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丰花灯”在舞蹈课堂中的教学探究

2021-12-13 13:39张栗娜
艺术评鉴 2021年22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传承

摘要: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能够夯实非遗保护基石,改革推动非遗在保护中的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路。在课程中注重非遗“活态”传承,将非遗“活态”展示进行多元化发展,拓宽推广路径,打造地方文化、教育、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深挖江西修水“全丰花灯”的内核和应用,重新提炼舞蹈元素,研发“舞戏”融合的校本舞蹈美育教学体系。把握时代需求,回应时代教学,做好地方高校传承非遗的相关教学工作。在地方高校舞蹈专业建设中,应承担起对本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仅针对“全丰花灯”中的舞蹈表演内容进行提炼、分析,为“全丰花灯”传授与研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全丰花灯  舞蹈教学  传承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099-03

作者简介:张栗娜(1983.11—),女,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

“全丰花灯”是江西九江地区著名的地方曲艺形式之一,民间称为“花灯”,因辖区属修水县全丰镇,该种民俗曲艺形式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故称“全丰花灯”。它是一种集合民间年俗、祭祀、歌舞、花灯、茶灯、婚庆等风俗为一体的艺术精华。唱词以赣西方言和全丰土话相结合,表演时讲究即兴,通过提炼民间小曲、小戏,从而形成丰富的表演形式。2006年,“全丰花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江西省唯一入选项目,这对“全丰花灯”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几经波折,面临凋谢

在清代末期,几经波折,慢慢衰败。到了民国时期,经过改革、充实、完善,“全丰花灯”成为赣西北艺苑里一株常开不败的奇葩。“五四”之后,尤其是在苏维埃政府和土地革命时期,修水县全丰镇成為湘粤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与根据地。“全丰花灯”这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受到进步知识分子和苏维埃政权的保护,进而使其成为了老百姓和红军之间广为盛行的一种文艺表演。通过“全丰花灯”的表演可以大力宣传革命思想,推动革命的步伐,所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自1960 年起,由修水县文化馆牵头组织,频繁开展各类活动,多次组织“花灯”队伍,代表江西、修水、全丰参加各级汇演和交流,“全丰花灯”终于重获新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80年代后,历经几代人的传承、挖掘、保护,“全丰花灯”新编历史故事和现代题材的节目大量涌现,真实地反应出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全丰花灯”正式步入正轨,彻底改变了“野台戏”“草台戏”的表演环境。虽然“全丰花灯”表演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民间传统艺术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都难以与流行音乐抗衡,伴随走出大山看世界和跳出农门闯天下的人越来越多,学习和表演“花灯”的人越来越少,加上老艺人的不断离去,这项口传身教的文化现象逐渐在消失,正在面临断层和失传的危险。

二、精心培育、静待花开

(一)民间中的“花灯”

花灯演员装扮成生角、旦角、丑角三个行当,分别穿上契合本土特色的服装扮演。演出套路首先为丑角念白开场,然后再由旦、生角分别出场。丑角,一手拿蒲扇,一手在后面推车;旦角则头戴配饰,驾车边歌边舞;生角头戴状元帽,驾马扬长鞭,时而与旦角逗趣,时而与旦角相劝。三位角色脚下步伐为方步圆场,边唱边演、边演边舞、边耍灯。“灯彩”表演可分为高灯、矮灯仙、仙鹤灯,鲤鱼灯,雄鸡灯,猴子灯等。锣鼓班子在现场伴奏中也会进入表演情景,与花灯表演合为一体。“花灯”由女子进行群体表演,通过摇、晃、抖等动作进行流动性的表演。

“全丰花灯”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参与群体众多,使其风格迥异,元素多样。初期的“全丰花灯”表演人数很少,角色行当很单一。后期随着传播力度加大,参与人数增加,舞台表演的形式感逐渐丰富,慢慢增加到20人以上。

“全丰花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丰富浓郁的乡土特色。“花灯”载歌载舞、诙谐幽默、乐趣无穷。“全丰花灯”是花灯戏表演的典型,主要特点为手不离灯、扇、帕,以民间小调为主,乡土气息重,原生态形式强。在其流传过程中,由于民俗、方言等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演唱和表演风格。在流传过程中保留了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花灯戏痕迹,即兴表演成分很强,由于受到说唱音乐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西地方花灯戏表演形式。

“全丰花灯”的角色设置与人物关系相对简单,剧情冲突少,主要突出家长里短、风趣诙谐,表演方面具有浓重的地方及乡村特色,都是地道的修水县全丰镇的土语,非常贴近当地百姓生活。生、旦、丑三人可分组表演,也可集体表演,情节生动、表演逗趣,让人喜笑颜开,好不惬意,生、旦、丑三角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表演技能贯穿始终于表演当中。

(二)课堂中的“花灯”

探究可行性舞蹈课堂教学内容是建立在传统的表演形式上,通过提炼、创作、加工,不断完善“全丰花灯”表演的艺术观赏性与传播价值。通过多维度的搜集、整理,形成科学有效的提升方法,不断将“全丰花灯”在舞蹈课堂教学中产生实际价值,密切依托舞蹈专业学科基础,努力建设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传播体系,遵循具有新时代文化艺术的审美要求,做好渗透和挖掘地方本土艺术的“活态”传承及保护研究工作。

