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诗词翻译策略赏析

2021-12-13 13:25陈玉国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林语堂

摘要: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国古代中秋词的极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翻译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英文作品在英语世界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本文选其英译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主要探讨林语堂的英译艺术以及词的英译方法,以增强古诗词翻译技能。

关键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艺术;林语堂

一、引言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时节。词前有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交代了作者的创作缘由。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其弟苏辙(字子由)在齐州(今济南)掌书记。兄弟二人相距近千里,已有七年未见面。苏轼的这首中秋词,上阕从“问天”发端,突出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下阕从“问月”中突出情和理的矛盾,即怀念弟弟的手足之情和人生哲理之间的矛盾。该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苏轼旷逸的性情和深邃博达的人生思考。

对于翻译,林语堂在《论翻译》中提出了三条标准,包括忠实、通顺和美。从译者来说,翻译这首词的目的是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诗词,能够使英语读者能通过英译了解中国的古代诗词。本文侧重探讨林语堂英译苏轼中秋词的英译艺术及其翻译方法,目的为当前从事诗词翻译或者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时提供翻译策略借鉴。

二、苏轼原文与林语堂译文的比较与分析

苏轼原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轉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为方便比较与分析,下面的译文句子已标注序号。林语堂译文(林语堂,2002:118-121):

Middle Autumn Festival,

To the tune of Shui’tiaoket’ou

How rare the moon, so round and clear!---1

With cup in hand, I ask of the blue sky,---2

“I do not know in the celestial sphere---3

What name this festive night goes by?”---4

I want to fly home, riding the air,---5

But fear the ethereal cold up there,---6

The jade and crystal mansions are so high!---7

Dancing to my shadow,---8

I feel no longer the mortal tie.---9

She rounds the vermilion tower,---10

Stoops to silk-pad doors,---11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12

Why does she, bearing us no grudge,---13

Shine upon our parting, reunion deny?---14

But rare is perfect happiness----15

The moon does wax, the moon does wane,---16

And so men meet and say goodbye.---17

I only pray our life be long,---18

And 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19

㈠词汇层面赏析

正如奈达的“翻译”定义所描述的,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谭载喜,1999:11)对于这首词中词汇的英译来说,这种说法再贴切不过。下面选取几例典型译例进行分析。

1.几时:原作中意为“何时,什么时候”,时间副词。林译为形容词rare(该词表达“稀有、珍贵”之意),并将疑问句译成感叹句。译者旨在突出苏轼酒醉欢月的意境,这与当时苏轼中秋赏月情景相吻合。难得中秋之夜月光皎洁,于是对月饮酒、作诗助兴。这显示出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度,也可感觉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2.在人间:此处译者并未将其译为“in the world”或“in the society”,而将其深层次的意义译出the mortal tie(tie为名词,有“捆绑、约束”之意;mortal 为形容词,可表示“会死的”,也可表示“凡人的”。)凡夫俗子,皆有生老病死。当时苏轼是外放密州做官,这不仅反映出作者想摆脱人世间的种种羁绊,仕途上的失意,同时也反映出指作者超脱生死、出世登仙的想法。这正与下阕中的“但愿人长久”形成呼应。

