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特色小镇“七大要素”创建体系实证研究
——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黑井镇为例

2021-12-13 08:59陈亚颦
北方经贸 2021年11期
关键词:要素小镇特色

杜 凡,陈亚颦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昆明 650500)

一、特色小镇概述

特色小镇最初起源于浙江省,主要是高效地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独立性及空间功能的区域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以此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升以及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视,促使各地深度挖掘和拓展特色小镇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并积极融合所在地域文化和特色产业,形成驱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载体。[1-2]2018 年10 月,云南省印发全省特色示范小镇评选办法(试行),明确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建设特色小镇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乡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通过特色示范小镇建设这个创新载体,可以有效地增加就业人口,辐射推动地区休闲农业、民族手工艺等产业升级和发展。2005年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通过全面推进和创建云南特色小镇,助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力度,有序提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居民生产生活品质,为全面激活历史文化名镇魅力、创新云南特色小镇品牌内涵提供了示范案例。

二、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体系分析

云南省特色示范小镇评选办法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导方针,坚持“四条底线”“七大要素”的原则。所谓“四条底线”是坚守“不触碰生态红线、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通过政府违规举债来创建、不搞变相房地产开发”;“七大要素”则紧扣发展特征,通过确定“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等指标构建相对统一和可量化的创建指引体系(见图1)。

(一)特色要素

围绕云南历史悠久以及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名城名镇壮美旖旎的自然景观,品质优良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高原产业等元素,打造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独一无二的特色,形成不可复制的品牌效应。

(二)产业要素

聚焦云南已有重点产业和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高原特色产业体系,细分产业领域,培育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生态要素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完善城镇开发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协调耦合度,注重特色小镇内部建设空间和景观空间的布局契合度,高质量推动特色小镇生态空间保护和发展空间建设,真正实现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调统一。

(四)易达要素

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必不可少,要达到对外交通便捷,内部交通顺畅,方便游客和产品进出的标准。

(五)宜居要素

完善水资源供排、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宜居需求。

(六)智慧要素

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务,例如:“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实现免费公共WIFI 全覆盖。

(七)成网要素

与周边特色小镇、周边城镇村庄、周边景区景点形成有机联系、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让创建特色小镇评价体系中的“四条底线”和“七大要素”相互联系紧密。

三、黑井镇聚焦“七大要素”创建特色小镇实证分析

(一)区域概况研究

黑井镇地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西北部,素有“明清盐文化博物馆”和“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它历史悠久,曾因盐而兴,清朝时黑井盐业已达鼎盛,上缴的盐税占到云南财政税收最高达67%,一度成为“西南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盐都”。黑井小镇距禄丰县城98 公里,距楚雄州府75 公里,距昆明200 公里,面积133.6 平方公里,开展黑井镇特色小镇规划,其中小镇的区域总面积为3 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面积为1 平方公里(见图2)。

图2 黑井镇区位图

(二)面向“七大要素”导向的实施建设

1.彰显古镇“特色”禀赋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社会转型意义,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创造个性发展的同时为一定区域社会的整体现代化创造了“均好性”发展的机制。[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自己城市历史文化遗产。[4]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黑井镇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在特色实践中注重发挥自身独特的人文底蕴和自然本色。

在人文底蕴特色上,黑井镇以保护为首要原则,系统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建筑景观在人文景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5]受到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综合影响,黑井镇的民间建筑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风格,在当前云南省内的明清建筑中武家大院是最具有标志性且保存完整的历史古迹。

在自然禀赋特色上,黑井镇所在地自然风貌优越,拥有“两山夹川”的极佳自然环境,独特的明清古街道很好地融入到小镇周边依山靠水的优美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特色与人文特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形成了集明清古村落、地方民俗文化与周围山水风光于一体的总体风貌。

2.打造活力“产业”体系

特色小镇打造过程,既是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更是一个资源优势转化的过程,[6]做好历史文物保护与特色旅游业态布局,是黑井镇在打造活力“产业”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黑井镇结合自身自然和人文的实际情况,依托黑井镇的盐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积淀,在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系统集成下,有效激活了城镇化与产业化的驱动效能,使特色小镇的产业体系在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实现了转型升级,为打造“千年盐都”“文化名镇”“魅力黑井”的城镇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黑井古镇特色小镇在产业方面与“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张牌”高度结合,积极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对本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3.优化区域“生态”本色

近代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正在驱使自然和生态系统管理从单一目标的分散管理模式向综合目标的多尺度覆盖、多领域融合、多途径集成、多利益方协作的区域联合及网络化管理模式发展。[7]黑井镇特色小镇在整个创建过程当中能够做到完整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在生态治理方面,采取了有目标和指向地兴建污水处理厂、完善小镇生态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在施工中使用了多种绿化植物,改善提升小镇的绿化环境,同时通过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规定、普及环保意识,带动当地居民共同爱护家园环境,为创建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夯实基础。

4.打造便捷“易达”交通

黑井镇积极推进和优化交通体系建设,通过梳理、整合周边多元的交通方式,全面提升了黑井镇交通体系效能。在成昆铁路横贯黑井的基础上,新修建永广铁路复线设动车站,距离黑井镇区仅13公里,动车的贯通将黑井与整个高速铁路网相连。启动建设广黑公路提升改造,将广通至黑井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为二级公路,并实现与在建昆楚大高速复线同步投入使用。投资实施广通至几子湾、迷苴桥至岳家路段的油面路提升改造,将大大缩短黑昆之间的通勤时间,实现1.5 小时交通圈的目标。通过小镇易达水平显著提升,交通出行更加便利。