1.元素教学法

通过大量的民间素材进行课堂元素的提炼教学与研究,包括角色分类、形态特征、动作分解、组合表演等方面进行教学。尝试改变传统的模仿式教学,实现创新教学教法的实施,加大实地采风的实践课时,分小组调研,提交调研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计划。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不断增加教学法的实施手段,让学生学会从第一手资料中提取“精华”,主动形成独立思考与研究的思维模式,学生不但会跳,还会教。通过元素教学法让地方民间舞蹈文化走进实践课堂,让学生既能跳又能讲,将实践课程应用多元化,达到“知乎其所以然”的教学目的,从而全面实现教、学、研为一体的地方民间舞教学及传播体系。

2.反转课堂,分组实践研讨法

在大班集体授课的传统模式基础之上,发展分小组讨论并实践课堂知识。教师在课程初始阶段分配小组任务、制定任务完成进度表、定期检查完成情况,针对“全丰花灯”的艺术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研究,在提炼、整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潜在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积极互动的习惯,通过共同的参与、共同探索获得新知识。

3.田野实践操作法

在重视传统文化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前提下,要打破传统授课模式,走出舞蹈教室,走进乡间田野,强化学生在实践中的观察能力与提炼能力。与“全丰花灯”保护单位及传承人之间建立长期的研学关系,合作参加重大节庆活动及学术研讨会,建立有效的“院校合作实习基地”,优化实践基地的教学内容,将实践基地的成果展示进行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观察法将非遗元素精准提炼,合理构架、广泛传播。

4.角色表演驱动法

典型形象是“全丰花灯”表演中的灵魂,正确将民间原始形态转换成教材进行教学,是相对困难和艰辛的工作。“角色”的扮相依托戏曲生成,实现“舞戏”结合并提升其艺术效果的创新改革,是通过教学进行传播的重大突破,需要打破传统表演模式,进行解构后的重建是最终的研究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戏剧情节表演内容,设定更为丰富的角色扮演种类,教师从情绪出发,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在舞蹈表演中找到情感表达的依据,能够达到“舞中有戏,戏中有情”的表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表现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高校传承、新花怒放

民间舞蹈教学在地方高校舞蹈学专业中应用广泛,地方民间舞蹈课程在学科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高度结合的一门特色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课程思政、文化渗透、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方面不断完善地方民间舞蹈的教学。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积累教学成果。提升课程内容质量,丰富知识量。在汉、藏、蒙、维、朝等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以全丰花灯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民间舞蹈元素教学内容,丰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体系,体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更加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课程对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支撑度,为了达到舞蹈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民间舞蹈教学将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培养,体现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由此可见在地方高校中开设民俗舞蹈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学科建设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高等院校的专业学术平台,已经多次将“全丰花灯”带到国际化交流平台上进行展演、交流,江西修水“全丰花灯”逐渐被大众知晓。

(一)建设地方高校民间舞蹈课程普及性教材

民间舞蹈是舞蹈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将在现有的民间舞蹈教材基础上,拓展和开发本土教材,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上的拓展创新。增加江西特色民间舞蹈元素教学内容,同时更加注重民间舞蹈文化的渗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课程对传承地方特色民间舞蹈、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推广江西“四色文化”的流动课堂

课程教学致力于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训练模式,依托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建设并推广展现文化力量,突出江西红色、绿色、古色、金色文化特色的“四色文化”流动课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充分展示江西省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特色,激发江西人的文化自信。

(三)打造地方特色舞蹈精品

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以实施田间实践作业,深度挖掘和提炼地方民间舞蹈素材,为创作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做好基础工作。继而,结合时代精神和地方人文,打造一批反映当下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高质量舞蹈作品。作品生成后,将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平台进行推广和传播,如“民族民间舞专场汇报演出”、各类舞蹈比赛、民间舞蹈研创成果展演等。地方特色舞蹈精品的创作和展演将会直接提高地方民间舞蹈及其文化的传播广度。

(四)推进舞蹈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依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综合国力支持的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两种因素。而文化多元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非累积性质决定吸引人们文化选择的传播因素比创新因素更加关键。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应突破地域局限,舞向全国,舞向世界。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推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交流,民族民间舞蹈舞出国门也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精神力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输出,可以使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有效传承与新发展,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传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能极大地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

四、民族瑰宝、遍地开花

地方民间舞的教材应该由学生本体出发,探索、提炼地方特色文化的新元素,创新编创具有真正本土特色的民间舞蹈教材。在教学中不断整理、完善教材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让本土民间舞教材能够过得硬、站得稳,为推动地方民间舞教材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依托地方特色文化,构筑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守护、传承、发展好地方非遗,是作为地方高校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将推动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一体化发展,将培养非遗继承人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高超技艺的新时代非遗传承人。

(二)推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交融创新

在教学中夯实非遗保护基石,改革推动非遗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路。课程中注重非遗“活态”传承,将非遗“活态”展示进行多元化发展,拓宽推广路径,打造文化、教育、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三)推进地方高校携手“一带一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充分利用文化传习机制,着力营造民族传统舞蹈及其文化的社会传承氛围,加强科学研究,努力为民族传统舞蹈及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课程将地方传统舞蹈艺术推广出去,被更多国家的朋友们所了解,从而增加自身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更要以舞蹈艺术为桥梁,铺设一条各民族艺术交流之路、各民族文化共享之路、各民族幸福生活之路,架设一条民心相通相融之桥,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手拉手共舞中共情共鸣,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五、结语

高校与地方共同搭建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平台,建立传统文化的资源整合与分享机制,让学生能够深入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打造当地重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產,夯实“活态”传承人的文化底蕴,培养“活态”传承的创新能力,健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戴逢红,戴水平,杨大会.全丰花灯[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传承
浅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戏剧传播方式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