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寓园的造园思想

2021-12-12 23:30吴凡谢云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2期

吴凡 谢云

摘要:从中国古代园林史的历史维度来看,寓园曾与苏州园林几乎站在同一高度,却鲜为人知。本文研究了寓园的整体布局以及造园思想,重点阐述了寓园造园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君子比德和中庸思想。

关键词:寓园;祁彪佳;《寓山注》

1前言

中国古代思想对于文人造园有着很大的影响,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中庸和君子比德思想等等。天人合一講究人与大自然和谐关系,人道与天地之道的高度统一。儒家的君子比德是以自然之美来比喻和象征君子之美德,而中庸强调在矛盾事物的对立统一中遵循天地万物规律而生生不息。这些思想存在许多园林中,其中的代表作可谓是寓园。

2寓园简介

寓园为明末的祁彪佳所造,位于绍兴城西北约十公里之柯山对河的寓山处,借景山水是其主要的特点。寓园的造园缘由是祁彪佳在辞官回到了家乡绍兴后,偶尔经过寓山,想起儿时与季超、止祥两个兄长共同玩耍的场景,深有感触,遂起了造园的念头。

3天人合一思想

在明末,其造园的核心精神是讲究“天人合一”,要求人与自然相协调,以“崇尚自然”为前提,所产生的人工痕迹都要求“宛若天成”,因此园林中的一切都是被赋予人格的“自然”,且是超越一般世俗自然的,这在寓园之中得到了体现。

寓山位于寓园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柯山余脉的一个土丘,站其顶,可发现东,南,北三面视野均开阔,可将远近的山水尽皆收与眼底。造园就用了这个地形优势,将山顶的远阁作为构园的中心,余下的建造围绕寓山而建,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累加,寓园包含总共 79 个景点,其中有49个景点被祁彪佳写入《寓山注》,“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居与庵类,而纡广不一其形;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其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委折波漏,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寓园中的远阁,梅坡,妙赏亭,铁芝峰,通霞台,归云寄的建造体现了山水的敞远观赏的特色,也考虑到了对园内区域原有自然山水与景观意境的结合,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它们所欣赏的佳处不在于其阁楼,亭台设计有多么好,而是它们所能借的园外之景。可见寓园中景点的设计能够结合周围的环境,而使其特点得到很好的体现,将建筑融于自然,从而艺术化的再现了自然,这符合了道家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自然共存。

4君子比德思想

儒家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山水观,在寓园的理水方法之中,这一中国古代文人的君子比德思想,被绝妙地融入其中。寓园的理水方法与众多的传统园林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传统的园林一般皆为水在园中,就算是园被水包围,坐船可达,但也会留有陆上的入口,但寓园却没有,寓园整体上被鉴湖包围,形成了完全的“水包园”态势,泛舟而来,山未穷而水尽,兴致不能不稍减。及待沿“水明廊”西向而行,蓦然又是一个水的世界,颇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园以藏山,所贵者反在于水”。可见祁彪佳对水有着特殊偏爱,以为园林中固不可无山石花木,然可贵者更在于水。无水则不能成园,无水亦不能焕发游兴。当然,“园无水而不活”,水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灵魂,水景常常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睛之作。水也被誉为园林的血液,在园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亦仕亦隐的中庸思想

陈向宏曾说道:“中国的读书人想象中,‘仕’和‘隐’永远是他们生命中的两个极佳选择。在他们看来,‘仕’是入世的,虽带有济世之光环,但难免搀杂了世俗的欲念;而‘隐’是出世的,是道德的圆满,是风雅的循世,故他们更多做的是清风朗月、潇洒自在的逍遥之梦”。祁彪佳在《寓山注序》的结尾处写到“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园内的“七松五柳”不只是表现出植物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繁多,又分明牵引了唐代号称 “七松处士” 的隐士郑薰和东晋有名的大诗人 “五柳先生”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士的所居之处通常都是雅致的,因此在提及郑薰和陶渊明时,人们很容易想到寓园的精致风雅。但祁彪佳与郑薰的隐居山林和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不同,大多数文人对“仕”与“隐”的选择是难以言说的,好似“隐”后,少了那么一点人间烟火气,为与世俗相联系,因此他们往往会将“市”、“野”结合处的地方作为自己造园的选址,寓园所在之地亦是如此。这样既能身心沉浸自然,感受天地间的山水,又不落世俗,过着亦仕亦隐的中庸生活。或许,在现在的人们谈起人们谈起园林,第一反应便是想到苏州园林,可又有谁知道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段上,当时的绍兴园林比肩苏州,在这其中,祁彪佳和他的寓园不可或缺,寓园时称“越中名园”,并入选“江南四大经典园林”之列,这也让绍兴在中国的园林史上得以活跃。

祁彪佳在辞官后,便生活于寓园,从它与外界的联系看,寓园实际上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社交中心。寓园通过水路与外界联系,同时也是园主人与外界的交流媒介。其中,寓园的大部分的建筑都会对外开放,但外来游客并未对园主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大的影响,这源于特定的开放时间和景点建筑。祁彪佳是明末著名的戏曲家,寓园中的景物常作为他表演的背景或舞台,寓园吸引着各地的游客,渐渐成为了受大众喜欢的公共交流空间。

6结语

园林是年代的产物,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源于人们对美的看法,寓园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然山水园造园方法在现在并不常见。新中国成立之初,寓园尚保留有一些亭台楼阁等遗迹,但由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遗迹湮灭。可祁彪佳数十年来写日记的习惯,为我们留下了十多万言的《祁彪佳日记》,园如今以文的形式存在,记载着寓园内的景观布置。若有一天能够复建寓园,也将弥补柯桥区的历史短板,对柯桥区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宋源. 寓园的人文情趣及人本特色[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21-26.

[2]秦柯. 张氏叠山造园管窥——以祁彪佳寓园为例[J]. 华中建筑,2017(12):18-22.

[3]李毅. 明代园林题材绘画中松竹图式的人文精神—以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为例[J]. 艺术品 Art Work,2019(2):46-51.

[4]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07-408.

[5]王家奇,张蕊,王欣. 寓园营建活动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2021(1):68-72.

作者简介:吴凡(2001-),男,浙江台州人,汉族,园林本科。

通讯作者:谢云(1968-),女,博士,从事园林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