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岩层下大巷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12-14 06:50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巷喷浆含水层

焦 彪

(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有限公司,山西 泽州 048200)

1 工程概况

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有限公司9#煤层辅运大巷掘进工作面为太原组煤层,属石炭系太原组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9#煤层主要含水层为上部太原组K5、K6 灰岩和K7 砂岩,9#煤层距K5 为17.08~27.19 m,含水层分布稳定,裂隙较岩溶发育,各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04 9 L/s.m,属弱富水性的含水层,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弱。9#煤层呈黑色块状特征,平均厚度1.14 m。9#煤层辅运大巷沿煤层顶板掘进,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2.6 m,砂泥岩上层为细砂岩,厚2.7 m;直接底为泥岩,厚4.7 m。依据9#煤层辅运大巷掘进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在上部含水层影响下,成巷后顶板多处淋水,巷道顶板下沉量较大,局部冒顶、片帮严重,需定期返修,为解决此类问题进行辅运大巷支护研究。巷道位置详情如图1。

图1 9#煤辅运大巷、回风大巷位置详情

2 含水层对巷道围岩稳定性模拟研究

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含水层对巷道围岩表面位移、围岩塑性破坏、围岩内应力集中情况等的影响[1-2],以辅运大巷掘进为工程背景,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建立三维模型,模型长(X 轴)、高(Z 轴)为60 m,厚(Z 轴)为6 m,模型上方模拟300 m 埋深,岩层平均容重取2500 kg/m3,模型顶面施加均布载荷为7.5 MPa。根据矿方提供的岩石力学试验结果确定各岩层的岩石力学参数,辅运大巷掘进断面宽×高=5.4 m×3.6 m,煤层上覆岩层开启Config fluid 渗流模式,巷道围岩孔隙率为0.3,水的密度为1000 kg/m3,巷道周边岩体内设定为300 m 埋深的孔隙水压力,在有水、无水条件下分别计算平衡得到初始应力场,然后巷道一次开挖到位,计算平衡后观察巷道围岩受力、变形、破坏等特征。由于篇幅所限,仅将较典型的模拟结果给出。有水与无水条件下,巷道围岩数值模拟结果如图2。

图2 数值模拟结果

由图2(a)、(b)所示结果可以看出,无水条件下,辅运大巷顶板塑性破坏深度为1.6 m,两帮塑性破坏深度2.0 m,底板破坏深度1.6 m;含水层条件下,顶底板及两帮塑性破坏深度对比无水条件下可以发现,有水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破坏深度显著增大,约为无水条件下的2.25 倍,巷道顶角、底角部位塑性破坏深度和范围同样明显增大。由图2(c)、(d)所示结果可以看出,无水条件下,辅运大巷围岩发生矢量位移的深度基本保持在4.0 m以下,而在有水条件下,巷道顶板、两帮围岩存在矢量位移的深度达到4~5.5 m,含水层影响下,围岩出现矢量位移的范围明显增大。结合以上数值模拟结果,总结含水层对辅运大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巷道围岩内的水对岩层本身的影响主要体现:孔隙水压在巷道开挖卸荷后形成更大的负压力作用[3];对围岩的软化作用[4],含水层影响下,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塑性破坏范围显著增大,巷道表面位移量明显增大,发生矢量位移的深度增大,这必然加重支护承载负担和支护控制难度。

3 辅运大巷支护技术

3.1 辅运大巷围岩控制思路及措施

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总结出含水层下大巷围岩控制思路:提高支护强度;改善围岩力学条件;加强顶板水的疏导措施。

根据9#煤层辅运大巷的地质条件并结合前文的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以高强锚杆、锚索为主的围岩控制措施:顶板和两帮采用高强锚杆,选取适当的锚固方式。巷道浅部围岩塑性破坏严重,采用高强锚杆+金属网改善浅部围岩的受力特征,调整巷道肩角处锚杆角度,减小顶板和两帮间的错动。合理配置锚索:以求对围岩的协同控制,顶板和两帮均需布置锚索,选择合适的锚索长度。巷道表面喷浆封闭:通过表面喷浆,提高巷道表面围岩的整体性,充分发挥锚杆、锚索的作用,调动深部稳定围岩的锚固效果。综上所述,9#煤层辅运大巷围岩控制思路如图3。