3.悲欢离合:该词组与“阴晴圆缺”都属于同义重复,表达一种抽象意义。译者此处只译出“离、合”。显而易见,“离”为“离散”之意,是令人悲伤的;“合”为“聚合、团聚”之意,表达令人喜悦、高兴的特点。译者认为“欢、合”皆是人间的幸福,有“悲、离”自然不是幸福,因而译者在这里采用名词性短语“perfect happiness”。而“阴晴圆缺”则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概括描写。苏轼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将“人的聚散”与月亮的“盈亏”相对照,而译者使用了短语“wax and wane”,只不过将其分别用在两个并列的小句中,起到了强调作用。“此事”指前面两句所写的“欢、合”,因为句末有表示否定意义的“难全”,所以“此事”不包括“悲、离”。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在原文中意为“仅仅”,而非一种转折关系,故译者用“only”将其意译出。“全”为形容词,相当于“圆满、如愿”。“千里”在此为概数,意为“相隔遥远”。“婵娟”为传说中的女子名,在此代指“月亮、月色”。“共婵娟”则指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黄岳洲,2005:127)此处译者将其译为“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值得商榷。从押韵上说,句末fly与前面句子的尾韵[aɪ]相一致。但从意义上说,词的正文之前有表明写这首词的目的“兼怀子由”,另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一句表明苏轼由希望亲人间的团聚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并且,作者此后两年有《中秋月寄子由三首》诗云:“悠哉四子心,共此干里明”,“四子”指友人舒焕、郑仅、顿起、赵杲卿),所向之祝长久、共婵娟者,更由亲人扩大到朋友了。(唐圭璋等,1988:614)译文“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句中有“our souls”,意在表达苏轼希望与其弟的灵魂一起飞向苍穹。而原文是表明苏轼在中秋佳节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弟弟,愿与弟弟一起欣赏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因而,可以认为英译所表达的意义与原作中的意义相距较远,似有过译之嫌。译者此种处理,更多地是为了照顾与前文的尾韵[aɪ],而对意义进行拔高。

㈡句子押韵对比赏析

韵文为了便于朗诵或吟唱,产生音乐美感,押韵成为其最突出的要求。汉语诗词押韵一般体现在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上,韵母和声调相同即为押韵。而英语诗歌的押韵,由于英语为表音文字,除了与汉语押韵相似的押尾韵外,还有更多的押韵方式,如押头韵等。为使原词英译为西方读者所接受,使之具有英语诗歌的基本特点,同时,译者对译文句子的语序进行调整,尽力保持与原词相同的押尾韵,既追求与原作意义上的“神似”,也追求与原作格式上的“形似”,达到“形神兼备”。译文中有几处显示出译者对原作韵文英译的独到之处,值得仔细品味。

⑴上阕第二句为苏轼“问”的内容: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从现代汉语语法角度分析,此句自然省略了主语“我”。谓语为“不知”,宾语为“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宾语实为一个句子,其中主语为“今夕”,谓语为“是何年”,主语的定语为“天上宫阙”。从语法对比上说,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大致相同,皆有主谓宾等成分。译者出于诗词押韵上的考虑,译者将“天上宫阙”译成介词短语(in the celestial sphere)并将其提前,以便与词的第一句句末押尾韵[ɪə]。同时,将“今夕是何年”译成“what name this festive night goes by”。这样,译文的第一句句末(sphere)与第三句句末(clear)押尾韵[ɪə],第二句句末(sky)与第四句句末(by)押尾韵[aɪ]。另外,这似乎也能说明译者为何将“明月几时有”译成感叹句,恐怕主要是出于押韵上的考虑。

⑵上阕的第三句“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由三个小句组成。从汉语语法来看,此句为转折句。第一分句为连动句,第二分句为包孕句。“恐”的宾语是主谓词组,“高处不胜寒”又是主谓词组作为“琼楼玉宇”的谓语。译者将此句译成一个简单句,并用了表示对比的转折连词but。译者为了照顾到押韵,将原文的中的方式状语“乘风”译成现在分词短语,表示伴随情况。将第二个分句的宾语置于句末,以与第一个分句形成押韵,即air与there押尾韵[eə]。在译者看来,“恐”的对象是“寒”,“恐”的原因是“琼楼玉宇”之“高”,因为“恐”是内心的感受,译者将“高处不胜寒”译成了感叹句,正好表明词人的内心感受。恐高在普通人中多为常见,另外这也是作者借此隐含地表明其仕途艰难的经历。因而,译文的第二句主要突出“恐寒”即“but fear the ethereal cold up there”,而译文的第三句主要說明“恐寒”的原因即“the jade and crystal mansions are so high!”句末的high与前面译文的第二、四句句末押尾韵,即sky, by和high押尾韵[aɪ]。

