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常见困难和问题的实证分析

2021-12-12 23:30柯思璇杜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大学生

柯思璇 杜琳

摘要:实证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指基于当前事实依据,通过经验推理、说明、总结所要陈述的观点。本文将常用于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分析法用于探讨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人际交往困难和心理问题等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常见困难和问题的分类、判别,根据学生具体行为表现,基于学生的核心需求,充分结合家庭需求、集体需求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实证分析;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困难和问题

青年大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头脑聪慧、作风严谨,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不懈的创新精神,那么,才能承载起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业。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一方面要做好学科教育、技術实践,另一方面更要做好日常教育管理,要从学业、生活、心理等诸多方面明晰青年学生所需、所思、所急,并给予科学和精准的支持。由此可见,基于一种科学的研究和探讨机制,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类判别,并通过积极对策给予有效干预,对青年大学生能动地平稳、顺利推进大学生活尤为重要,同时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服务青年学生提供有效参考方案。

一、常见问题分类及判别

1. 经济困难

经济困难主要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持其在读期间学费、住宿费和日常生活基本开支。每年9月,学校资助中心会统一组织完成对这部分学生的困难认定,认定结果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种,认定结果作为学生参评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其他奖助金的判别依据。参与困难认定的学生,需按评定要求提供民政部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医院等相关证明材料,如建档立卡证明、低保家庭子女证明、特殊供养证明、优抚证明、残疾证明等。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是否有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等作为困难类别判定的辅助条件。

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遵守纪律、重视学业,在衣食住行诸方面均很节俭,一般具有穿戴不过分追求品牌和时尚,不烫、染头发,不浓妆艳抹,多在食堂就餐且多选择性价比高的套餐,不买价格较贵的零食和水果,较少参加聚餐,参加班级活动但不主动承担领导任务,自觉整理床铺、自觉保持寝室卫生等行为特征。

2. 学业困难

学业困难在学术研究中多指因患有读写困难、多动症及阿斯伯格等症状而导致学生出现学习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缺乏社交能力等现象,此处特指有正常学习能力、无典型躯体化学习障碍病症,但无法正常达到学业考核要求的学生。每年3月、9月,学校教务处会统一组织对学业预警学生的判别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学生每学期累计不及格必修课达到3门,则判定为学业被预警1次;连续被预警2次,不及格必修课至少超过4门,多数同学仍会选择原年级跟读;连续被预警3次,不及格必修课可能达到6-8门,多数同学会选择降级,甚至主动选择休学或退学。

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困难学生主要具有三方面的行为表现:第一,课堂出勤率低、作业提交率低、平时成绩不能达到考核要求;第二,自尊心强、未来计划性强、当下行动力弱,有时因为平时成绩不理想而放弃参加期末考试和开学补考,选择等待下一学年课程重修,并计划下一学年如何努力学习这门课程;第三,作息不规律、过度娱乐(游戏、小说、电视剧、小视频等)或过多参加社团活动、经常点外卖或快餐充饥、体重过轻或过重、不注意保持寝室和个人卫生等。

3. 就业困难

就高校的具体情况来说,就业困难是指毕业生在达到毕业年限时仍没有明确毕业去向的情况,一般指没有明确的签约单位。就业困难与否主要涉及两方面因素,一是学生培养目标与就业单位用人需求的契合度,二是学生本人的就业意愿和求职能力。近年来,高校非常重视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目的在于以参评促建设,使得高校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最终能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并着力推动学生就职于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基于此,仍存在就业困难情况的掣肘点在于学生本人的就业意愿不强,或者说学生本人对于就业岗位不满意,因此不签约、不就业。根据就业系统相关信息,在就业高峰期,当发现某些同学连续3周没有就业进展更新时,可考虑其是否存在就业困难。

就业困难学生中,一部分对自己缺乏客观合理的评估,始终认为企业提供的待遇低于自己可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单位选择时经常出现眼高手低情况,导致的结果是想去的单位面试不成功,面试成功的单位不想签约;一部分同学对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有较高要求,而符合理想预期的工作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学生往往因为个人显著竞争力不强、面试技巧应用不熟练等原因而失去工作机会,同时,又不愿意合理调整相关期望;还有一部分同学过分关注工作自由度、话语权,执着于个人创业,即使创业计划在经过专家评估后仍需长期准备和孵化的前提下,仍不能理性面对现实,不愿意先到已成长起来的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

4. 情感问题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发育更加成熟,知识、技能和经验可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还会经历非常重要的情感体验过程,并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择偶观、婚姻观、家庭观。此处的情感问题,特指不理性、不安全的恋爱关系和不愉快、不和谐的家庭关系问题。

受到恋爱经历困扰,多数同学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睡眠质量下降、注意力分散、学习质量下降、社会活动和交往积极性下降等情况,部分同学还会罹患急性皮肤疾病、急性胃肠道疾病,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急性精神障碍、学业中断、道德与法律问题等。受到家庭关系困扰,多数同学可能表现出易怒、易烦躁、敏感、易悲伤,部分同学可能还表现出过度成熟、过度冷静、过度冷漠、过度热情、过度客气、过度谦卑,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因为父母的婚恋问题表现出独身主义、同性相恋等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同学在校期间无上述表现,与同学的关系和交往均正常,仅仅与父母关系淡漠、不主动联系父母、频繁与父母发生争吵、甚至怨恨父母,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同学误认为父母只重视成绩、不重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会出现报复性行为,用自己的学业、健康甚至生命去报复父母,去求证家庭关系中自己的被重视、被关爱程度。

