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21-12-14 00:00关邨
中关村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技园区创新者中关村

关邨

纵观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态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向“2021中关村论坛”致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并向世界表明“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习近平主席还语重心长地强调,“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中关村人,倍受鼓舞,了悟于胸,深谙此理,笃实践行。

中关村人的脑海里印记一幅庄严的画面:2013年的金秋时节,国情前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别开生面,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关村人更不会忘记,2019年的金色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向是年的“中关村论坛”致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合作共贏是大势所趋。中国愿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同世界各国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关村正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举办中关村论坛,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中关村人正是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奋力拼搏,脚踏实地,创新发展,从建设“中国硅谷”,到建设“世界的中关村”,示范神州,拥抱全球!中关村已然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源头,众多企业总部研发和制造分离的发展模式释放了辐射带动作用。中关村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不仅带去技术的辐射和模式的借鉴,更推动了制度的创新。有目共睹,在广袤的非洲大地、繁华的欧美都市、热情的南美国土,都能看到中关村企业的身影。中关村管委会已先后在硅谷、多伦多、伦敦等地建立了海外联络处。

怀旧往往是一种创新的冲动。蓦地想起,那时节假日的中关村,咖啡厅、孵化器以及各种联合办公区里,一场场“双创”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直到子夜,一栋栋高耸的办公楼依然灯光明亮。中关村的创投咖啡里有“创业因子”。在记者的笔端,“敢为天下先”是中关村与生俱来的气质,因之诞生了数个“第一”: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第一部科技园区地方立法……历史踏着“铺路石”前进,不会忘记开路先锋“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创新为魂,民营为本,人才基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色,提高民气,鼓舞民心,深得民意,中关村的民企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自己人”的暖心话语中奋勇前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我们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大力培养造就一流的科技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识才、爱财、敬才、用才”社会之风气。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现在更需要有世界的眼光,“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同世界各国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关村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猜你喜欢
科技园区创新者中关村
邓枫:“创新者”和“探险者”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守正出奇话创新
创新者:“孤独的”提问者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关于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