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

2021-12-12 23:30黄雅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网络素养内涵现状

黄雅文

摘要: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观点各一,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探究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从网络思政教育视角出发,从“微知识”、“微安全”、“微道德”这三方面探究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机制。

关键词:网络素养;内涵;现状;提升机制

一、研究背景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 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10.11 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10-19岁网民占比12.3%,20-29岁网名占比17.4%,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占总体网民规模的99.60%。网络深刻改变着广大青少年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成为其表达思想、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用户通过微信、QQ 随时保持与朋友的互动,通过朋友圈、微博、抖音等随时进行热点话题讨论和评价,这些行为逐步形成一种新媒体网络文化,并深刻影响着用户与世界互动互融的方式。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

网络素养特指网络环境下的媒介素养,也被称为网络媒介素养或网民素养 。 1994 年,美国学者麦克库劳(McClure)提出网络素养,他认为网络素养不仅是指网络知识,还包括获取这些知识所需要的网络技能。国内首次提到网络素养概念的为中科院研究员卜卫,他认为网络素养是“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对其管理的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具备网络安全保护能力”。由于研究视角、方法的不同以及网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时期对网络素养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本文将大学生网络素养归纳为三个方面:网络知识利用、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道德养成。其中网络知识利用包括网络信息获取、网络信息辨别、网络知识创新三项内容;网络安全教育包括法律法规学习以及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网络道德养成则分为网络道德观念教育及网络道德意识培养两方面。通过随机发放自制《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问卷》,了解目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共发放94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45份,通过分析,本文将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意识及网络搜索能力

00后大学生从小就接触网络,他们普遍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在遇到问题时,94.81%的被调查者会上网找资源学习,但是他们使用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维普)检索文献的方法的能力一般。

2.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弱

81.9%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在网上发布的信息是半真半假,而大学生使用数据路的搜索能力一般,因此,大学生对信息的专业性、真实性等缺乏分析和判断,容易被虚假、似是而非的信息所误导。

3.网络依赖程度高

首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63%的大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大量的业余时间和碎片时间都花费在网络上;其次,84.44%的大学生会利用网络来查阅资料,改变了传统的线下学习的习惯;第三,网络购物、聊天通讯等形式都已经成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网络知识贡献率较低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57.14%的大学生不会在网络问答平台(如百度知道、360问答等)上解答他人的问题,41.38%的大学生不会在网络社交平台(如贴吧、知乎、微博)上感兴趣的话题发表个人见解,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们只是以网络浏览者的身份参与到网络知识活动中。

四、影响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1. 大学生尚处于价值观的塑型期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们对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有全面客观认识的重要时期,当前例如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公众号等形式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他们的价值观更容易受到网友、朋友圈、论坛等的影响。

2. 泛娱乐化的网络形式冲击力大

网络快餐文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代大学生的闲暇时间里大部分被网络游戏、网络短视频平台、网络微平台等所占据。网络的泛娱乐化,让部分大学生降低了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弱化自律意识,淡化政治理想,逐渐丧失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模式单一

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课程开设有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及大学生信息素养这两门课程,而这两门课重点都是在提高学生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的提升上,模式较单一,缺乏网络素养专题教育模块。

五、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机制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首先应从完善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出发,然后利用当前各种网络平台的优势,“借力发力”,不断提升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本文主要从结合“微平台”的角度从“微知识”、“微安全”、“微道德”这三方面探究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机制。

(1)“微知识”

①微理论——趣味知识,云端放送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消息。因此,利用“微平台”来推送理论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例如“1分钟了解什么是防火墙”这种简单易懂的动画视频推送方法。无论是网络知识、网络技术,甚至网络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在“微平台”上进行推送。在碎片化的学习时代,这种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且消化。

②微案例——实时推送,经典解析

在丰富当代大学生网络知识、网络技术、网络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大学生的政治底线,用政治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帮助其牢固树立政治红线意识。通过实时案例推送、经典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强化实践锻炼及情感体验。

(2)“微安全”

对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言行法律条文进行科学解读并推送,并列出网络违法言行清单,不断提高大学生日常言行的法律判别。同时通过推送通过网络专题讲座、网络情景教育等形式进行专题教育,不断引导大学生提高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开展网络辩论赛,针对专题论点进行思辨,不断引导学生对网络言行的深入思考。

(3)“微道德”

①微文化——科学解读,积极推进

科学解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大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的培育;大力推进寝室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学院文化建设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②微礼仪——网络思政,提升素养

线下结合线上,大力宣扬我国传统礼仪,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礼仪意识,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底线,传播礼仪正能量,提升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助力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③微榜样——树立典型,传播正能量

榜样是一种能够看得见的精神力量,通过网络榜样事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每个青年人的意识形态领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辩证思维的认知。

六、结语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及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日趋重要,需结合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等方面研究,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构建多维度、多空间、多角色的网络素养教育环境,建设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专题平台,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参考文献

[1]胡余波,潘中祥,范俊强.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浙江省部分高校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5):96-100.

[2](美)莱茵戈德. 《网络素养 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卜卫.媒介教育與网络素养教育[J].家庭教育,2002,(11):16-17.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 http://www.cnnic.net.cn/gywm/xwz x/rdxw/ 20172017_7084/202109/t20210923_71551.htm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滑时代’下微平台助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Y20205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素养内涵现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医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依赖实证研究
传媒类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