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21-12-13 11:21
农村经营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经宅基地用地

·新政·

中办 国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要求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方案》提出一系列要求。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分类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和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非法控制集体资产。完善集体产权资产评估、流转交易、担保等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

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2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此前已经摘下。作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于1986年5月16日,当时称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28日改用现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三部门联合发文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通知》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拓展农业农村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就地消费等环节,用于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电子商务等混合融合的产业用地,土地用途可确定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等。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106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对北京市延庆区等106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通知》指出,两年多来,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迅速组织推进,动员近4亿人次,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绝大多数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通知》强调,各地要围绕“共建清洁家园 喜迎建党百年”主题,因地制宜拓展提高“三清一改”标准,着力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健全长效机制,美化提升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助力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生产托管 搞好春季农业生产

2月9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引导农业服务组织开展生产托管 搞好春季农业生产的通知》,要求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积极组织农业服务组织及早对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小农户,确保春耕生产物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生产托管服务。要求聚焦小农户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产粮大县,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集中连片推进托管服务,组织实施好生产托管项目,做好服务保障和宣传引导工作。

财政部就《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征求意见

2月7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工作,加强合作社会计核算,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财政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修订。起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调整体例,统一规范会计核算。二是细化充实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三是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会计核算要求。四是修订完善合作社会计报表。

·声音·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这意味着可盘活的用地范围扩大到废弃的学校、办公楼等建设用地。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实质上也放宽了利用的方式,即清单之外皆可为。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各地的积极性,让各地能够更加充分地从实际出发。所谓负面清单就是不能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能搞别墅大院、商品房。在宅基地方面,“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这一规定更加明晰了宅基地和农房的权属问题。

——2月2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栏目中表示。

一方面我国宅基地闲置比例达到10%-18%,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建设性用地严重短缺的局面,这是非常明显的冲突,说明我们在制度设计上是有改进空间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的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经营权、资格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这代表设置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是有空间余地的,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政策信号,即在宅基地要素利用上要体现市场化,不过农村宅基地情况确实较为复杂,稳慎推进改革需要更完善的制度设计。

——2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

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承担和负责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等重要职责。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方面,由于独立的农经机构被取消,出现了机构工作人员不定编、不定岗、流动性大等问题。为此,要建立常态化的农经干部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农经人员的考核评比,逐步提高农经人员业务素质,培育能够胜任岗位、履职尽责的农经人员。

——近日,甘肃省人大代表、张掖市甘州区绿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玲接受每日甘肃网采访时谈到。

·数字·

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增长6.9%

2 月 28 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0 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 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2.1%,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国家脱贫攻坚普查:2020年国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长11.6%,高于全国农村居民2.3个百分点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公报。根据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户普查结果和非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户抽样调查结果推算,中西部22省(区、市)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也有保障。另外,根据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2020年国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长11.6%,高于全国农村居民2.3个百分点。

全国农担体系在保余额超2100亿元

据财政部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农担体系在保余额达2117.98亿元,放大倍数3.4倍,缓解了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就业增收。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全国农担业务规模年均增长91%。通过降低担保费率和加强银担合作,农担项目综合融资成本基本控制在8%以下,较当地农村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明显。

猜你喜欢
农经宅基地用地
浅谈基层农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山西农经:运用电商新模式 推进农村新发展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试析对新形势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浅析当前基层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这些情况下,不得流转农村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改革“春雷乍响”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