⑶在翻译下阕第二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时,译者将“不应有恨”译作伴随状语,“何事”表达反问的语气,“向别时圆”作为谓语译出。“向别时圆”意为“在分别的时候月亮总是圆的”。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译出了“别”,还增译了与“别”相对的“合”,这样形成鲜明的对比。“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是苏轼怀弟之情的一种反拨,接着词人慨叹人生的离合正如明月的盈亏,原是永远不能改变、无法弥补的永恒缺憾。(王水照,王宜瑗,1990:112)该句的英译为“Why does she, bearing us no grudge, shine upon our parting, reunion deny?”句末deny与译文的第2,4,7,9,12句句末押尾韵[aɪ]。

⑷苏轼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种乐观旷达的祝愿作为词的结尾。从汉语语法角度分析,该句是包孕句。主语因自述而省略。及物动词“愿”的宾语又是并列复句。后一分句的主语“人”因承前而省略。“但”,故音义同“只”,范围副词。愿:表示强烈的希望,亦即“很想”。(黄岳洲,2005:126-127)译者采用的是并列句。在翻译第二分句时,将谓语“fly”置于句末(译者将该分句译成“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这样与译文中的2,4,7,9,12,14,15,17句句末押尾韵[aɪ]。

㈢译文的衔接与连贯

中国古代诗词的思维形态是典型的形象思维,很少逻辑思维。从形式上看,古代诗词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于诗歌字数固定所限而较少使用衔接。英译中采用了一些衔接和连贯手段,将汉语深层意合转化为英语表层形合。林语堂的译文中同样可以找到一些衔接和连贯的手段。

⑴补充人称代词作主语。汉语诗词有很多无主句,而英文句子必须有主语。因此,译文多处增补了人称,并采用人称照应。上阕是I,以及译文第2,4,9,16句中的I。下阕是she,见于译文第10,13句。“月亮”一词在英语世界中表示阴性概念,用she表示。译者在此用she表示月亮,也是一种拟人手法。

⑵补充连词。译文中使用并列连词“but”和“and”作为衔接手段,强化句子之间的关系。“but”是转折连词,使原文前后两句的转折关系突显出来。如:I want to fly home, riding the air, but fear the ethereal cold up there…;Shine upon our parting, reunion deny? But rare is perfect happiness…“and”為并列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如:The moon does wax, the moon does wane, and so men meet and say goodbye;I only pray our life be long, and 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

三、结语

从以上对林语堂译作所进行的阐释和评价可知,在进行词汇翻译时,译者主要以语义翻译为主,同时对源语中的文化词进行了适应目标语的处理。在句子和音韵的处理上,译者同时考虑了两个因素,既保持与原文的形似,又将其内涵以确切的英文译出。另外,因古代诗词语言常不使用语篇衔接手段,因而在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增补各种关联词以符合英语行文的特点。在人称上,原文是汉语的思维模式,故将人称隐去。但是,由于英语句子主语不可缺少,因而在古诗词的英译中增补主语的情况十分普遍。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文不仅有汉语读者,也有英语读者,因而从交际的角度来看,译者在英译诗词时,其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不仅要为汉语读者所理解与欣赏,即要力求保留原诗的意义和意境,使其具有类似原作的一定形式、韵律和节奏,同时,也要使英语读者能从中了解中国文化,并从中获得阅读的愉悦感,即要符合英语诗歌的特点,进而实现不同的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东坡诗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王水照,王宜瑗.苏轼诗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黄岳洲.古诗文名篇难句赏析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5]唐圭璋.唐宋诗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陈玉国,男,湘潭理工学院人文系讲师,研究方向: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等。

猜你喜欢
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的演讲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的结婚证书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好男人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