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域下高校管理育人的结构化运行与实现机制探析

2021-12-12 23:30肖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系统论

摘要:管理育人是高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论视角下的管理育人是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要素及其要素间作用关系的系统化工程。探析管理育人结构要素运行的核心步骤和关键环节,从决策保障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引领机制和文化保障机制四个维度入手构建高校管理育人的实现机制,以求各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着力实现管理育人结构的良性运行,更进一步地提升管理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系统论;管理育人;实现机制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管理育人是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管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高校管理育人的内涵与路径,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当前各高校在管理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主要是管理育人主体的单方面的积极推动,而管理育人的对象、中介及环境等要素在管理育人中的协同作用发挥不足。仅就育人主体内部而言,各高校、高校各部门之间对管理育人主体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育人功能极少关注。在教育目的这一范畴下处理各项育人工作的关系,管理育人被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门工作,而不是高校教育的目的或归属,这在一定程度上遮盖了育人的视野,消减了高校德育的合力。

目前,学者们对管理育人本身已经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对高校管理育人结构要素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当前高校开展管理育人工作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奠定了基础,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是笔者认为当前的研究仍有两点值得注意:①集中于管理育人内涵与认识,现状与问题等概念层,探究管理育人的结构要素、运行机理及实现机制的研究鲜见。②侧重于对管理育人主体的作用分析,对系统论研究方法的运用还不充分。在为数不多的其他育人要素参与的研究中,却集中于探讨单个要素(如学生、环境文化等)作用,缺乏比较全面的对多要素协调参与管理育人总体工程的系统、专门研究。

本文尝试以系统观为理论指导,整合主客体结构要素运行的基本理论以及经典作家对结构要素运行作出的基本论断,探析结构要素运行的核心步骤和关键环节,以求各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发挥,实现管理育人结构的良性运行,更进一步地提升管理育人的实效性。

二、系统观视角下高校管理育人的结构要素关系探索

(一)管理育人结构要素含义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一论断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为我们理解管理育人的主体、客体、介体及环体等多重要素关系也提供了科学指导。

1.管理育人的主体要素

主体要素是作为施教活动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效地实现自己所担负的主体性功能所具备的一系列条件的总和,其为育人主体的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性基础。管理育人的主体毫无疑问是指从事高校管理育人实践的人员,包括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本身及其他参与高校院系管理实践的人。管理者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对学校人员、财务、设备、公房、信息等各种资源和活动的管理,将人才培养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作用,以实现学校办学和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2.管理育人的客体要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是主体客体双重身份的统一体,作为教育主体作用的对象,教育对象具有客体性,但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教育对象又是以主体的身份出现的。[10]因此,教育对象的性质与主体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在这一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要育人客体的主体性。高校管理育人的客体是指在高校管理育人实践中的接受者和受教育者,在具体实践中客体主要是指进入高校管理实践活动主体指向范围的学生群体。高校管理育人的实践主要是通过各种具体的工作关系让师生之间产生联系和交往。在这些具体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必须依托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从而体现出主客体之间认知与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差别。

3.管理育人的介体要素

教育介体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高校管理育人的介体主要是指在育人实践活动中采取的内容、方法和载体,主要包括网络、书籍报刊、手机、各种媒体介质及宣传传播系统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在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渴望得到更多的主体性,渴望使自由的个性得到发展。现在的高校院系管理育人呈现人本价值取向的特征,加入了很多充满时代气息的內容。其中互联网的广泛使用,非常有利于高校管理育人的发展。

4.管理育人的环体要素

环体,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对人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环境因素是管理育人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管理育人的环体指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环境的现状与发展的制约,学校、家庭、单位等环境的影响。由于校园文化是管理育人的重要资源,在学校德育环境中更加强调环境文化与行为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发挥。由于育人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育人的成败,高校要在营造有特色、有底蕴、有温度的校园文化进而充分发挥出其育人功能上下功夫。

(二)管理育人的要素运行机理探析

结构要素是从静态维度呈现管理育人主体发挥作用的有效空间及协同育人要素在该空间中所处位置及相互间的关系,从而有效界定不同要素的角色与功能。运行机理则是从动态维度勾勒出管理育人的不同要素从封闭分散到整合协同的演进脉络。

管理育人的主客体关系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即是互动性,这种“互动”不仅指主客体间的互动,还包括主体、客体、介体、环体间的“交相互动”,具体表现为主体的主导性、客体的能动性、介体的中立性和环体的可塑性。管理育人结构的各个要素在运行过程中,分别有着各自的功能,他们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独立,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管理育人结构的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人为本”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要想高校育人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就更要在要素的运行上下足功夫,使主体和客体充分发挥各自地主体性,而环体和介体要为这种主体性地发挥创造条件。通过各个要素的协调作用,使各个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使管理育人的结构达到良性运行,以促进主客体主体性的发挥,更进一步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管理育人的实现机制

