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机械化区域优势领域发展形势的本科教学实践环节创新

2021-12-14 09:01杨旭海周文皓李炎张茜张若宇蒙贺伟坎杂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本科教学实训基地

杨旭海 周文皓 李炎 张茜 张若宇 蒙贺伟 坎杂

摘  要 近年来,农业机械装备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十大领域,农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疆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现有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新疆区域农业生产需求对接不够、教学实践体系不完善、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将农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区域农业生产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以新疆棉花产业为主线、农工高度融合的农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新疆农业机械化区域优势领域为基础,讨论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为机械类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本科教学;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8-0124-03

Based 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gional Advantage Fiel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actice Link

Innovation//YANG Xuhai, ZHOU Wenhao, LI Yan, ZHANG Qian, ZHANG Ruoyu, MENG Hewei, KAN Z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has been included in one of the ten key area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ized technical personnel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lays a vital role in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realiz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level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Xinjiang reg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mand docking, tea-ching practice system is not perfect enough, not in-depth issues such

as multidisciplinary cross fusion, how to farm machinery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reg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nterprise actual demand, the combination of formation in Xinjiang cotton industry as the main line, and highly integrate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e re-gional advantage field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Xinjia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method of undergraduate practice tea-

ching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pecialty,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chinery specialt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courses; training base

0  引言

隨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新疆的经济、文化进入发展快车道,农业作为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课程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课堂理论知识的必备环节,是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环节[1-3]。本文结合新疆“大农业、大农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区域特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本科教学的新模式。

1  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实践课程现状

1.1  师资力量薄弱

新疆地处偏远,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低,紧缺高学历、高层次、高素养的教学人才,现有教学团队水平有限,综合管理能力一般。在当前新疆实践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实践教学团队不得已外聘学历和业务能力较低的社会人员,使师资团队构成复杂,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团队缺乏专业的评价与反馈,只能评判学生大致的完成状况,忽视了本科生实践课程中的细节处理。一些教师为非对口企业兼职或者已退休人员,理论知识匮乏,欠缺教学责任心,实践技能滞后行业发展,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同时间接性降低了教学团队对实践课程导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

1.2  实践课程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现有教学体系不完善,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深入等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将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区域农业生产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以新疆农业为主线、农工高度融合的农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成为新疆农业机械化区域优势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课程过度依赖指导教师讲授,未能体现学生在工作中应表现出的创新实践精神。评定成绩时实践报告占比过大,忽视了学生在整体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原创性等。

1.3  教学内容滞后于区域人才需求发展

新疆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以农业机械实践课程为例,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注重更新换代,没有突出新疆地区特色专业,缺乏结合新疆当地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系统陈旧,难以应对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普及与应用,涉及领域包括农业机械的生产、制造、使用等多重环节,需要结合实际,将这些内容融合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动手操作的比重。

现在很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表面,缺乏合作深度,主要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差距,需要加强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分析当地企业人才需求,提高实践课程的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对口的高素质人才。

2  实践课程改革的措施

2.1  自治区与兵团统筹规划、共同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为推进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实践课程改革,需要自治区与兵团携手打造适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给予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多更好的政策支持。

以自治区和兵团作为牵头单位,设立专项资金,直接下发至各地州、各师市实训基地,而不用通过各级财政层层拨款。同时,依靠对口援疆政策,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训,出台相关人才引进计划、福利保障政策,提高实训教师待遇。

自治区与兵团需要有效衔接,推动实训基地相关设备更新,完善本科生实践课程考核办法,统筹安排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资源配置[2];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确保各项资金精准落实到位,同时强化对实训基地的监督管理,督促项目进程,成立联合督查组,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和实训教学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和实地检查;为高等教育院校提供更可靠、高效的实训基地,为本科生实践课程提供切实有效的硬件保障;坚定学生投身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决心和信心,致力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核心技术的突破,练就贡献“三农”事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硬本领,着力培养一批知农爱农、学工兴农的新型农机专业人才。

2.2  加强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项目实施的核心要素。先前新疆很多实训教师被列为教辅人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师团队对其职业的认可度,也无形中降低了实践课教师的社会地位。要由政府部门牵头,企业和高校积极响应配合,将实践课教师纳入正式教师团队,鼓励高校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教师走进实训基地授课。加强对现有师资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上通过校企全面协商和沟通,共同完成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法等的重构工作,共同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赋予数值和具体的评价方法,剔除业务能力不强的教师,优化师资团队结构,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教学人员在平时工作中重视职业技能巩固和教学能力提升,更新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校企联合打造“专兼结合”“校企两用”师资队伍,一方面,高校选派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进入企业和实训基地挂职,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选派业务能力较强的工程师进入高校挂职,提升理论教学水平。同时,高校将实践课程导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系统,企业将实践课导师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以保障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新疆区域农业生产需求对接。

2.3  完善本科生实践课程培养体系

完善的培养体系是本科生实践课程培养能否行之有效根本,通过完善的培养体系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课程质量,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兴趣和热情[4]。

在新疆农业机械化区域优势领域发展形势下,培养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目标非常明确。具体到培养计划,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操作以及教学团队建设需要针对新疆经济体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立足新疆绿洲“大农业、大农机”的生产背景,基于专业认证成果导向理念,结合区域现代农业产业需求和新兴技术发展,不断强化新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构筑“实验室、研究室、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不断优化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业人才。

以新疆垦区为例,农业机械化需要体现出北方旱田的技术特征,以实用、经济为主。结合校外实习基地条件,重新修订和完善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手册等教学文件,增强实习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课程设置要与南疆产业结构紧密结合,与学生专业高度对口,才能有效推动就业,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发挥,提高继续研学的积极性,增强对地区、专业的认同感。

2.4  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教学与生产结合

以新疆垦区校外实训基地为例,深化与各地州、师市的农场、农机服务公司合作,通过校企、校场合作,促进实训基地向专业化发展,形成产教协同发展的模式,强化校企交流,开展深入合作,优化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双赢”局面。

以产带教,提高社会专业服务能力,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最新知识融入课堂,结合新疆区域实际工程,依托实训基地,全方位培养本科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本科生顶岗、轮岗的方式了解行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实践内容严格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校企联合优化确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培养适应新疆农业机械化区域优势领域要求的农机人才提供支撑。为加强校企紧密合作、共同成长,可以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共同搭建产学研平台、申请科研项目,对科研难题共同攻关,有利于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孵化、落地,同时提升产业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3  結语

本科生实践课程是高等院校培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外实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能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科研、就业环境,让学生体验职场生活,在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我,将所学的专业技能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如何快速推动西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培养并留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必然选择。实践课程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罗燕,谢林武,林垚,等.基于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13):

230-232.

[2]张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李玉柱,罗四倍,姬江涛,等.农业工程类实验课与实践性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83-84.

[4]阳潮声,杨坚,周清,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89-92.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本科教学实训基地
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