5. 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指心理健康出现了异常,导致其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诸方面均呈现异常状态,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抑郁、妄想、双向情感障碍、身心发育不协调等。

每年9月,心理中心会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评,通过专业量表和指标分析筛查出心理问题高风险群体,以便及时给与干预和治疗。但是,心理测评一般对于焦虑、抑郁、妄想、双向情感障碍等典型心理问题的筛查准确率较高,身心发育不协调等问题则更依赖于日常生活事件的综合判别。

患有焦虑问题的学生表现出莫名的紧张、不安、烦躁、恐惧、对事件发展的过程和未知结果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但又无法增加行动改变现状等;处在抑郁状态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无兴趣感、无意义感,认为生活中的事件都没有价值,认为自己非常渺小、一无是处,失眠、不吃荤菜、体重骤减,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还会有轻生的想法、计划并找机会实施;有妄想症的学生,时常根据现实生活的内容幻想出原本不存在的情景,并将这两者混淆,比如钟情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等;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会频繁地切换抑郁、躁狂状态,也就是有时候消极悲观,有时候狂喜或狂怒;还有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身心发育不协调,也就是身体发育达到同龄人水平,但心智发育严重滞后,行为方式和情绪状态像几岁的儿童。值得注意的是,前四类学生一般无法专注学业,可能会有挂科、学业预警、降级等情况发生,但最后一种,也就是身心发育不协调学生,因为心智较为单纯,往往能专注学业,并在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中表现突出。

二、管理及帮教对策

1. 基于学生核心需求,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帮教流程

基于前述明确分类的大学生常见问题,根据不同分类下学生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核心需求,结合上级工作要求,整合现有工作资源,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办法、管理机制、干预流程或帮扶措施。

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最为关注被资助的及时性和匹配度,但又担心经济困难问题被过分或过大范围关注,因此在做好隐私保护的基础上,对学生实际困难情况的科学评判和临时困难补助的及时启动等内容应在制定《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办法》时予以充分考虑;对于学业困难学生,也许会重点关注学业预警制度的处置原则、学习计划的科学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因此,如何帮助一次预警学生有效避免二次预警、如何科学分解课程成绩的考核项并实现分步达成应在《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措施》中作重点描述;对于就业问题学生,其就业进程受阻的关键在于不确定当下就业选择能否有力支撑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想,因此除了就业促进策略的全面推进和组合运用,还应在《就业困难学生帮教流程》中突出“教”,要教导学生做好吃苦在前的准备,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引导学生将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对于在关系上遇到问题的学生,如何降低这类问题对情绪和认知的影响,帮助其平稳有序、积极乐观地参与学习和社会活动,應该在《恋爱关系问题和家庭关系问题学生干预机制》、《寝室问题学生干预和修正对策》中予以重点考虑,此外寝室问题处理中还应着重对关系修复的关注,因为掌握适应和融入环境的方法是学生能否顺利进入社会的关键;对于心理问题学生,其最担心的是周围同学和环境是否感受到了自己己的差异化,这将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的参与性和稳定性,因此除了安全风险,如何在工作实施过程中最大化降低环境对这类学生可能造成的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应该在《心理问题学生管理机制、帮扶措施和危机处置流程》中予以充分考虑。

2. 兼顾个体成长和社会需求,配齐、配强管理和帮教工作实施队伍

大学生管理和帮教工作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筛选和淘汰,而是基于社会发展和需求最大程度地予以修正和完善,以保障顺利、有效的人才输出。因此,对于上述在日常管理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学生,应配齐、配强工作队伍,以保障工作及时、有序、全面开展,保障针对每一位学生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实时关注、实时更新,保障当前工作开展的及时性和未来工作开展的可参考性。

从配齐的角度来说,主要涉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一方面,教师队伍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教导员、学术导师、组织员、宿舍管理员等组成,主要负责信息整合、问题研判、方法制定、学习和生活指导、工作组织等;另一方面,学生队伍主要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学长、资助宣传员、阳光心理宣传员等组成,主要负责问题发现、动态关注、信息更新、政策宣讲、经验分享、环境和氛围营造等。

从配强的角度上来说,应重点关注工作队伍整体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做好团队共建、信息共享、经验传承,做好案例研讨、分类总结和处理方法的优化和创新,并充分做好个体关爱、个体尊重和隐私保护,以实现工作队伍整体的动态成长。

3. 结合个人需求和环境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和团队建设

上述几类问题,均涉及学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又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因此,将学生实际需求和外部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设计、组织和实施有效的集体活动和团队建设活动将实现双向受益。

就集体活动而言,可分为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学习活动主要是指对于明确学习目标、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达成学习效果有助益的活动,如早起打卡、集体晨读、课堂签到、朋辈答疑、集体自习、笔记信息库和习题信息库建设等;社会活动主要是指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的,可通过学生自然状态下的角色扮演和互动,达到个体优势呈现、自信心增强、价值感和认同感提升等目的,如全员参与的班级风采展示、形势与政策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

就团队建设而言,可分为学习团队建设和生活团队建设。其中,学习团队主要是指有助于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增强升学或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如学科竞赛备赛团队、科技竞赛备赛团队、双创孵化团队、语言学习团队、考研备考团队、考公备考团队等;生活团队建设主要是指以寝室为生活单位、有助于改善作息质量、提高生活舒适度和幸福度的团队建设,如寝室风采展示、寝室特色装修、寝室安全检查和卫生评比、百佳寝室孵化、标兵寝室孵化等。

参考文献:

[1]郝利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策略探赜. 成才之路,2021,(29):46-47.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