5.提升美丽“宜居”质量

黑井镇重点关注“宜居”这一要素,通过完善水资源供排、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全面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了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宜居需求。同时,配套建设有多种特色、风格的餐饮服务设施,使特色小镇酒店和民宿满足游客多元化、多样化住宿休憩需求。小镇核心区建公共厕所12 座,基本达到3A 级标准,满足游客在游览中的如厕需求。建设小镇会客厅大数据控制云平台,实时高效监控小镇现场情况,为游客们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

6.赋能数字“智慧”科技

黑井镇特色小镇充分运用省级平台技术实时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APP,并编制上传小镇名片和小镇一分钟导览视频,同步制作完成景点概览、最佳拍摄位、扫码识景二维码等智慧项目。同时,小镇接入200M宽带和实现免费WIFI 全覆盖,通过智慧化建设提供AI 识景、智慧厕所、智慧导览等智能化管理服务,游客扫码即可实现线上旅游看小镇。

7.高效互联“成网”空间

图3 黑井古镇特色小镇成网示意图

黑井镇在1 小时交通圈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含有“元谋土林”“彝人古镇”“世界恐龙谷”等3 个4A 级景区,还有禄丰县“金山古镇”1 个3A 级景区。黑井镇主动与周边景区景点合作开展旅游推介和推广活动,包括恐龙文化旅游节、黑井盐龙女文化节、广通彝族六月六情人节等。铁路部门积极协调开通昆明—禄丰—黑井的旅游专列,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

四、探讨研究对象的经验做法

(一)塑造空间特色浓郁的整体发展格局

特色小镇的建设并不是划一块地挂个名就是所谓意义上的特色小镇,其“四条底线”“七大要素”作为指引,必须要因地制宜地以科学的布局展现特色。黑井古镇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当中提供了一些成功案例,如黑井镇在前期规划当中利用“多规合一”的创新路径,使小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与其他规划保持高效衔接。“试点改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错误开发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这是为建成绿色低碳小镇必须坚持的原则。特色小镇供地能力、建设标准、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配套是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形成科学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体系,就必须要与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布局的定位相符、规模相配、布局和功能相适。严格管控小城镇发展的规划红线和边界,引导小城镇集约紧凑发展。以“一镇一规”设计布局为基础,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的规划思路,坚持特色鲜明、古色古香、节地节能、绿色低碳的开发原则,制定小镇最佳的开发强度和规划标准,彰显特色小镇各个片区空间的韵味。

(二)积极探索“三产”升级的经济驱动价值

“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建设的重要动因,不可忽视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紧抓当地自然、人文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开发,对传统产业进行科学升级是支撑小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黑井镇为例,传统产业源于当地的人文基因、自然禀赋和历史选择,新时代特色产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要用足用好属地的历史文化支撑要素和自然资源保障要素,使产业更具有特色地域性、高附加值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如黑井镇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主要依托百年小枣、石榴种植传统优势,对传统小枣实施品种改良,建立观光采摘体验区和旅游商品交易区,将农产品直接变成旅游商品,让旅游业态更加丰富。同时,充分发挥黑井深厚的盐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和晚清传统民居文化优势,全面提升景区质量。培养一批优秀服务团队,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打造一流的吃、住、娱、游一体的旅游体验。这就实现了景区投资和游客消费大幅增长,从真正意义上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三)有效赋能市场主体的资源配置水平

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或许对小镇经济发展起着“爆发式”的作用,然而,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是多方共同建设努力的结果,“大包大揽”,财政资金集成的“盆景”都是不可行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着力培育和提升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和长远上支持小镇发展。黑井镇以“一站式服务”为目标,推进特色小镇制度的保障体系建设,如通过建立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在明确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办理时效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将镇政府公共便民服务事项进行统一集中办理,大大提升了政府办事效能和居民满意度。在小镇建设中关注人口市民化进程,强调在落实社保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落脚点在实现统一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政策上,做到全方位、高效率的保障,农业人口向黑井镇转移的吸引力才能增强。探索运用PPP、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同时依法依规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机制,盘活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在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创造更多新价值。

(四)切实提升宜居要素的综合保障能力

宜居宜业问题是特色小镇创建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化的特色小镇不仅仅在经济物质上需要最大化,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的生活环境。黑井镇在创建特色小镇的过程当中,为本地居民谋福祉是建设小镇的初衷,因此尤其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这一块,黑井镇重点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通过持续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文体教育、养老助老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小镇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积极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各项优惠政策,注重保障特色小镇新市民的各项权益和发展诉求,小镇的宜居宜业品质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游客的充分认可。

五、结语

特色小镇建设将会是未来云南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黑井古镇在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多方位成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展示和证明了特色小镇建设对于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完善了当地基础设施,为实现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共同富裕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如今云南特色小镇在面临着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绝对不能忽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需要面临的挑战。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当中应该转变固有思维,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和建设,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调整发展模式,完善自身品牌化运营战略,增强小镇的影响力,推动乡镇经济稳步增长。

猜你喜欢
要素小镇特色
“CK小镇”的美好
小镇(外一篇)
小镇小镇真热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