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问题探索

2021-12-14 15:54陈迎雪闫迎春
山西农经 2021年18期
关键词:资源人才农村

□王 毅,陈迎雪,闫迎春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050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乡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着力培养一批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优秀人才,切实加速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和引进,只有解决人才问题,才能振兴乡村的整体实力。

乡村人才的吸引、培养和发展问题,是建立农村人才支撑的重点,优秀乡村人才应得到更多政策保障和支持,切实让乡村地区优秀工作者和专业人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人才培养机制[1]。

“人才下乡”是人才支撑的基础,要充分运用乡村自带的自然人文资源,给优秀人才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乡村人才的吸引力。利用乡村自有的资源属性,创造更多农业发展渠道,让留在农村的从业人员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从根源上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从而切实解决乡村人才支撑问题[2]。

1 一专带动多辅,增强人才吸引力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为了让更多力量来到乡村,让更多人才涌进乡村,村长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发挥当地特有的资源及优势,抓住一个方向凝聚力量,其他方面作辅助,满足人才在乡村生活发展的需求,给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其安心在农村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才不愿意在农村发展,喜欢去城市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担心乡村没有城市便利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返乡人员了解到农村的生活成本低,但城市的医疗、交通、教育、基础设施整体上比乡村优越,使其不愿意留在乡村。

农村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城市无法取代的,应借力城乡协作渠道,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农村环境优美、田园宜居的特性,扬长避短。人才的引进需要好的政策和基础设施的支持。

随着网络高速发展,虽然人们的很多需求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得以实现,但基础生活需求暂时不能依赖网络,如果基础卫生建设和居住环境非常落后,就很难留住人才[3]。

利用乡村自有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社会资源,给人才创建适合居住的生活环境,提供富有乡村优势特点的居住、生活和学习环境,突出农村适合居住、环境优美的优势。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文化是强有力的吸引点,再加上新农村建设,农村的整体面貌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突出自身优点的情况下,乡村本身具有极强的人才吸引力。

要发挥资源的优势性,根据自身特点,打造自有的人才吸引力。所谓“多辅”则是指在突出乡村适合居住、环境优美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条件、教育培训保障、生活消费等多方面需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才进行专项服务开发。通过城乡合作的形式,让人才身居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便利,做好辅助工作,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使其可以安心在农村发展。

目前,在城市污染和拥挤忙碌的情况下,农村的慢节奏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令人身心向往。现在年轻人很崇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喜欢回归慢节奏的生活。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围绕人才的基本需求,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向,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其可以长久居住,这样就解决了人才流动大、引进难、难留住的问题[4]。

2 建立专业技术学校配合团队培训,提高人才密度

在乡村建设过程里,乡村人才储备率高低和人才拥有的密度大小是决定乡村发展后备力量和发展活性的重要指标。

从乡村人才培养出发,建立乡村自身的后备力量。在乡村建立专业技术学校配合团队培训,源源不断发展乡村人才。乡村缺乏教育培训资源,尤其是好的教育培训资源,再加上村民对好的资源缺乏认知,很容易错误定位自己的一生,没有让自己得到很好的发展。

乡村的积久贫弱,主要原因是缺乏具有技术技能的教育资源,缺乏好的教育,更缺乏自身发展观念,人们很难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无法给自己创造财富,更无法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生存环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提高农村拥有人才的比重,尤其是自主人才的比重,要为这一目标创造条件。农村不能给自身人才提供好的学习发展条件,是人才流动和难以引进的主要原因,因为发展条件永远是人才考虑的首要要素。

可以与当地高校建立合作,建立定向扶持。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需要好的教育师资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的知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与高校建立校乡合作,人才下乡计划,通过人才的定向输送,传递先进技术、技能和知识,建设专项技术教育和团队培训。将建立专业教育学校和开展丰富团队培训进行有效结合,给农村自有人才更好的成长环境,提供更灵活的资源、渠道和教育支持,让农村人才上升有空间、有方法、有途径、有希望。让优秀的本土人才愿意留在乡村晋升学习,让农村自身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能力,让乡村真正焕发活力,拥有新鲜血液和“造血”能力[5]。

3 政策保障发展,畅通人才通道

针对乡村本土人才发展和引进人才发展的问题,以及对优秀人才发展的客观需要,应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要求,通过政策方面的有效倾斜,给人才的发展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优惠和保障,为其构筑更完善的福利体系,使优秀人才能够在乡村待下来,能够在乡村立足,展望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促进乡村的振兴和发展。

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时,能够拥有更多发展可能性和上升空间渠道,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如果人才在农村发展时受到阻力和竞争力,乡村将很难留住人才。此外,建立乡村与企业的联合,在乡村范围内给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和福利,鼓励企业到农村去,让企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乡村居民有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6]。

首先,引进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智力储备,在乡村中要有发展机遇。把人才发展目标与乡村发展目标统合,这样乡村振兴目标也是人才个人发展目标,人才有干劲,乡村有希望。

其次,乡村优秀人才作为乡村企业的重要生力军,通过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回报,从而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乡村企业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之一,乡村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乡村个人收入的高低水平衡量。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离不开高技术人员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乡村企业的发展可以缓解人才流失、乡村老龄化严重、留守儿童居多的问题,村民可以在家乡就业[7]。

再次,乡村人才应作为农业相关教育的重要生力军,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并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和尊重。新农业的发展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传统农业强度大、产量少,受天气和人力的影响,产收比重非常低。新型农业占比高低是衡量乡村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乡村人才对新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人才在乡村发展新农业,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和福利保障,保障新农业从业技术人员在发展新农业、推广新技术时没有太大阻力,让技术推广顺利进行。这样人员才能更好的在乡村发展,达到建立乡村建设人才后备支撑力量的目的[8-9]。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问题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点问题,乡村振兴要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利用乡村本身的优势,综合运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完善的人才吸引培养和抑制人才流动体系,才能真正解决这一核心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乡村人才后备支撑生力军,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资源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