图3 辅运大巷围岩联合支护思路

3.2 辅运大巷支护方案设计

9#煤层辅运大巷采用“高预应力高强锚杆+预应力锚索+混凝土喷浆”的联合支护方案。锚杆选用规格为Ф22 mm×2500 mm 高强度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顶板中间5 根间排距1.0 m,最边缘锚杆间距0.6 m,锚杆向巷道外侧倾斜30°,两帮锚杆间排距1.0 m,每根锚杆均采用CK2369 树脂药卷锚固剂一支,锚杆直接由7 孔W 钢带联结,钢带宽200 mm,长5400 mm;顶板和两帮锚索选用Ф15.6 mm×6500 mm 钢绞线,间排距2.4 m×4.0 m,顶板每排4 根,顶板4 根锚索沿巷道中线两侧对称布置,均沿顶板法线方向安装,两帮每侧每排2 根,较上部一根距顶板1.6 m,较下部一根距底板1.0 m,每根锚索采用3 根CK2360 树脂药卷进行锚固;钢筋梯子梁由Ф14 mm 光圆钢筋焊接;金属网采用6#钢筋焊接,网格为100 mm×100 mm,搭接长度100 mm,用16 号铁丝联结,双丝双扣,隔孔相连。顶板和两帮喷射混凝土厚度100 mm,混凝土标号C20;铺底厚度为200 mm,混凝土标号C30。根据辅运大巷掘进期间顶板淋水情况,酌情设置疏水孔和导水槽。9#煤层辅运大巷支护详情如图4。

图4 辅运大巷支护断面

4 辅运大巷联合支护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9#煤层辅运大巷采用上述支护方案工业试验期间,在辅运大巷过后方联络巷50 m 处布置测点,采取十字布点法定期记录巷道表面的位移情况,每天早班和晚班各记录一次,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为监测数据,选取适当的数据,整理得到辅运大巷表面位移量变化曲线如图5。如图5 所示,掘巷前期,巷道表面变形量并不大;截至第22 d,顶底板移近量仅为24 mm,两帮移近量仅为15 mm;在成巷第20~60 d,围岩变形量明显增大,顶底板移近量增大至126 mm,两帮移近量增大至72 mm;而在成巷60~120 d 期间,围岩变形量仅有微小的增加,顶底板移近量仅增大5 mm,两帮移近量增大4 mm,表明此时巷道围岩已趋于稳定。结合现场情况可认为:“高预应力高强锚杆+预应力锚索+混凝土喷浆”联合支护措施有效控制了辅运大巷的围岩变形,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图5 辅运大巷表面位移曲线

5 结论

以9#煤层辅运大巷掘进为工程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现场工业试验、矿压监测等手段,研究含水层下大巷围岩控制技术,所得结论如下:

(1)含水层影响下,巷道围岩破坏范围和程度明显增大,巷道表面位移量也显著增大,含水层增大了巷道围岩的控制难度。

(2)提出采用高应力高强锚杆、合理配置锚索、巷道表面喷浆封闭、酌情设置疏水孔和导水槽等联合支护方案。

(3)“高预应力高强锚杆+预应力锚索+混凝土喷浆”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辅运大巷的围岩变形,保证大巷围岩的长期稳定。

猜你喜欢
大巷喷浆含水层
一种互联网+皮革喷浆机的研发
工作面跨大巷连续开采大巷层位优化技术研究
邻近断层工作面跨大巷开采方案选择
煤层顶板承压含水层涌水模式与疏放水钻孔优化设计
喷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完整井抽降水引起的侧向有界越流承压含水层变形解析研究
喷浆台车技术改造及在边坡和洞室喷护中的应用
孤岛煤柱回采技术参数对下伏大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基于地层及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浅谈掘进喷浆回弹料的回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