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SQ模型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2021-12-13 16:11张彦惠颜逸鸣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价值观思政

张彦惠 颜逸鸣

随着全球化浪潮进一步推进,各种价值观和多元文化大量涌入,不时干扰着广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对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明确指示。以审计课程为例,面对大数据的冲击,社会已经对审计人才提出了“六合一”的培养新要求,不仅要注重其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应该培养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对待问题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与坚定的理想社会信念。因此,如何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其实质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各门课程自身蕴含思想政治元素的相互融合,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把思政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立德树人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二、课程思政开展现状

现阶段,各大高校都已经开始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师生对课程思政不重视

现阶段高校,部分专业课老师在课程教学中依然只注重知识传授,只教书不育人,认为把专业课知识按照教学进度传授给同学、能够按时结课则是最重要的,从而不关心如何在课程中贯穿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为争取奖学金、保研资格,也更在意自己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思政学习的重要性,这给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课程思政教学落伍

首要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很多教师对思政的内容体系、内涵与逻辑不熟悉,缺乏研究,所以应用起来比较生硬,再加上教师自身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没有感同身受,在专业课传授中,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如教学方法单一,以灌输式为主,忽略学生的主体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情感上的培养。

(三)课程思政体制建设不完善

高校管理体制构建与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孤岛”效应,比如高校熟悉思政知识的行政人员很少亲自走上讲台授课;高校老师主要以科创成果来评定职称而非课程质量;课时安排、资源分配都忽视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各个学科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少等,使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系统性。

三、应用DHASQ模型提高课程思政建设

针对上述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引入了本校张彦惠老师提出的DHASQ模型,DHASQ模型是张老师通过类比“炮弹打击目标物”所考虑的因素,提出企业战略制定需要考虑“方向(D)、所处的高度(H)、角度(A)、速度(S)和质量(Q)”。这个模型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同样适用,从这五方面入手,提升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有效性。

(一)D(方向)——明确思政建设的总方向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时代,新时代要求我们勇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践行者。例如在审计实践工作中,除了要求工作合法合规,也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诚信、客观公正等职业道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包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审计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高度吻合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计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这就是高校课程设置要做到的“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融入课程设置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们具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豪感与民族荣誉感。

(二)H(高度)——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课程思政的实施,教师队伍是关键。专业课老师要克服“传道”与“授业”两张皮的现象,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专业课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不仅不会影响专业课学习,反而能助推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才能将专业课程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协同发展的局面。这就需要学校通过专题讲座、经验分享等途径,帮助教师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高思政教育的能力与素养。

(三)A(角度)——多角度实施课程思政建设

1.从内容的角度,找准“契合点”。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契合点,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桥梁,自然融洽地结合。比如审计课程中的“舞弊三角理论”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教育;基础会计课中具体记账与会计工作严谨性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严重性;经济金融课程中的“复利”概念,与“校园贷”陷阱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教育。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2.从学生的角度,助力“乐学”。(1)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举办特色的展览和主题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与文本交流,与同学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组织答辩、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思辨能力,在思辨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声地浸润学生心田,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认同。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同时让课堂灵动起来,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3.从教师的角度,找到“得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例如审计课程是一门文字性较多、知识点繁多的课程,学生往往感觉比较枯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吸引学生的元素,就能引发听课兴趣,起到良好的效用。如案例分析,在审计中有我国经典的“琼民源”案、“蓝田股份”案,都是因为财务造假招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通过这些案例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再如观影写影评。电影是学生喜爱的,哪怕纪录片,也比文字数字吸引学生,影评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交流形式。在审计中,通过让学生观看纪录片《安然: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以及观影后的影评交流活动,学生表现出发自肺腑的对缺乏职业操守、道德败坏的人的憎恶,以及对正义的敬佩,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价值观的重要性。

4.从课程内走向课程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的理论学习,终究不及自己的体验深刻。高校应当开展如社会调研、社会服务、岗位实习等一系列实践课,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服务人民的快乐,学会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践行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四)S(速度)——课程思政要循序渐进

课程思政建设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高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速度,注重教与学的步调一致和协同融合。即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学科专业特点出发,对设计的思政内容进行合理设定,从大一到大四,思政内容螺旋式上升,做到既紧贴课程,又科学有序。

(五)Q(质量)——课程思政要保证有效性

课程思政要注重系统发展,保证有效性。从内容的选择到评价体系的建立,从组织到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健步发展,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维度的培育,由浅入深、由知到行,保证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程思政的最终落脚点是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非掘墓人。2020年伊始,我们就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疫”挑战,有无数“最美逆行者”为大众负重前行,在这其中我们看到已有无数90后甚至00后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体现了当代青年人的“五四”爱国精神,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用自己的“硬核力量”展现出青年人的担当,以无悔的青春传承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因此,高校应当继续努力建设方向明确、兼顾高度、角度、速度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地位作用,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高洁的品德与正确的价值观,将广大学子培养成为能够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栋梁之材。

本文以DHASQ在审计课堂中的应用为例,希冀能够对其他大类课程与专业学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思政元素融入所有课程中发挥其真正的隐性教学意义贡献一份力量。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还待各大院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企业高层管理者悖论思维的结构、 形成因素及其结果研究;项目编号:HB19GL070。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价值观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