实现机制是管理育人理论模式转向实践操作的关键制度保障,主要从决策保障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引领机制和文化保障机制四个维度构建。

(一)建立决策保障机制(制度),提高工作认识

要在决策中建立师生参与、表达、反馈机制,畅通发言、评议渠道,以大多数师生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为标准。作为管理中最重要的決策环节,若能充分尊重和反映广大师生的意愿,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高明的育人手段。师生受到尊重和重视,各项决策民主而科学,就会激发师生的活力,增强主动性和创造力,积累正能量,促进包括育人目标在内的各项事业愿景、目标顺利实现。同时,高校的管理制度建设应该形成一种从制订、实施、反馈再到修订的机制来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学生工作规章制度的范围和内容。

(二)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育人能力与水平

1.以激励机制强化育人动力,提升育人队伍整体质量

一方面,进一步强化高校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高校管理者作为各项政策制度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不但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方针,而且要在管理过程中将政策、方针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传递到广大师生。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循制度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率先垂范的带动效应,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传统科层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岗位职员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岗位的工作程序,努力实现管理育人向制度育人、规范育人的转化,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将管理与育人在实践中相结合,重视管理者的示范作用

高校管理育人实践应该加强高校管理育人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管理人员的主体作用,尊重管理育人实践的规律,凸显管理人员的价值引领作用。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岗位有正确的认识,对本职的岗位职责在高校管理育人中的作用和意义有正确的理解,自我肯定,自信育人。建立一支整体上水平和素质优良的管理队伍,为管理育人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三)建立创新引领机制,丰富育人方法与手段

1.站稳主阵地,加强对日常生活管理

育人是一项整体的工作,必须全面调研主体和客体的实际情况。对于高校管理育人这项实践,要传承过往优秀的方式方法,站稳课堂育人的主阵地。在全过程中贯彻育人理念,充实巩固和提高育人效果。同时,通过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物质载体,柔性管理、内外监管,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并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其一生。

2.利用新媒体,贴近学生、服务学生

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如“智慧团建”、“易班”、第二课堂pu平台,传播平台如QQ群、微信群、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学习平台如MOOC、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等网络精品课程,主动在网络上贴近学生,寻求共鸣,沟通心灵。加强校园网的监管,通过安装信息过滤软件、设置网络黑名单等方法纯净校园网络环境。

(四)建立文化保障机制,营造以文化人的育人环境

1.校园硬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是体现学校办学底蕴,凝聚学校历史精神,彰显学校人文气息和累积学校传统个性的重要窗口。高校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营造适合个人成长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使广大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感官愉悦、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效果,从而使其安心工作、发奋学习、身心健康。通过放置校园雕塑、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校训,设立校史展览室等做法,引导师生通过这些物质载体去体味它们所凝结的学校历史、人文气息和审美意蕴,进而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增强校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育人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

2.校园软文化建设

校园软文化建设主要是指管理育人主体积极探索各种寓教于乐、富有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管理育人升华为爱心育人。一方面,开展诸如专家论坛、采风沙龙、文化节等高雅的、具有科技含量和理论深度的活动来吸引师生。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行为文化开展和渗透中,倡导大学校园精神,铸造师生共同的行为模式,以点滴细节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每一位教职员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做好育人工作,以饱满的爱心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注重育人的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爱。由此,培养学生的大格局、大情怀,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杭永铨. 高校要强化“管理育人”的工作[J].江苏高教.1988(6):50-52

[2]董鹏.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J].今日印刷.2014(7):1-3

[3]董世坤.观念·制度·文化:高校管理育人再思考[J].高教管理.2019(7):91-94

[4]李丽昆.高校院系管理育人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 2019(3):18-20,38

[5]单贺年.对新时期高校管理育人问题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2):5-6

[6]刘春雨.高校管理育人长效机制建设问题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12):102-104

[7]陈超.立德树人视域下管理育人的 内涵厘定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3):140-142

[8]王承凡.高校管理育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6):66-69

[9]陈亚峰.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育人工作的创新[J].高教论坛.2016(31):9-10

[10]王静梅.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及运行机理的探析[D].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01-01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导师制视野下的文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xjj2018-30)

作者简介:肖薇(1985.12),女,汉,江苏金坛人,讲师,社会发展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系统论
系统论视域下小学生手球教学研究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微博外交的研究进路与评估框架
基于系统论和协同论视角的有效教学探讨
关于高校学科建设要素及其规划制定的思考
环境治理路径的现代系统论与系统方法检视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园本教研体系研究
系统论视阈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养研究及外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