包放在上面,她为什么提出那样的问题呢?于是我转向那位妇人,开始细细打量她。她身着淡蓝色碎花连衣裙,提着米白色帆布包,一头齐耳短发夹杂着些许银丝,白净的面庞,周身没有什么配饰。她微卷的睫毛之下,是灰暗无光的双眸,没有一点神采……(外貌描写,写出妇人衣着的朴素,也交代了她盲人的身份。)

我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一位盲人!

车窗开着,热风灌入车厢,我几乎就要再次陷入刚才的烦闷之中,于是颇为懊恼,想要关上窗户。正欲伸手关窗,却听到她说:“夏天的风真有特色,热辣辣的,多么富有生机啊!外面的树该是长得很茂盛吧?”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喃喃自语,又似乎是在和我聊天。我一时竟不知所措,只好往窗外望去。盛夏时节,自然是万物繁盛。尽管是夜晚,但道路两旁绿树的茂盛仍清晰可见,碧绿油亮的叶片层层叠叠,将道路隐去大半。最引人注目的当是灯光了,小小一盏路灯,透过挤挤挨挨的碧叶,从黑暗中探出头来,将细长明亮的光线洒向黑暗,于是街道灯火通明。我轻柔地说道:“树叶确实茂密,可那路灯的光,更是明亮啊!”当我说出这句话时,心中仿佛也有了一道隐隐的光。(巧妙点题,标题中“光”的两重含义既指现实生活中的灯光,也指心中的希望。)

我一边讲述着窗外的风景,一边转过脸来,才发现她那双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里,好像因我的诉说而闪烁着淡淡的光芒。

虽夜色浓重,但那光却依旧打动了我的心扉。

许久以后,我仍然会想起那晚公交车上的相遇。我遇见了一位盲人,但她却指引我找到了光。从此,尽管时光里山南水北,但我心中尽是光明。(文末升华,并与开篇的环境描写相呼应——虽星夜黯淡,怎奈心中光明无限,希望之光亦就此点燃。)

【总  评】  意大利作家梅塔斯塔齐奥曾经说过:“在黑暗中,即使是一线微光,也常常能使航手找到北极星,并修正他的航向。”光,照亮了现实,也点燃了希望,文章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本文取材于生活见闻——与盲人的一次邂逅。在生活中,盲人因视力障碍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人群,但若是走近他们,便会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美的憧憬与向往。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文章颇有社会关怀的价值。语言细腻、优美则是文章的另一大特色,无论是对夏夜环境的描绘,还是对“我”的心理刻画,都足见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尤其是“小小一盏路灯,透过挤挤挨挨的碧叶,从黑暗中探出头来,将细长明亮的光线洒向黑暗……”这句话将路灯拟人化,写出了路灯的调皮与可愛。此外,不得不提本文松散有致的行文结构,开篇情景导入,结尾在点题的同时也与开头呼应,文脉通畅,浑然一体。

(讲评教师 康虞佳)

猜你喜欢
妇人点题路灯
文末点题太直接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犬人
傍晚,路灯为什么能自动亮起来?
犬 人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高僧与妇人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
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