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创新

2021-12-13 01:51刘丹红
考试与评价 2021年11期

刘丹红

【摘 要】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尤为重要。本文讨论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多思善想,借助倾听来感受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学生的思绪在启发中得以延伸,想象在创意中得到扩展,创造在活动中充分体现。

【关键词】 敢于创新  勤于创新  善于创新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受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一、启发想象 、唤起创新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尝试了小小的创意之后,发自肺腑地表现出无比快乐的心情。

为了激励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创新,在做节奏训练时,可以启发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按照节奏随意创编一句话。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归纳语言节奏的能力,又使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性的想象、思维,发掘了他们的创作潜能。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贯穿鼓励为主的赏识教育,提倡多思善想,多种答案。当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后,都会争先恐后地跃跃欲试,因为他们有了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人人都会为之行动起来。这种主动参与的创作心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还能使其充分体验到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主体参与、激励创新

现代课堂教学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儿童观的真谛所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

例如:演唱歌曲《赛船》,教师问:“用什么表现方式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一半学生唱歌,一半学生当啦啦队,并有节奏地喊“加油!加油!”,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师顺势将学生分成两组,一起来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歌曲听起来层次感丰富了,也热闹了许多。接着教师又鼓励学生畅想:“赛船的场面可激烈了,大家争先恐后,一会儿你快,一会儿我快。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改变它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赛船激烈的场面呢?”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轮唱的方法,还有的学生认为边唱边做划船的动作更好。教师请全体同学分别尝试两种方法,果然赛船情景更激烈、更热闹了。教师适时地肯定学生的创意,使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活动充满了信心和热情。这时,教师提议:“中国民间习俗常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表现喜庆和比赛的场面,这首歌曲可以加入怎样的锣鼓节奏型来为歌曲伴奏?”学生极有兴趣尝试,教师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创编,有疑难处请老师帮忙。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们无拘无束,灵感激发,创编出了许多节奏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将歌曲蕴含的音乐形象,创造、表演得极为丰满。学生在初步接触到和谐、丰富的音乐的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三、捕捉时机、诱导创新

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但创新的时机并不是处处都存在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教师不能做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或不注意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就不能捕捉住这种机会,学生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创新。

四、设置情境、引发创新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运用电脑多媒体等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出美好的创新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创新。

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这一课时,教师请学生先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段描绘雨点的声音,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子把学生融入了大自然。教师问道:“同学们,你愿意告诉我你雨中的心情吗?”学生说:“我最喜欢下雨了!因为下雨我可以在水塘里玩水,可有趣了!”还有的学生讲了雨天发生的故事……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一幅幅极富诗意又带有生活气息的连续画面:池塘里的小雨點、戴斗笠的男孩儿、打荷伞的女孩儿……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小雨的唰唰声,教师又问:“如果这是首歌曲,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学生的感受各不相同,他们的回答也各具特点:“雨中小唱”“童年的春天”“下雨真好”……学生的思绪在雨景中延伸,想象在雨景中扩展,创造在雨景中体现。在这一情景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节奏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经历,为歌曲编配歌词,可以独立创编,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在填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兴奋,、也很投入,创编的歌词富有个性色彩,真实而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最后,师生共同参与比较、分析、评价,并试唱体验,在教师设置的富有情感的意境中,学生用心去唱自己创编的歌,再次感受到创新的愉悦。

在音乐教学中,创新是学好音乐的灵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