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储能并网与运行控制

2021-12-12 03:13王军旗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电力系统

王军旗

摘要∶如何高效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运行维护、调控管理不断增加的储能资源,实现电力系统中储能的科学智能管控与并网运行,是积极推动我 国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促进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规模化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能源清洁化转型意义重大。本文对电力系统储能并网与运行控制 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储能并网:运行控制

1储能技术的主要类型

1.1机械储能

这是比较成熟的储能技术,较具代表性的有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

1.1.1抽水蓄能

该储能方式在电能储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居于世界首位,截止 到2020年末,投运的抽水蓄能机组总容量已经超过4000万 kw。抽水蓄能机组的运行效率大约在75% 左右,使用年限约为50a,适用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等环节。唯一的不足是机组建设周期过长且前期投资较大。

1.1.2压缩空气储能

该储能方式主要是借助分子内力进行发电。当电力负荷处于低谷期时,通过空气压缩,可将电能存储到相应的容器当中。待到用电高峰期时,可对压缩的空气进行释放,借此来对涡轮机进行驱动,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 这种储能方式的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能量的转换效率非常高、且存 储容量较大、运行时间长。

1.2电磁储能

1.2.1超导磁储能

这种储能形式又被称之为 sMEs,它是利用超导线圈对电磁能进行储存,具有响应速度快、储能密度大等特点。由于超导磁储能装置的造价相对较高,并且运行时会产生强磁场,从而制约了该储能方式的推广应用。

1.2.2超级电容器

该储能形式的理论基础为电化学,利用电解质完成充电 / 放电,其特点是使用年限长、功率密度高、响应速度快等。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储能形式的能量密度比较低,耐压水平也不是很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1.3电化学储能

这是一种利用电池完成电能存储与释放的过程,电池储能系统是该技 术的主要储能形式,如锂离子、铅酸以及液流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的 循环寿命比较长,且能量密度相对较高,但具体应用时发现,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偏低;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较短,并且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全钒液流电池的输出功率高,且响应速度非常快,结构简单、设计灵活,可实现模块化组合拼装。

2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储能技术的作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电力系统以火电为主,通过燃煤进行发电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风电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风 电以风能作为动力源,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随机、波动等特性,由此对风力发电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储能技术,可以使风电出力变得 更加稳定。近年来,在全球性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正因如此,使得风电和光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占 比不断增大。然而可再生能源发电虽然能够缓解能源紧缺的现状,减轻环 境污染,但这种发电方式却具有稳定性低、无法保证连续性等缺陷。以目 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风电为例,风是这种发电方式的基础,而风速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波动变化非常大,由此使得风电机组的输出呈现为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从国内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风电接人到电力 系统当中,其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逐步显现,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风电的作用,并减轻其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就需要对储能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2.2多元复合储能模式

在电力系统中对储能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除要考虑所选储能系统的技术性能之外,还应当将经济性作为考虑因素。不同的储能装置技术参数有所差别,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循环寿命、能量、周期效率等等。 然而,现阶段并没有任何一种储能装置可以完全达到上述要求,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多元复合储能。所谓的多元复合储能实质上就是将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等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或装置,通过合理的方法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储能系统,该系统具备多种储能技 术的性能,并且能够实现技术方面的优势互补。根据上文中对储能技术类型的分析,提出 sMEs 与蓄电池复合的储能系统,通过该系统对风电场的功率波动进行平抑,确保风电处理的平稳性与可控性。

2.3复合储能系统的应用要点

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复合储能系统,它由两个不同的储能技术组合而成,一个是 sMEs 技术,另一个是蓄电池技术。复合储能系统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超导磁的输出与蓄电池的输出相同,全部都是直流,为确保输出能够 顺利接人到电力系统当中,需要对直流进行转换,使其变为交流,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变流器来实现。变流器会按照控制器实时传输的指令,对两个储能单元的充电与放电过程进行精准控制,通过变流器与复合储能系统的协同运作,可实现电力系统电流的动态调节。图1中各个部分的功率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可用下式进行描述:

Pwind+Ps+Pb+Pgrid=0

在上式当中,Pwind 表示风电场的实际出力;Ps 与 Pb 分别表示复合储能系统中两个储能单元的有功功率;Pgrid 表示风电场与复合储能系统叠加在一起后的总输出功率的负值。本次提出的复合储能系统的电路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复合储能系统采用的是双向变流器,该变流器为电压源型,其在反馈无功能量的过程中,斩波器会同时输出电压和

电流反向。故此,需要在开关位置处以反并联的方式加装二极管,从而使能量经由二极管后反馈给电源。用 L 表示系统侧滤波器和线路的电感等效,用 R 表示内阻与器件的开关损耗。C2是直流母线侧的电容,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保证双向变流器的正常运行。超导磁本身具有 电流源的特性,在这一前提条件下,需要通过并联的方式加装斩波器,对超导磁体两端的电压进行调节。因为蓄电池的电压源基本均为等效,所以 只需要通过变流器对其工作电源进行调节即可。储能单元的能量變换由斩波器与变流器配合实现,在此基础上,可通过直流电流的形式,对能量进行存储。之所以采用上述结构,与其所具备的优势密切相关,具体如下:复合储能系统中的储能单元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变流器,这样便可按 照上层传输过来的指令实现精确控制。为便于研究,假设复合储能系统中 两种不同储能装置同时处于充电和放电模式,且二者之间并无功率流动。 在此前提下,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共有4种。需要阐明的一点是,设计控制器时,以复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和能量控制作为重点,变换器为理想器件,即不计算其运行时的损耗。为确保复合后的储能系统能够保持运行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基于此提出一个两层的控制系 统,实现对复合储能的有效控制。该控制系统除了能够确定复合储能的功率需求之外,还能控制变流器的开关,在这一前提下,使储能装置完成充、放电。复合储能中,控制系统的控制重点是变流器,通过对变流器的控制,来达到调节电流和电容电压的目的。对此,可以采用前馈解耦的方法进行 控制,将电流调节作为内环,电容电压调节作为外环,这样能够使控制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具体可通过PI 控制予以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解决风电并网对系统造成 的不利影响,可对先进的储能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在具体应用时,为最大 限度地发挥出储能技术的作用,达到预期中的应用效果,可将两种以上的 储能技术联合到一起,组成复合储能系统。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复合 后的储能系统可以弥补单一系统的缺陷和不足。

参考文献

[1]吕亚霖.尹常永.李奇峰.变电站储能研究现状及储能优化控制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20(22):20-21.

[2]孙换春.基于 workbench 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供电储能箱结构仿真[J].机电信息,2020(33):26-27.

猜你喜欢
电力系统
并联电抗器在高压电网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头制作方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